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嘮叨,是愛還是傷害?

雖然說話的人覺得一些碎碎唸沒有什麼,但這些話就像鎖鏈一樣緊緊地綑綁住孩子。
  • 文/ 書摘
  • 2016-03-28 (更新:2016-03-28)
  • 瀏覽數7,382

文/金盛浦子

 

「不要一直黏著我!」

「要我說幾次你才會懂!」

「給我安靜一點!」

「這樣算是收拾好了嗎!」

「給我住手!」

「我最討厭這樣的小孩了!」

或許你曾經說過其中的一句口頭禪,不,相信幾乎都說過的大有人在,特別是媽媽們通常是在無意識中說出這些話。大家在說這些話時心裡只是覺得「那隨口說說的口頭禪,不帶任何的特殊含意」。雖然說話者覺得這沒有什麼,但這些話就像鎖鏈一樣緊緊地綑綁住孩子。

 

脫口說出的口頭禪,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大約三年前剛好有機會和一位媽媽聊到孩子的事,她的兒子當時是小學四年級,那時候突然變得不想去上學。在聽完媽媽的敘述後才知道,這個媽媽幾乎每天都會非常嘮叨地唸孩子,但是自己只覺得「我可能有點吵」而已。

接著我也跟那位四年級的孩子談話,照理說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是非常活潑好動,但是小男孩卻沒什麼表情,小男孩充滿極度的憂鬱,我也觀察到他跟媽在一起的時候,會一直看媽媽的臉色,而媽媽不在時就會一副非常不安的樣子。

雖然是因為孩子不想上學來做諮商,但那時候我建議媽媽要做一些改變,我給她的建議是,請她把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記錄下來。過了二至三個星期後我接到了這位媽媽的電話,她說「我的筆記本已經寫滿了,寫到我都覺得厭煩了」仔細計算後,她每天對孩子說的話幾乎都超過一百句。

 

活出自我,才能找到愛孩子的方式

我對她說「即使是相同的話也沒有關係,請持續記錄一個月」,然後就把電話掛了。在那次的諮商後,非常欣慰地聽到媽媽的狀況變得非常好,男孩也很有元氣地每天去上學。再見到這對母子已經是三年後了。然而三年後的見面,他們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男孩升上了國中,變得非常活潑開朗,平常有參加美術社團,一說起美術相關的事就非常開心,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而媽媽則是開懷地對著孩子展開笑容,變得非常和藹可親,媽媽本身也變得很有活力,一問之下才知道她在一年半前開始爬山,現在則是非常樂於在部落格跟大家分享她之前所記錄下來的說話內容。

 

從教養孩子的過程「認識自己」

「當初聽醫師的話持續做一個月的紀錄後,我嚇到了,我發現我怎麼會是這麼討人厭的媽媽,當時內心的衝擊非常大。當時幾乎一整個月我的心情都非常低落,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讓我好好地檢視自己,把內心醜陋的那一面完全看清後,連我自己也討厭這樣的自己。然而,我心裡想著「我應該也有其他的優點吧!」於是我開始試著去挖掘自己的優點

人類真的是很奇妙的動物,由於這位媽媽在當時就把自己所有的優缺點都攤開來看,打從心底重新地接納、認同自己。「我了解到因為我不懂得自己,所以也不知道怎麼愛孩子」。很高興在最後她發現了這個重要的關鍵。

 

摘自 金盛浦子教出孩子的自信,從「父母的口頭禪」開始:50個父母一定要說的「教養關鍵句」》/采實文化

Photo:Janaina C. Falkiewicz,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整理:彭德先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