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寶寶共讀互動的7種技巧

大人要懂得適時「裝傻」,表現自己的疑惑、好奇,讓寶寶來解答。

文│謝明芳、盧怡方

 

以下列出七種問答對話技巧,並以《小雞逛超市》 一書作為舉例參考。大人也可以拿起手邊的繪本,動動腦,想想您會如何運用這七種對話技巧呢?

 

1. 指圖說一說,認識人、物、形狀、顏色、數量或動物等概念性詞彙:

在書名頁出現小雞排成一列的圖像。此時,大人可以問:「有幾隻小雞呢?」或者可以牽著寶寶的手,說:「我們一起數一數有幾隻小雞?1、2、3、4、5,有五隻小雞。」

 

2. 描述圖文傳遞的人、事、時、地、物等情境訊息:

第五跨頁出現小雞們四處拿糖果、餅乾,河狸寶寶躺在地上大哭的景象。面對還未能清楚表達的寶寶,大人可以先描述圖像或唸讀內文作為示範:「小雞們好開心,他們拿了好多餅乾、巧克力還有棒棒糖!可是,河狸寶寶躺在地上哭耶!你看,他的手、尾巴用力揮來揮去。」面對有基礎表達能力的寶寶,大人可以問:「小雞們在做什麼?河狸寶寶怎麼了?」

 

3. 說明基礎的知識:

第三跨頁出現兔子一家買紅蘿蔔的畫面。大人可以說:「小兔子愛吃紅蘿蔔!」

 

4. 肯定或修正寶寶對故事內容的解讀:

第八跨頁畫出小雞們因為不能買糖果餅乾而掉眼淚,小雞媽媽因為及時阻止店員結帳而冒冷汗。大人可以問:「小雞怎麼了?」若寶寶回應:「小雞哭!」大人可給予正向回饋,確認寶寶對故事有正確解讀:「對呀!小雞們在哭,牠們好傷心。」另外,大人還可以問:「小雞媽媽怎麼了?」若寶寶回答:「哭哭!」大人應協助修正寶寶的解讀:「喔!小雞媽媽看起來有點像在哭,不過牠不是在哭。你看!牠不是從眼睛流眼淚,牠是從頭上流汗了!」

 

小筆記

大人一邊用手指圖,引導寶寶視線;一邊利用停頓,等待寶寶回應。大人要懂得適時「裝傻」,表現自己的疑惑、好奇,讓寶寶來解答,寶寶也會從中獲得自我肯定的成就感。

 

5. 將故事內容連結到寶寶生活經驗,強化對故事的理解:

第六跨頁呈現各種可口點心的圖像。若寶寶也有與大人一起逛超市、商店的經驗,大人也可藉此畫面與寶寶互動、回溯真實的生活經驗。大人可說:「你看!這裡有布丁、果汁(指圖),你也喜歡吃布丁、喝果汁啊!昨天我們去便利商店也有買布丁和果汁,放在冰箱裡。」

 

6. 提供線索、連結前後圖文,鷹架寶寶進行簡單推理或預測:

第七跨頁圖文呈現小雞媽媽急忙阻止超市店員結帳。為什麼小雞媽媽會慌張地揮手大喊呢?原來是因為小雞們買了一堆不該買的糖果餅乾啊!對1、2歲的寶寶來說,要理解圖文前後因果關係,是需要大人一點協助的。

大人可以先引導寶寶觀察圖像:「小雞媽媽看起來好緊張的樣子喔!她揮揮手說:不行不行──請等一等!」再試著問:「小雞媽媽在跟誰說:不行不行──請等一等呢?」(此時大人可指著圖中搬購物籃的動物店員,以作提示。)最後才問:「小雞媽媽為什麼要急急忙忙跟店員說:不行不行──請等一等呢?」

 

7. 邀請寶寶回應對故事角色、事件的喜好或感受:

讀完故事後,大人也可和寶寶聊聊他們對故事的感受或想法。1歲半之後的寶寶通常可以回應大人簡單的問題,此時可以鼓勵寶寶把感覺說出來。剛開始大人問:「你喜歡小雞嗎?」寶寶或點點頭(搖搖頭)或只說:「喜歡(不喜歡)」;當寶寶口語表達較成熟後,大人還可進一步問:「為什麼你喜歡(討厭)小雞呢?)」、「你覺得小雞們怎麼樣?」藉此瞭解寶寶對故事角色或事件的評論。

 

小筆記

寶寶口語能力尚未成熟,可能無法完整回答大人的提問,大人可先從讓寶寶表達對故事情節、角色的喜好開始,再視寶寶的認知與口語能力,進一步詢問寶寶的想法。

 

大小快樂讀的貼心提醒

為寶寶說故事不僅是為了促進語言學習,豐富生活經驗,奠定讀寫能力基礎,更重要的是在分享故事的過程中,雙方貼心的肢體接觸、溫暖的言語互動,從而建立起彼此親密的互信關係。因著早期接觸書籍的經驗是如此美好,慢慢地,這份由共讀累積而來的幸福感,也將延續為寶寶對閱讀的熱情與興趣。

為了讓寶寶和大人都能留下美好的共讀經驗,在共讀技巧、共讀時間以及閱讀環境準備等方面,筆者也有下列五點貼心小提醒。掌握正確的共讀態度,大小快樂讀,輕鬆非難事。

 

1. 適時提供完整對話支持:當寶寶無法回應大人的提問或回答語句不完整時,大人可自問自答或輔助寶寶回答完整語句。

寶寶大約在1歲後進入單詞期的詞彙發展,開始出現有意義的詞彙,如:ㄋㄟㄋㄟ、媽媽,直到約1歲半之後,詞彙量增加,逐漸進展到能使用雙詞來表達語意,如:媽媽鞋鞋。這時,雖然寶寶越來越會使用語言,但其表達的句型尚未完整,若大人經常提供詳細的描述和完整的句型示範,將有益於豐富寶寶詞彙、增進寶寶表達能力。

 

2. 多讚美、鼓勵寶寶:與寶寶問答互動時,以正向語言回應寶寶,增加寶寶對閱讀的信心。

與寶寶進行共讀問答的目的並不在於要灌輸寶寶各種知識,而是要在有情感的互動、有情緒的投入中,讓寶寶體驗閱讀的樂趣,進而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與寶寶共讀互動時,大人別吝惜讚美寶寶的各種反應。

大人可先肯定寶寶的觀察,再給進一步的引導,視寶寶的發展能力,輔助寶寶修正認知或直接提供解答。

 

3. 運用各種共讀方法:同一本書,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寶寶,會有不同的共讀方式;即便在同一時期,每次共讀的方式也可以有變化。

重複閱讀的行為對寶寶的語言發展頗有助益。正因為如此,大人可以運用不同的帶讀方式,從各種面向陪伴寶寶體驗閱讀的樂趣與深度。例如韻文類型的繪本,可以透過逐字朗讀的方式,完整欣賞文字、音韻的美感;抑或藉由圖像的線索,穿插對話式互動邊讀邊問,創造積極思考的空間。

再者,與不同年齡、特質和發展能力的寶寶共讀同一本書時,帶讀方式也會有個別差異。大人要用心觀察寶寶的閱讀反應,嘗試尋找適合彼此的共讀方式。

 

4. 建立固定且持續的共讀習慣:每日固定至少一至二個時段與寶寶共讀,每次共讀時間長短可視寶寶狀況做適當調整。

閱讀不是本能,它需要經由後天學習才可獲得;閱讀習慣更非一蹴可幾,它需要大人長期的陪伴與示範(大人自己也要經常看書)方能養成。日常生活中,大人或許忙於工作而藉口沒有時間陪伴寶寶閱讀。其實,與寶寶共讀並不會花掉大人太多時間,大人(至少)可利用晚上睡前約10至15分鐘的時間,為寶寶說一本書,固定且持續地這麼做,寶寶一定會愛上閱讀。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寶寶持續注意的時間較短(0至3歲平均約10∼15分鐘),且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而轉移關注焦點,所以與寶寶共讀時,大人不必要求寶寶當下一定要共讀完整本書,即便剛開始只讀封面寶寶就不想聽,那也沒關係。

 

5. 營造舒適、開放的圖書環境:安排開放的圖書環境,讓寶寶可以自由取用書籍,且允許寶寶在有興趣的情況下,有一段自由且獨立的閱讀時間。

不論在家中、托嬰中心或是居家保母的閱讀環境,照顧者為寶寶營造閱讀情境時應注意幾項原則:明亮、安靜、舒適、專屬閱讀以及開架展示。閱讀空間可以安排在房間內靠牆的角落,除了能稍微區隔環境中容易干擾、分心的訊息以外,也能塑造隱密有安全感的氛圍。

繪本的擺放位置,應以鼓勵寶寶自由取用為原則,千萬不要為了擔心寶寶破壞書籍的行為,而把所有的繪本都束之高閣,這樣由成人決定寶寶何時可以看書,可以看什麼書,反而會降低寶寶主動閱讀的興趣與動機。

允許寶寶可以看得到繪本的封面,無形中可以鼓勵寶寶自己選擇他想要看的繪本,照顧者也可以藉此觀察,寶寶喜歡的繪本為何。

 

2、3歲的寶寶閱讀行為漸趨穩定,若寶寶願意自行拿書看,大人何妨也拿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陪伴在寶寶身邊,各自閱讀好書,不也是一段甜蜜的共讀時光。

 

摘自 謝明芳、盧怡方《寶寶聽故事:共讀好好玩,用繪本啟動孩子的閱讀力》/新手父母出版

數位編輯整理: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