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鹿特丹市場Markthal的玻璃帷幕

5
鹿特丹 Blaak 五花八門建築大雜匯之地的新景點。(圖片來源:Markthal官網,Ossip van Duivenbode攝影)
荷蘭建築圈裡流傳著一個笑話(或者應該說臺夫特建築系裡流傳著一個笑話): 如果你想看到荷蘭最醜的建物群,快搭車到鹿特丹 Blaak 車站,踏出車廂,先是色彩詭異的火車站本身,站上超大兩層樓跨距的電扶梯,接著看到像極了鍋蓋的火車站雨遮。超高知名度方塊屋旁邊的是匪夷所思的鉛筆屋,緊接著是被管道爬滿的市立圖書館,最後還有一個可以把鉛筆屋完整「收納」進去的中空桶狀物。據說如果把鉛筆塞進桶子裡再蓋上鍋蓋,這一切就是個完美的組合。
對!今天的主題是這個最近媒體曝光度有點高的「中空桶狀物」── 鹿特丹市場 Markthal。從本文一開頭的介紹,大概不難猜到大部分的建築系學生對它的評價並不高,甚至有人開玩笑說:「這一定是個對公司不滿的實習生為了惡搞公司弄出來的作品。」但 Markthal 真的有這麼糟嗎?還有什麼枝微末節是其他報導中沒提過的呢?讓我們來繼續看下去。
20150111Markthal2
與鉛筆屋相呼應的 Makethal(誤)!(圖片來源:Markthal官網,Ossip van Duivenbode攝影)
新歐盟法規下的產物
一切的源起始於歐盟衛生環境法規的新規定:所有熟食都必須在有頂蓋的空間內販售(註 1)。鹿特丹的 Blaak一直是南荷蘭地區重要的假日市場,每逢周末綿延將近 400 公尺長的市集,總是人潮鼎沸。在歐盟提出這項法案修正後,鹿特丹市政府雄心萬丈地決定,趁此機會建一座具有地標意義的室內市集,以容納販售熟食的攤販。
於是在去年(2014)十月,歷經五年的建築時間,一個整合了 228 戶公寓、100 個攤位、15 間商店、8 間餐廳、1200 格停車格及 1000 平方公尺大尺度彩繪的「新型態市場」就這樣誕生了;並且在開幕三周內,迅速突破累計一百萬人的參訪人數。鑒於每日絡繹不絕的人潮與買氣,相信大家都很肯定 Markthal 是一個相當成功的案例。接下來,我們將由不同角度切入介紹,Markthal 的成功因素、特色。
行銷與建築的專業整合
大部分的報導都以「荷蘭國際建築師事務所 MVRDV 最新發表作品」來介紹Markthal,雖然建築師在此案中扮演功不可沒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開發商」的專業整合能力。
Markthal 的整體招標計畫,其實近似於台灣的「統包」概念。鹿特丹市政府所開出的招標條件並不只與尋找建築師,而是尋找一個可以整體「開發、建設及營運管理」的團隊。在招標之際,由開發商尋找搭配的建築團隊,開發團隊與設計者共同擬定開發計畫。建築師精準的空間計畫能力與開發團隊靈敏的商業嗅覺,兩者激盪出新型態的商業空間模式,才是 Markthal 成功的關鍵。
Markthal Rotterdam, MVRDV architecten
若無與市場行銷整合的建築,也不過是個外型亮眼的空殼。(圖片來源:Markthal官網,Daria Scagliola & Stijn Brakkee攝影)
文化融合與「創新」
Markthal 另一個特色是文化的多元性。西班牙、義大利、越南…各國風味餐廳與商店(例如:知名亞洲超市──華南行)是 Markthal 最吸引人之處,鹿特丹作為一個國際化城市,多元移民匯集之處,一個能讓各國移民都可以達到滿足的購物空間,成功的吸引了大批的人潮。除此之外,文化融合更直接展現在空間的配置上。如前所述荷蘭傳統上的市場空間,一直是利用開放的廣場,不僅不曾有過具有頂蓋的市場,更沒有市場與住宅空間的結合。
相反的,對台灣或亞洲民眾而言,在近年來推行住商分離概念之前,大部分的傳統市場,大多為住宅與市場的結合體。設計團隊更表示,在設計過程中,主導建築師甚至開玩笑地說,希望完工後住在市場樓上的住戶,可以將吊籃從上方垂降到地面層,直接將訂購的食物、酒水直接拉到樓上(可惜的是,最後基於安全考量而無法達到)。
此景不是與台灣傳統市場的風貌相類似嗎?當東西方相遇,我們羨慕西方社會住商分離的寧靜,他們也對東方住商混合帶來的活力而感到震驚,甚至從中學習。
Markthal Rotterdam, MVRDV architecten
Markthal Rotterdam, MVRDV architecten
Markthal 的中國超商。(圖片來源:Markthal官網,Daria Scagliola & Stijn Brakkee攝影)
幾十家賣各式不同食物的攤位,連優格冰淇淋都有。(圖片來源:Markthal官網,Daria Scagliola & Stijn Brakkee攝影)
建築工法與材料
許多人看到 Markthal 的第一個反應,大多是對拱型的造型感到驚訝,然而事實上在建築工法上拱型的構造,其實是整個建築工程上最簡單的課題。首先,拱型本身就是一個強力的建築結構元素,是能夠將建築自重快速、直接傳遞到地面的一種結構原型,也是西方傳統建築中幾千年前即開始使用的工法。
此外,在現場施工上,與臺灣不同的是:臺灣現今的混凝土建物多為鋼筋混凝土構造,採用人工現場綁鋼筋、模板,再澆灌混凝土的方式;而在荷蘭大部分的混凝土構造多為預鑄施工。簡單來說,每一個混凝土原件都是在工廠預先完成,運送到工地現場,再逐一搭建。就如同樂高積木一樣,每一個積木都有自己的結構強度,只要逐步堆疊成拱型,即完成了 Markthal 結構的原型。
然而,Markthal 仍有兩項高難度的工程挑戰及一大設計亮點,挑戰在於:如何克服荷蘭的超高地下水位以及拱型造型兩端的玻璃帷幕。前者為荷蘭建築物普遍遭遇到的地理條件,因篇幅有限,我們姑且不再贅述;後者,雖然毫不起眼,甚至幾乎透明,但卻是歐洲目前唯一最大的玻璃帷幕系統。
20150111Markthal6比起拱型造型更困難的玻璃帷幕。(圖片來源:Markthal官網,Ossip van Duivenbode攝影)
玻璃帷幕並不少見,許多辦公大樓、車站或者一般現代建築都大量使用玻璃帷幕的構件,但與大部分案例不同的地方是:為塑造中央開放市場空間,而設計了拱型的中空量體,致使在玻璃帷幕後方沒有混凝土或鋼構系統傳遞大片玻璃所產生的風壓(註 2)。於是在 Markthal 的設計上,建築師團隊利用了近似於網球拍的原理,在玻璃帷幕上加設彈性鋼索,保留了受壓時的彈性,以柔克剛地化解掉荷蘭強勁的自然風(註 3)。
最後來到最「吸睛」的室內彩繪,面積達到 11,000 平方公尺的室內彩繪,由荷蘭藝術 Arno Coenen 領軍完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面積的彩繪作品。高彩度的圖案以「蔬果」為題,忠實呈現 Markthal 的空間機能,並透過活潑色彩帶動活絡的氣氛。除此之外,運用超大比例的蔬果圖案(例如超過六米寬的芒果)可以輕易地混淆人類的視覺判斷,透過視覺比例的調整,讓民眾產生相對「小尺度」的錯覺,將原本超大尺度的空間改造為較為友善的「人體尺度」。
20150111Markthal7看似「簡單」確隱含有建築空間操作意義的彩繪。(圖片來源:Markthal官網,Ossip van Duivenbode攝影)
結語
零零總總的說了這麼多,希望從各方面提供 Markthal 的各項基本資訊。Markthal 目前看來確實是相當引人注目的新案例,但一個成功的公共空間,更重要的是後續的經營管理與維護。
許多人誤以為 Markthal 終將取代 Blaak 露天市場的功能,然而事實上由於營業時間的擴張(較傳統市場長的營業時間)及較高的商業成本,使得只有少部分的蔬果攤販有能力在 Markthal 取得一席之地。
然而這也埋下隱憂,不少荷蘭人並不看好後續蔬果攤販在 Markthal 長久生存的商業效益,許多人預期一段時間之後,較有利潤收益的熟食攤販將取代現有的生食攤販,屆時 Markthal 的市場功能將不再存在,反而會成為類似台灣百貨公司的「美食街」。
就讓我們慢慢看下去,在營運後,這樣代表性的住、商混合開發是否可以維持良好的品質,並保有原來的特色,不失原味,將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註 1:時至今日,即使生鮮超市已經廣泛分佈,但歐洲始終保有假日市集的傳統。每逢固定日期(通常為周六,但非一定),販售蔬菜、肉類、起司、炸魚、麵包、糖果的攤販,就會在各城市的集會廣場搭起臨時棚架,販售商品。下午收攤後,再將棚架拆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註 2:一般玻璃帷幕大樓的設計,在玻璃帷幕的內側均依附著大樓本身的結構系統,雖然結構系統上是脫離的,但一旦建築物受到強風吹襲,玻璃表面受到的壓力,仍能透過後方的柱體、樑或樓板,傳遞到結構系統中,進而抵銷掉環境產生的風壓。

註 3:類似的系統可以在德國柏林火車站上看到。

5 Responses

  1. 阿波羅

    您好,因為本人今年剛好有造訪這個市集,而在攥寫遊記時拜讀了您的這篇文章,觀察的角度不同一般遊客,所以想放連結在本人遊記之後,不曉得是否可以呢?謝謝。

    回覆
    • Cindy Liao

      相當歡迎放置文章“連結”,但為尊重著作權,不可將文字、圖片內容“轉載”,感謝!

      回覆
  2. 張大濱

    您好,看了您的文章之後,我將鹿特丹的行程排入都市更新的考察計畫內,我們預計9月10日到達鹿特丹,誠摯地邀請您為我們介紹鹿特丹現代建築,並相互交流,希望有幸能與您會面。

    回覆
  3. 玲玲

    您好,我2019年4月打算去荷蘭,請問這個市場營業的時間是幾點到幾點呢?因我之前還要去小孩堤坊,不知這市場是幾點關門?

    感謝回覆哦!

    回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