首頁 副刊 寰宇搜奇

研究:血液中化學成分透露財富多寡

研究發現,人體血液中的化學物質能判定富有程度。(Fotolia)
研究發現,人體血液中的化學物質能判定富有程度。(Fotolia)

【記者王明/編譯】英國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人體內所積累的不同類型的化學物質,取決於社經地位的高低。換言之,醫生能根據血液中的化學物質,立即判定病人的富有程度。報導說,由於有錢階層的人喜歡吃魚和貝類,重金屬汞、砷的含量較高;經濟條件較差的人,其體內的化學物質與吸煙有關,決定了體內鉛和鎘的濃度。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主導本研究的英國埃克塞特大學(Exeter University)歐洲環境和人類健康中心病學家泰瑞爾(Jessica Tyrell) 說:「這項研究顯示,化學物質會積聚在每個人身上,但重點是,化學物質的類型是由個人財富多寡所決定。我們還發現,其中18種化學物質長期累積與社會經濟地位密切相關。」

研究人員檢查了人體179種低含量化學物質的積累情形。他們針對一項美國超過2萬2千位參與者的尿液和血液測試,將參與者的社經地位與體內化學物質做了比較。

據報導,他們發現,9種主要化學物質與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相關。其中涵蓋了來自海鮮的重金屬砷、汞,及鉈、全氟辛酸和全氟壬酸;此外,防曬產品中的二苯甲酮-3成分,也與富有階層有關。另外,化學物質鄰苯二甲酸單酯化合物的mono(carboxyoctyl)phthalate成分,常用於食品及個人護理產品如洗髮水的包裝上,富有階層的體內濃度也增高。

而有抽煙習慣,或居住在重工業區附近的居民,他們多來自貧困家庭,體內鉈、鎘和鉛含量均高。其他用於熟食品包裝的化學物質,也往往與社經地位較低者相關。

另外,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師學會在報告中也建議準媽媽們,避免使用不沾鍋、購置新家具或屋內油漆,因為這些都會讓胎兒暴露於含量過高的化學物質之中,日前引起了準媽媽們的關注。他們警告說,儘管目前醫學界對這些危險知之甚少,但最好事先採取預防措施。

泰瑞爾博士說:「能接觸化學物質的環境日益增多,因此,身體處理複雜化學混合物的負擔也逐漸升高。」

目前科學家對這些化學混合物在體內所產生的實質影響,所知不多。他們所持的主流看法是,愈接近貧窮線的人們,體內存在高含量化學物質的風險更大。

泰瑞爾說:「這項研究結果,十分讓人驚訝,化學物質竟與富裕階層有關。以往眾多的焦點集中於減少窮困民眾體內化學物質負擔,今後應該將焦點轉移至更大範圍,而不侷限於窮苦人家。」

此研究結果發表在日前出刊的《國際環境》(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