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ra Virgin橄欖油測試報告

網路上可以找到一些美國常見的市售橄欖油評價,都是請消費者以味道去評分。評分結果,各網差異甚大。有個網友看了大不以為然,po上UCDavis大學的連結。我在上面看到一篇實驗室的測試報告,測試加州市售的各大廠牌extra virgin橄欖油是否合乎歐美澳設的各種標準。結果,只有兩個牌子幾乎完全符合:California Olive Ranch和 Cobram Estate。說「幾乎完全符合」是因為在德澳所用的ppp(Pyropheophytins,太高表示氧化或與品質較差的橄欖油相混)測試中,這兩個牌子還是有樣本沒通過檢驗,所幸California Olive Ranch約只一成樣本沒通過,與其他廠牌相比,低了很多。

人們以自己的味覺去感受橄欖油的好壞,結果是有人說好、有人說差。科學測試當然無法滿足每個人喜歡的不同口感,但至少它提供客觀上的事實:你的extra virgin橄欖油品質到底如何?有趣的是,除了以科學辦法去檢驗成份之外, IOC (International Olive Counsil) test其中一項檢驗叫sensory test,這是找8-12名由IOC認證過的人士組成sensory panel去嘗味道,評判橄欖油的味道、香味和口感,藉此評斷它是否摻雜較差品質的橄欖油、氧化、或本身品質就不合乎extra virgin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報告裏,這項sensory test,是請兩組sensory panel的專家測試,一組在美國的UC Davis大學,一組在澳洲Australian Oils Research Laboratory。結果只有California Olive Ranch和Cobram Estate的樣本全部通過這項sensory test,其他廠牌的失敗率很高,有的廠牌甚至90%以上樣本都沒通過這項檢驗。另一個也算常見的品牌Lucini,只有2個樣本沒通過sensory test(失敗率為11%)。

講完口感測試(sensory test),現在來看化學測試?IOC的化學測試的項目很多,一般來說,市售品牌多是有些項目合格,有些項目不合格,但整體來說,比sensory test的結果好。California Olive Ranch和Cobram Estate則是所有樣本都通過IOC所有的化學測試。

在德澳常用的DAGs 和PPP標準上,California Olive Ranch和Cobram Estate全數通過DAGs測試,但在PPP測試上,California Olive Ranch 有11%樣本沒通過,而Cobram Estate則全部樣本都沒通過。而其他廠牌在DAGs和PPP的測試上失敗的比率從17%-100%不等,大部分品牌的失敗率都在五成以上,而且沒有一個是全部通過DAGs的,亦即,在DAGs和PPP上失敗率都高。。

這個檢驗報告有沒有瑕疵之處?我覺得是有的。因為它買來的每個樣本的保存期限都不一樣,而且頗有差距。例如,California Olive Ranch都約莫是2012中期到期,但Bertolli卻清一色是在2011年中期或年底到期,差了半年到一年,口感香味氧化度等當然都有差。它顯示的另一個可能意義是,進口橄欖油跨洋過海地運送,產地又來自多個國家,到美國包裝,買得到真正新鮮的機會不多。它們在瓶子上只寫了保存期限,而不是採收日期,這顯然不是高品質extra virgin橄欖油的作法。話說回來,有些廠牌的樣本雖然也是2012才到期,但檢驗結果卻依然不好。這樣看來,挑選廠牌似乎才有較大機會選到好品質的橄欖油。

若以這份報告的IOC測試標準(化學測試+口感測試)來看,這些牌子的排名是:1. California Olive Ranch和Cobram Estate同列第一;2. Lucini; 3. Colavita; 4. Star; 5. Bertolli; 6. Filippo Berio; 7. Pompeian.

這個測試報告所測試的廠牌,有的在台灣也有賣,您可以看看自己常買的通過幾項測試。

另一份是2010年做的報告,那次測試的品牌較多,但每個廠牌的樣本較少。那次測了14個進口品牌和5個美國品牌,結果美國品牌勝出,大部分號稱是extra virgin的進口品牌除了有些化學測試沒達標準,在專家的sensory test上也都只得個virgin等級而已。不過,如果已經是virgin,就表示沒有用化學溶劑去提煉油。 以下是2010年通過鑑定為extra virgin的廠牌:California Olive Ranch、Corto Olive、McEvoy Ranch Organic、Kirkland Organic 、Lucero(Ascolano)。有些品牌有的樣本有通過、有的沒通過,我則略過。

至於台灣把extra virgin翻譯成什麼?有沒有統一?我不是很清楚。我自己去買都是認英文,瓶子得標明是 extra virgin才行,如果沒標這兩個英文字,不管價格如何貴,我都認定它未達extra virgin標準。最後提醒您,extra virgin 是橄欖油的最高品質,通常不拿來做中式炒菜,因為它味道太濃,會影響食物味道 ,另外,它也不適合高溫烹調,一般是拿來拌沙拉或做成麵包沾料吃。但如果是西式烹調,溫度控制得宜,倒也有人拿它入菜。

如果你要拿來炒菜,你的鍋子不能熱到讓油冒煙。以下是extra virgin和virgin橄欖油的冒煙點:

extra virgin: 攝氏191/華氏 375。

virgin:攝氏199/華氏 391。

另外,根據維基百科,所謂的pure olive oil或是olive oil,一般是用化學溶劑提煉、然後再精製過的橄欖油和virgin橄欖油相混而成,品質無法與以上兩種橄欖油相比,酸度較高。

一般用化學溶劑提煉的油,都必須再經過精製。因為化學溶劑有毒,必須精製中和毒性。但精製也用來調顏色、去雜質等等。事實上,幾乎所有顏色清澈透明的烹調用油,都經過精製。所以說「純XX油」,不代表沒有經過精製。

我不會判斷我的鍋子到底有多熱。有時鍋子冒煙,我搞不清是那是蒸氣、還是油冒煙、還是食物有點燒焦的冒煙(這是油的冒煙點、還是油水太少的冒煙?)不過,如果你把火開小,或中小,還是可以拿extra virgin橄欖油做菜,例如煎土司做cheese sandwich、或煎個蛋之類的。話雖如此,它的飽和脂肪酸是一般炒菜用油的兩倍,如果你每天用很多extra virgin橄欖油做菜,長期下來,吃下的飽和脂肪酸就驚人了。因此,儘管extra virgin橄欖油是最好的植物油,但還是不適合拿來每天大量使用。

[7/28/2013 Updated:今天去超市買了California Olive Ranch的橄欖油(Arbequina)回來,終於聞到傳說中的清新果香(以前買的也有香味,但不是這種香味)。它的價格比我過去買的各種號稱extra virgin橄欖油貴不到一倍,但給我的滿意度卻高十倍。我用來做麵包沾料的偽義大利Balsamic 黑醋加下去簡直是褻瀆了它。在我還沒找到高品質的黑醋之前,只能加點香料或單沾,但吃起來已經很棒了。另,extra virgin橄欖油最好在採收日期(或製造日期/或通過認證的日期)算起的15個月內用完。不是看保存期限,是看採收日期。]

[7/31/2013 updated:我以前買的extra virgin橄欖油拿來炒菜,會吃到橄欖油的味道,影食物本來的風味,但這瓶California Olive Ranch完全沒有這種問題。]

本篇發表於 生活, 健康, 文化‧生活‧健康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2 Responses to Extra Virgin橄欖油測試報告

  1. marcopola 說道:

    我沒看過台灣一般超市有賣,百貨公司超市則不知。我是在美國Safeway超市買的。美國一般超市有賣California Olive Ranch,它有幾款extra virgin olive oil, 一般超市只賣 for everyday meal的,Arbequina只在Safeway看過。這兩款都有果香,Arbequina果香更明顯,口感也較不油膩。兩者都很好,但沾麵包Arbequina較好,拌沙拉差別不大,煮菜我感覺不出差別。

  2. 匿名 說道:

    版主您好
    最近也找可靠的橄欖油,想請問您California Olive Ranch台灣的超市哪家買的到,謝謝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