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程到桃園茶鄉尋香,創新第二代讓喝茶變時尚

桃園是北臺灣的茶鄉,同樣出身於茶世家,成長歷程卻迥然不同,林和春從拒接家中製茶事業,到最後巔覆臺灣的傳統採茶作業模式。莊惠玟在品茗師父親調教下,成為一名泡茶師,肩負推廣臺灣茶的使命。

專程到桃園茶鄉尋香,創新第二代讓喝茶變時尚

桃園是北臺灣的茶鄉,同樣出身於茶世家,

成長歷程卻迥然不同,林和春從拒接家中製茶事業,

到最後巔覆臺灣的傳統採茶作業模式。

莊惠玟在品茗師父親調教下,成為一名泡茶師,

肩負推廣臺灣茶的使命。

林文經與林和春父子。

林文經和林和春父子,迅速的將採茶機上的茶菁,鋪在屋前的土埕上,利用午後兩點的熾烈陽光曝曬,一點也馬虎不得,這是場跟時間賽跑的比賽,林和春說:「這個步驟叫做日光萎凋。」

正午一點駕著採茶機採茶開始,歷經日光萎凋、浪菁、靜置、殺菁、揉捻等步驟,得一路忙到凌晨,才有辦法休息,中間任何一個步驟沒做好,品質會出問題,之前的努力都會白費。「製茶是一件辛苦的勞力活!」爸爸林文經苦中作樂地說。

從新竹客庄搬到桃園林口,再次開山闢疆,林文經一肩扛起長生製茶廠一甲子的榮景,充分展現不屈不撓的客家男兒本色。數十年來,不僅屢獲茶葉比賽的特等獎殊榮,更曾榮獲十大傑出農民的肯定。高齡八十多歲的他,兩年前開始交棒,如今,第三代的林和春扛起一肩重擔,傳承父輩的經驗與期許,開創另一番嶄新局面。

廣告

林和春的創新從機具開始,只見他仔細地調校機具高度,將紗網固定後,檢查一切妥當,隆隆的引擎聲瞬間響起,紅色的採茶機,開始盡責地在茶園中巡曳。他專心一意的精準操控,長度一致的茶菁紛紛落入紗網之中,如軍人答數,迅速、確實。

機械化採茶,精準採出最好的茶菁

以往,工人要花上一整天才採得的茶菁數量,林和春採用機械採茶作業,一個小時內就完成,而且靠種植管理與機械調校,還能將採下的茶菁長度90%都控制在標準範圍內。這對許多習慣手工採茶的茶農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種茶已有五十多年經驗的林文經說:「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所採下的茶菁,品質最好!」以往採茶尚未機械化,請工人採茶都得從早上八點採到下午五點左右,因而所採下的茶菁,品質並不一致。林和春雖然頂著豔陽,但只要一個鐘頭就能將茶葉採收完,所採下的,正是香氣最足、品質最好的茶菁。

林和春更進一步地,將機器採茶推廣到其他茶園,透過人力共享與代採代收的方式,協助其他農友改以採茶機來採收茶葉。這兩年來,他不斷地推廣「機採作業」,協助茶農克服人力短缺的問題,也提升茶葉採收的品質,正是這股共好精神,讓他獲得二○一七年神農獎的肯定。

廣告

日本忠誠老客戶,專程來找茶

輕輕地舉起茶壺,林和春注出一條完美的弧線,迷人的黃金色澤與蜂蜜香氣,從杯沿滿出,來自日本的好朋友清水敬一郎捧起茶杯,啜飲著蜜香紅茶,再滿意地放下。

說起當年結緣的初始,敬一郎臉上堆起笑容:「我是一位茶葉經銷商,偶然機會裡喝到東方美人茶,從此深深著迷,所以每年四月都會來此體驗」,並與林文經父子交流茶道。他說每一次來都有新的體會,讓他回到日本後可以跟消費者分享。

在日本還有許多像敬一郎這樣的忠誠客戶,他們都是當年林文經隻身赴日,苦心爭取而來。他靠著驚人毅力,不斷地參展,靠著六年不變的品質,才贏得日本人的好口碑,「日本人最重視信任。」林文經說。

降低價格門檻,打進茶飲市場

打開通路,茶產業才有未來。林和春開始跟茶飲店及特色餐廳合作,以往臺灣茶無法打入餐飲市場,主要是礙於價格。如今,林和春翻轉這個困境,透過改良製茶流程、導入機械化採茶作業,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比之大陸或越南的進口茶,價格競爭力毫不遜色。

廣告

「臺灣的製茶技術與茶葉品質在全世界數一數二。」林和春正在組織團隊,希望透過專業分工合作,結合臺灣茶產業中有志一同的夥伴們,一步一步打下國內的茶飲市場,他說:「單打獨鬥的力量是不夠的!」他期待以後臺灣人喝到的茶,都是臺灣自己生產的好茶。

莊榮熙。

莊惠玟,台灣第一屆泡茶比賽冠軍,有台灣第一位泡茶師之稱。

龍潭品茗師世家,父女相承

客家族群渡海來臺後,多在丘陵、山坡地耕種農作,而居住在龍潭地區的客家人也不例外,更將茶產業帶進了龍潭。龍潭不僅丘陵多,特殊的紅土酸性地質,也非常適合茶葉的種植,因此龍潭茶的名號早在日治時期初期就已不脛而走,揚名海內外,綠茶及紅茶更是外銷世界各地。因此,龍潭地區不僅有百年茶廠,至今仍飄蕩茶香。

林文經是桃園的種茶大師,林和春則是臺灣推廣機械採茶的先鋒。而全國第一位品茗師及第一位泡茶師也同樣來自桃園,他們是出身龍潭製茶世家的莊榮熙及莊惠玟父女。

身為製茶廠的第二代,在耳濡目染之下,讓莊惠玟從小就愛喝茶,尤其是讀大學時,在臺北繞了一圈,才發現原來臺灣茶在世界舞臺上是被肯定的。

廣告

別看她年紀輕,莊惠玟來頭可不小,她是許多政府單位專任的泡茶師,更是擁有全臺灣第一張品茗師執照的莊榮熙的愛女。父女二人常常一同獲邀,一個為茶葉鑑定做評審,一個負責茶文化的推廣。如今,更開店以推廣臺灣茶文化為使命。

莊惠玟說:「開這家『茶.山行』,是想翻轉大家對傳統臺灣茶的既有印象,復興傳統臺灣茶的品飲方式。」臺灣人對新味道的接受度很高,讓年輕人接受臺灣茶的味道,其實不難。「透過輕鬆簡單的課程,教導消費者認識茶葉,玩茶葉,泡出好茶湯。」

店內的每個角落都雋永美好,如同淡而深邃的茶湯滋味。

手工甜點佐茶,讓喝茶變時尚

原來茶葉也能平易近人,消費者可以將喜好的口味跟茶葉,建立起更密切的連結。就像咖啡代表時尚、浪漫與品味,茶為什麼不行?莊惠玟便是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要讓喝臺灣茶可以很時尚,成為一種生活品味。

吸引年輕人品味茶香的祕訣就是:結合手工甜點。莊惠玟才將「橙香司康」端上桌,清甜果香撲鼻而來,口感綿密的司康一入口,柑橘甜香瞬間在口中散開,接下來,務必添上她自製的鳳梨果醬,酸酸甜甜的鳳梨果醬跟口感綿細的司康結合,香、甜、酸配合得天衣無縫!

廣告

「這時候,最適合配上一壺『赤賦烏龍』。」莊惠玟說,「每一道點心,都有一壺合搭的茶品,各自不同,各有風味。」散發出淡淡蜜香的赤賦烏龍,適合以冰飲的形式呈現,才不會搶走「橙香司康佐鳳梨果醬」的風采。

帶有堅果香氣的「焦糖香蕉起司」,則適合淺烘焙烏龍茶「經典傳承」,好茶能讓油脂感受更為柔和。「檸檬起司干邑磅蛋糕」的酸度略高,就不適合淺烘焙的茶系,莊惠玟搭配的是「日月十八」,採用臺茶十八號紅茶,以重焙的方式烘製,讓茶香與甜點的酸香在口中達到最完美的平衡。

然而,可不是每一次來,都吃得到屬意甜點,莊惠玟只用當季水果來製作,她笑著說:「大家得憑運氣,看當天早上買到哪幾種水果。」像眼前的「紅心芭樂果醬」,運氣好才吃得到,不加糖只憑芭樂本身的甘甜就很迷人,散發淡雅果香,單吃果醬也絲毫不膩口,一不小心,就讓人一口接一口整盤扒光。

每種食物都有最適合的茶,有興趣的人不妨上門來討教。

「茶.山行」的甜點都是莊惠玟每日現做,而且每一道手工甜點所搭配茶品,都是她精心測試後的心得。「喝茶要搭配對的食物,因為茶會改變食物的味道!」

廣告

茶湯味道之微妙,配搭之千變萬化,若不是莊惠玟如此專業的泡茶師出手,還真難以窺其堂奧。來此不但能喝到頂級好茶,還能偷得好幾手臺灣第一泡茶師的祕招回去,莊惠玟說:「我只希望越來越多人知道臺灣茶的好。」

龍潭茶香,有年輕人創新採摘之道,有父女攜手推廣,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小說《魯冰花》書中婦女在龍潭茶園工作的畫面,躍然眼前,「風很輕,茶園邊的一排排相思樹葉微微搖晃著,發出輕悄悄的沙沙聲」,鍾老筆下龍潭的純樸茶鄉生活,陣陣飄香中。

本文作者:黃季衡

>>

順遊桃園

▶三坑遙慕古風之旅,歲月悠悠 時光緩緩
▶跟著旅店地圖去旅行,龍潭散步從廟口開始

茶.山行
桃園市龍潭區五福街35號
03-470-0296
(10:00-20:30,週三休)

本文轉載自《臺三線 桃園客家第一庄》,天下雜誌出版。出版日期:2018/07/04
更多新書內容,詳見myBook電子書:https://bit.ly/2uerwj5

微笑精選好文

微笑台灣特別精選各路出版好書與網路數位內容,分享在台灣旅行與生活的相關摘錄轉載。
提供更多不同角度的在地觀察、記錄或記憶。

歡迎好書推薦,可email至:[email protected]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
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