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文林國小 銀行計劃 讓孩子在金融實境中學習

在賴皓韋主任的帶領下,文林銀行計畫模擬真實社會,讓學生從小形塑成熟的金錢觀,學習努力付出才有獲得,學習延遲滿足,了解金錢可以成為幫助別人更大的力量,是孩子帶得走的能力和面對未來的配備。

文林銀行計畫模擬真實社會,讓學生從小形塑成熟的金錢觀,學習努力付出才有獲得,學習延遲滿足,了解金錢可以成為幫助別人更大的力量,是孩子帶得走的能力和面對未來的配備。



◥ 從利己到助人,建立孩子成熟的用錢觀念。在賴皓韋主任的帶領下,迄今三年的「文林銀行」計畫,透過像遊戲又像真實社會的模擬過程,讓孩子親身體驗如何花錢用錢和賺錢...

 

每天午休時間是新北市文林國小學務處最忙碌的時候。幾個穿著「文林銀行」背心的小行員忙著點鈔、在電腦裡輸入帳號、存款金額、補摺,最後還要在存款單蓋上專屬姓名章,才算完成存款手續,半小時得完成好幾十筆的存款。


翻轉傳統榮譽制度做法

文林國小模擬真實世界發展出的獨特金融體系「文林銀行計畫」已經實行三年,成果斐然。


「以往老師都是發乖寶寶章獎勵學生,集幾個章可以跟老師換獎品,或是和校長合照,除了頂尖的學生,中後段的孩子根本不在乎,」文林國小校長朱玉環說,她一直想翻轉傳統榮譽制度的做法,落實行為改變技術,引起每個學生的興趣。


學務處主任賴皓韋原本對理財一竅不通,被校長賦予重任後,到書店買了貨幣學、金融學自修,推出當時被認為「標新立異」的文林銀行計畫,把榮譽卡的點數制度換成文林幣,發行面額1元、5元、10元、50元的紙鈔,設立文林銀行,每個孩子發給一本文林銀行存款簿。


老師得交班級經營策略企劃書,才能得到每學期10000元資金自由運用,獎勵學生。低年級以培養常規為主,例如乖乖睡覺得到2元,規定的時間內寫完學習單得10元;中、高年級的孩子著重成績和榮譽感的建立,比方班際競賽得獎可以得50元,上課說話則會扣10元等等。


拿到文林幣的學生,可以選擇存到銀行,或是下課時光顧學務處外的「文林柑仔店」。柑仔店商品琳琅滿目,從20元的餅乾、200元的彩色筆到2799元的遙控汽車,連扭蛋機、夾娃娃機都有,完全跟上小學生流行。不過柑仔店不收新台幣,只能用只在學校流通的文林幣交易。


選好要買的東西排隊結帳,4個結帳櫃台的店員用和真實世界完全相同的POS系統掃條碼、收錢。短短20分鐘得應付好幾十人的購買人潮,忙得不可開交。


文林銀行行員或是柑仔店店員都是支薪的熱門職缺,想要加入得趁貼出徵才海報時趕緊交履歷表,符合條件的人才有機會進入第二階段面試。


「求職」過程更加了解自己

「CEO」賴皓韋會以狀況題測試應徵者的臨場反應:結帳過程中,收銀機當機怎麼辦?小朋友不結帳就要把東西拿走,怎麼辦?賴皓韋發現,孩子解決問題的脈絡反映他們的個性,也反映適不適合這類工作;行員得細心、專心;店員得開朗、反應快、喜歡和他人互動,不少學生也從「求職」的過程中更加了解自己。


「這麼小就教他們錢、什麼都用錢來獎勵,未免太功利!」賴皓韋坦言,剛開始推動文林銀行計畫時,遇到最大的阻力就是大人覺得「銅臭味太重」,避之唯恐不及。但他認為,現在的孩子金錢觀念經常不夠成熟,忽略了累積的能量,分不清楚需要和想要,而文林銀行計畫模擬社會,讓學生從小在選擇、拿捏運用手中的每一分文林幣中形塑成熟的金錢觀,學習努力付出才有獲得,學習延遲滿足。


2017年尼伯特風災後,學生還把自己賺來的文林幣捐出來,買文具組送給台東受災小學生,第一次了解金錢在幫助別人中有更大的力量,「這就是我們想要讓孩子從文林國小畢業時,帶走的能力和面對未來的配備。」

 

│創新之處│
.依循古典制約的哲學脈絡,翻轉傳統教育榮譽制度。學生在文林幣的驅使和輔助下,在學校建構的金融實境中學習。
.建立完整的金融教育體系,讓學生學習賺錢、支出、儲蓄、奉獻的理財觀念,判斷消費的優先順序,累積運用金錢的經驗值,提早體驗並身體力行理財正確觀念。


│主要效益│
.三年來累積超過10萬筆學生和老師金融交易流通的大數據,可以從消費習慣描繪出學生個人特質和行為分析。遇到學生出現需要校方輔導時,學校會調出他的消費記錄佐證人物側寫,找到最適合的切入策略。
.2017年10月,教育部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的網路不記名校園生活問卷,98%的文林國小受訪學生表示「完全沒有被霸凌」,與2015年同期(文林銀行開辦初始)只有72%學生表示沒有被霸凌相比,大幅進步。


│影響力│
.已有多所國小到文林國小取經,思考融入各校的做法。文林銀行的擴大版「校園銀行」正在規劃中,計畫橫向整合軟體、硬體、課程,開發雲端伺服器,讓想實行理財教育的學校都可以申請校園銀行。賴皓韋希望小到一個班級、大到幾千人的學校都有適用的策略搭配。


 

※更多您可能感興趣的相關文章...

1.未來教育臺灣100〉教室應該不一樣 
2.新課綱下的關鍵素養:做中學,培養孩子一輩子都帶得走的能力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