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遊戲電競產業崛起,想以「打電動」為業,不再是白日夢。不過,如果只是愛打電動,可能還不足以成為遊戲電競公司的合格員工。
台灣首座《爐石》世界總冠軍!薪水高、職涯卻短暫?關於「電競選手」你所不知道的事

打電玩不能當飯吃?數據指出,遊戲電競業正急速崛起,讓這個向來被視為「不務正業」的嗜好,也能成為坐擁高薪的職業。

遊戲市場數據研究公司Newzoo曾估計,2017年全球遊戲軟體業收入將達1,160億美元;電競研調機構JPR則預估,2018年全球PC Gaming硬體市場總產值將逾300億美元。

104人力銀行針對665萬名求職會員,以及188萬筆企業徵才職缺進行大數據資料探勘,指出目前國內的遊戲電競相關職缺約1萬2千個,比5年前多出2倍,集中於網際網路、電腦軟體與數位內容3大產業,熱門的職缺類別則包括客服人員、軟體設計工程師與業務人員。

58%的受訪者看好電競產業的發展,且以較少投入這個產業的40~49歲的電子資訊業主管為主。其中,「電競賽事」的發展最被看好,占69%,其次是「遊戲」(67%)、「硬體週邊」(66%)與「賽事直播、轉播」業務(57%)。

2017年底,政府將電競納入「運動產業發展條例」,電競正式被視為一項運動,也讓「電競選手」成為電玩愛好者十分嚮往的職業。

104人力銀行再深入分析具有「電競選手」工作經歷的74名受訪者,指出電競選手平均月薪為3.1萬元,若想要擁有更高的收入,則必須在比賽中嶄露頭角。現任電競公司「中國數碼文化」董事長特助、補校名師徐薇的兒子江大成就直言:「如果打不出成績,沒有頂尖選手的身手,那你就準備去炸雞排。」

例如,台灣選手陳威霖在1月21日奪下數位策略卡牌遊戲《爐石戰記》的2017全球巡迴賽(HCT)冠軍,成為台灣第一位《爐石戰記》世界冠軍,獎金高達25萬美金。

憑著比賽成績擠進一線隊伍後,入行月薪為4~5萬元,高階選手為7~8萬元,最高階選手的月薪則上看10萬元。除了高薪不易爭取,電競選手的職涯也相當短暫,平均只持續15.3個月,且平均在23歲就退役。

不過,電競選手退役後,若選擇留任遊戲電競產業,薪資較轉行者高。調查指出,電競選手退役後,3分之1轉居幕後工作,例如擔任戰隊後勤、教練領隊等,月薪中位數為3.5萬元;另外3分之2選擇離開遊戲電競領域,改任工程師、銀行人員,或是投入一般服務業,月薪中位數滑落到2.7萬元。

延伸閱讀

  1. 1 職缺1年成長35倍,如何搶進當紅產業?
  2. 2 超高速時代來臨,5G人才誰領軍?
  3. 3 精準用人學,獵頭CEO的獨門心法
  4. 4 頂尖經理人:從自我養成到跨國管理15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