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先有願景,才能前瞻──一個花蓮人的單車想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近日引起許多爭論的前瞻計畫,尤其占總預算近一半的軌道建設部分,無疑是爭議焦點。爭論似乎無止無盡,主因之一是投入資源龐大,不得不慎。然而,可爭可論的絕不只是投入產出、成本效益或是後續營運等等,更重要而一直沒有人願意去談論的,還是最根本的願景。

我們希望台灣在未來30、5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而這樣的願景可以帶出什麼交通政策?不先把未來共有的圖像描繪出來,各項大小爭論如何得以有依歸?各項政策又要以什麼標準來取捨權衡?

我最近幾年旅居於德國萊比錫,身分是個外籍新郎。旅德期間,我們一家四口過著沒有一具引擎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在單車店裡做了一年半的黑手學徒。日前舉家遷居回台,現居花蓮。

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但是一樣的月亮,照在地上確實有不一樣的光。我很願意在眾聲喧嘩的當下,再加入一些不同的雜音。許多年來一直關注環境與交通議題,只有一個期待,讓我們共有的未來更美好,生活更幸福。或著至少,讓主流社會看見另一群比較容易被忽視的族群,更公平地對待他們,雖然他們可能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紛雜而難以落實的討論,問題在缺乏願景

關於爭議的焦點,我不願陷在軌道建設的泥淖裡,而希望談論一個比較整體的交通政策。幾位前朝與現任諸公的發言,請容我先斷章取義,摘取一些特別引起注意的關鍵字句,而不針對個人或個別媒體,摘錄如後:

「解決交通問題的關鍵:一舉解決高齡社會、弱勢族群的交通問題,並落實『少用私人運具』與『節能減碳』等交通政策。」

「通勤的問題已有其他方式解決了,所以主要是為了產業,不是為了通勤。」

「交通部《運輸政策白皮書》裡都明白揭示,台灣的交通建設要以軌道為主,這是因為台灣人口密度高又是能源進口國,不宜過分助長私人運具的使用,也不該把發展重心放在公路運輸上。」

「台灣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遙遙領先其他各國。」

「比如為了鼓勵大家搭乘,就要補貼票價。我們現階段實施汽機車舊換新貨物稅減免,這等於間接鼓勵大家使用私人運具。」

「最理想狀況當然是從國土一路規劃下來。今天以台灣的幅員以及已有的軌道密度和分布來講,也談不上有什麼好了不起的與國土契合的建設方向了。」

「運量培養的唯一辦法,就是讓私人運具移轉到捷運。」

綜上政治諸公斷章取義得來之言,我們可以明白看見,交通政策是社會政策、產業/觀光政策,是環境政策,也是國土規劃裡的大項;是動輒要花上數百億經費的計畫,更是攸關國民生死之大事。

然而,既然都已經有國土規劃上位準則,也公布了運輸政策白皮書,卻雙雙難以落實,問題出在哪裡?這些準則與政策方向的意義與價值又何在?

我愚昧地認為是願景。我們不討論願景,決策者與人民有不同的願景,每個群體間的不同願景也沒有溝通協調。

有明確的方向,才能往目標靠近

沒有共同願景,甚至沒有願景會產生什麼問題?舉個例來說:

去年在某報紙上讀到一篇讀者投書,破題就是輕軌當然不可行。該讀者的立論是,平面道路就這麼寬,輕軌再占用平面道路,只會讓道路更縮減,交通問題雪上加霜。這樣的推論在邏輯上似乎正確,但是問題就出在願景。

道路的寬度一定是個限制,再怎麼拓寬、立體化都還是有其極限。在此前提下,分配就是一個重要而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分配的方法很多,我們可以把道路的總寬度都劃給車道,比如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相對也可以禁止機動車輛進入,比如徒步區。以上是兩個極端例,前者早已是遍地開花,徒步區則相對稀少,且多半是時段性質,充其量,一些單車道與步道勉強算是吧。

縮減汽機車道,真的會讓交通問題雪上加霜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定義我們想解決的交通問題是什麼?我們希望營造的交通環境是什麼?也就是所謂的願景,如此才能夠開始回答這個不簡單的問題。

分配有原則嗎?當然有,只是能不能說,說不說得清楚而已。上面提到的「運輸政策白皮書」、「國土規劃」等,理論上應該就是分配的原則,實際執行則可能是另一回事,這裡先不討論此一層面。

然而,政策白皮書與國土規劃是怎麼成形的?完整充分的專業研究計畫應該是其背景與參考依據,而對未來的共同願景,則是一個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討論過程。某一些研究案會訪談並納入部分專家意見,或是設計問卷產生統計量化資料;在2015年底終於通過立法的國土計畫法,過程中多次召開公聽會,期能廣徵民意,凝聚共識,形成共同願景,藉以成為發展政策之部分參考依據。願景的成形,並不只是舉手投票的民粹遊戲,充分透明的資訊揭露、多元廣泛的價值參考、公開公正的討論,以及長遠的教育等,都是民主社會形成願景的過程。

論及此,似乎有些眉目露了出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運輸政策白皮書、國土計畫法裡明白揭示的內容?即便只是摘要也好。抑制私人運具與節能減碳是我們都同意且支持的政策嗎?公平的交通機會,安全的交通設施是我們對交通的共同願景嗎?

以上問題,我暫且樂觀的假設為肯定。既然政策的方向明確了,各項藉以形成推/拉力的政策工具就應該責無旁貸地往這個方向接近。

花蓮能不能有這樣的單車夢?

我是花蓮人,就以花蓮為例來說明吧。

花蓮是台灣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地理區位狹長,南北長近140公里。主要通勤道路有兩條,一為貫穿縱谷之台9線,另一則為太平洋濱之台11線;台9線目前正在許多瓶頸路段施作拓寬改善工程,台11線則較無此需求。鐵路部分,台鐵終於在2015年完成花東間的鐵路電氣化,使得列車調度更容易,無須每每在花蓮火車站換車頭、換車班;電聯車也因此取代普快車,可以更頻繁的增加班次。鐵路的行駛路線大致與台9線平行。

花蓮縣的主要聚落,全都沿著花東縱谷與東海岸南北分布。更精確地說,是沿著台9線、193號線道,及台11線分布。兩個最大的城鎮花蓮市與玉里鎮,分別位在花蓮北南兩端,期能平衡鄉鎮發展。每日往返城鎮通勤的上班族與學生不在少數,為了採買、辦事的交通需求更有過之。

然而因為距離遙遠,利用單車當作移動代步工具,完全被這些移動需求排除在外。學生們搭乘班次不足的火車與公車,大一點的學生或經濟能力稍弱的成人以機車為雙腳,更主要的,則是開車。

環境如此,花蓮不可能像台北一樣發展捷運路網,也不需要,貫穿南北的鐵路已經足夠;頂多在幾個較大的聚落,發展更完善而方便的公車/軌道系統。與台北捷運互相成就的Ubike系統呢?我個人樂見公共單車進入花蓮,畢竟多元是好事,但是對其前景卻不看好,也不認為單單只是公共單車就能處理多少交通/環境問題,也許,就是加入多一點點單車文化吧!

難道花蓮就沒有發展單車通勤的可能了嗎?當然有。花蓮的行政、經濟與觀光中心──花蓮市幅員不大,其他各鄉鎮的主要街區範圍更小,論規模,都相當適合以單車為移動工具。每天大量的通勤人口往返花蓮市,來回距離數十公里,自然難以騎著鐵馬移動。但是,若是有足量的公共交通運具,方便的讓人推著單車出入,進行較長距離的中繼接駁,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試著想像一下。平均每一個小時就有一列火車南來北往,我們一家四口可以簡單方便地從壽豐火車站推著單車進出車站、上下車,往返花東的每一個村莊。我沒辦法租借公共單車,因為我有載孩子、載物的需要,但是這樣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統,已經大大滿足了我們的需求。

至於沒有火車的海線,沒關係,很多巴士也已經發展出了各式各樣載運單車的解決方案,重點是要不要做。

我更大的夢想,是花蓮能發展出一條沿著中央山脈山腳、貫穿花蓮南北的單車/步行專用道。這道路不用很寬,不須鋪柏油,最大的問題也許是數量龐大的溪流,但是既然都能編百來億元搞193線道了,在這條路上架吊橋、建小橋等,或許會更有價值。這路會成為一條旅行者的天堂,旅者不再呼嘯而過花蓮美麗又哀愁的小村莊。村莊成了沿途的停靠點,鐵馬驛站有了它實質的意義,不再只是叮咚叫的小七。這路,可以讓我們農業縣的農田與消費者的餐桌連結起來;這路,也會是我帶著孩子認識地方的脊椎,唯有居民先安適宜居,這裡才會讓訪客也感覺像另一個家。

一步一步來吧!有個願景在前面,抬頭前瞻時,當下的不適與辛苦,也就有了依歸。花蓮人總說,西部人有,我們為什麼沒有?我說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走在台北、甚至世界前面的機會。這計畫與夢想,不該只是為了自己,還有其他許多,無法執筆寫字投書的人,甚至,更多是無法言語的生命。

(作者為東華大學觀光遊憩研究所碩士、雲林科大電機系畢。目前舉家遷居回花蓮。)

瀏覽次數:26852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延伸閱讀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