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陣子「HISTORY2:《越界》」爆紅,原本我一點興趣也沒有,一方面因為《越界》是「現代戲」,不像外國劇或古裝劇,在口條和台詞上有些距離美感。現代劇難在與當下所處世界的「無距離」,除非是戲精演員配搭上極為成熟的劇本,否則一般製作的生澀口條和做作台詞總是讓我一秒出戲。其次,因為是「校園劇」,特別是描述高中階段的校園生活,因在我生命中所佔份量太重,因此遇到此種題材,總是避之唯恐不及。再者,因為是「同志愛情」,同志是我一直非常關注的議題,但是相關的作品不是太浪漫不真實,就是太真實太痛苦,所以也是我不願主動接近的題材。至於「腐女劇」,雖然看《琅琊榜》時被幾位男主角腐得心花朵朵開,但就如愛情鐵律——愛在混沌不清時最撩人,《琅琊榜》中的「腐之美」也在於這些CP的愛是隱晦不明說的,因此對於直接標榜「腐女劇」的戲,反倒有種怕會被「太過直白的腐」驚嚇的擔憂。

  總之,因為上述原因,所以盡管知道《越界》極受歡迎,但一直興趣缺缺。最後,耐不住另一半的一再鼓吹,終於找個周末晚與另一半一起看。一開始,只是開開心心地數著幾分鐘會出現一個腐女福利,結果到了第一集結尾,世界轟然反轉,心緒整個陷入無法自拔。另一半笑我太誇張。我也一直問自己,為什麼呢?看兩個男生相愛,感動、怦然心動都是常理,但為什麼是這種彷彿自己戀愛了、拔不出來的感覺?

  我不清楚其他人為何成為腐女,我只從自身的感受出發,希冀找出《越界》撼動我心緒的原因。經過幾周的思考後,我發覺透過越界》所折射出的「腐劇美學」,似乎擊中了現代情感關係中容易缺乏或缺憾的一些關鍵要素,而這也許正是為什麼「腐」從原本只是小眾的宅漫次文化,近年卻成為許多劇或暗藏、或明示的賣點之一。

 

唯有BL劇能跨越「女性無法參與、只能守候」的肉身界線

  情竇初開的女孩,如果喜歡上了體育性社團的男孩,青春歲月大概就只能在觀看與等待中度過。因為,體育隊伍本來就是男女分開的。如果自己也是排球女孩,那一人打男排,一人打女排,相聚的時刻極為稀少。如果不是,那只有兩種選擇,或者擔任球隊經理,或者擔任場邊觀眾。當男孩練習或比賽,女孩只能坐在看台,最多也只能站在界外,遞個水或毛巾,收到在自己身上停駐一秒的視線,然後看著情人背轉身衝進戰場,再以自己焦灼的視線,追著他的身影滿場飛跑。

  永遠也沒辦法陪在他身邊、為他擋下任何攻擊。

  永遠也沒辦法為他挽救任何一球。

  永遠也沒辦法當他的左右手和眼睛、與他互相補位。

  當他衝撞,當他受傷,女孩縱有心也無力,困在自己這體能遠遠比不上男性的身體裡,沒有能力第一個衝上去,把他從地上扶起來,用自己的體重撐住他,扶他去休息或療傷。

  永遠的心動、心痛,但是什麼也不能做,只能默默在等待位置,接受自己無力保護他、接受他此刻在球場上的「重要時刻」不屬於自己的事實。

  這就是愛上運動男孩的宿命,是女孩永遠要承受的的限制與代價。

  

唯有BL劇,能跨越肉身永恆的界線

  彷彿穿戴著罩袍,僅僅露出兩隻眼睛往外看似的,BL劇帶著女孩進入女孩靠自己去不了的地方專屬男孩的世界。比如:全是男孩的體育團隊、只有男孩出入的更衣室和浴室、只有男孩的地舖空間……如果在這些「女性禁入」的地方、在因著極佳的默契、為共同的目標拚死努力、笑過哭過、彼此汗淚交融、互相支持、依存的緊密關係下有愛情萌芽,那必然是只能發生在同性之間、用同性互動方式所發展的愛戀。而這樣的愛與戀,是場邊的女孩們無法企及,但卻可藉著BL劇而窺探、而浸淫其中。

  夏宇豪若肉身性別真的是夏少女,就只能給子軒做便當、送衝浪烏龜,即使再願意付出時間心力、再怎麼痴心苦戀,她能做到的,子軒都不需要,她走不進子軒的心裡。

  夏少女若喜歡排球,要不成為何小小那樣的經理,一同為經營球隊而努力;或者自己去打女排,在球場上悍然美麗。然而因為男女排球隊伍都需要練習和經營,因此和邱子軒之間只能日升月落,難以相見,而即便使用同一個場地,也只能拆在不同時間。

  但夏宇豪是男的,可以在同一個性別的隊伍內打球,子軒能做的事情宇豪全部都能做到,他們可以所有的時間都待在一起,所有的事情都一起完成。宇豪的天賦體能和認真練習,真的可以承載子軒未竟的夢想。他不只可以在子軒三次跳發跪倒在地後安慰他,還可以扶起他、撐住他,陪他一步一步收完球,背著他一步一步走回家。他的身體可以做到一模一樣的跳發,可以在比賽現場用行動向子軒證明自己有多愛他。未來,他還能為他贏得比賽,完成他做不了的事情。

  而這正是專屬於同性愛戀才能擁有的,不同於「來自不同星球、受限各自肉身侷限、因相異而互相吸引」的異性戀情,也是「BL劇」不同於一般愛情故事的迷人之處。

 

多重角色互相交錯糾纏而成的戀情

               夏宇豪是邱子軒的排球粉絲、學弟、隊友、照顧者、心靈寄託、球隊主攻手、邱子軒意志的延伸。

  邱子軒是夏宇豪的排球導師、學長、隊友、鍛鍊者、心靈支柱、球隊經理、邱子軒意志的承載者。

  他們在這個基礎上發展成戀人。

  關係好的時候不會只有戀人的疼寵成份。邱子軒即使早上醒來,覺得夏宇豪膩著他睡的樣子可愛,忍不住想摸摸他,照樣會在夏宇豪已經洗完澡後抓他講規則、吼他:「規則明白了嗎?不明白?穿鞋、拿衣服、去球場、動作快!」並且拔腿就走,讓夏宇豪在後面追著。

  關係差的時候也不會只有戀人的冷戰氣氛。天大的戀人冷戰也不能違逆球賽戰友這層關係。即使夏宇豪在比賽前一天告白,讓邱子軒腦袋當機後抓狂推開他,他還是得因為夏宇豪要上場而叮嚀他注意事項,夏宇豪受傷他會仔細照顧他的傷勢,給予他必要的支持。

  這麼多角色互相影響,情感不再只建基於彼此的吸引力,而是在種種層疊交錯的關係中,逐漸深化、立體、複雜、糾纏,綁定後更牢不可破。

 

在夾縫中曖昧、壓抑中發展的戀人

   一般來說,同性相戀並不是一般情境下會料想的狀況,同性之間大多只預設友誼,再親密也往往不會往愛情方面聯想或發展。加上,儘管現在的臺灣社會比過往開放,歧視仍然存在,同性戀情因此常常需要保密。

  這兩點,讓同性愛戀感情的進展,既曖昧、又壓抑。

  究竟是友情或愛情?曖昧期可能無限延長,可以在曖昧中享樂,卻也可能在曖昧中受傷。如果是愛情,我是同性戀嗎?這樣可以嗎?被知道了怎麼辦?自己否認還不夠,還擔心對方。

  相較於同性愛戀,男女之間的曖昧、壓抑、神秘感,在這個時代已經削弱很多了。喜歡了就告白,順利了就交往,交往了就互相適應。曖昧甜,熱戀瘋,磨合煩,分手痛,反正都得經歷過。在爭風吃醋、交往劈腿、相愛容易相處困難、婚禮籌備兩家吵翻等等柴米油鹽中煩躁不已。

  雖然異性愛戀自有其高潮迭起,愛恨嗔癡,可是已經比較難存在那種「在不知不覺中、在必要接觸下緩緩進展、就算互動稍微親近點,也沒有往此方面聯想,直到在某個電光石火的瞬間才猛然驚覺」的愛情。也很少有「可以肆無忌憚的互鬧調笑,甚至可以睡在彼此身邊,但仍不被眾人察覺」,或是「自己心中雖感到異樣,但又完全不清楚對方怎麼想」的情境與心境。而這種種百轉千迴的心思,種種看似有情逗弄又似乎只是尋常交誼的互動,正是「愛在曖昧不明中最美」的關鍵。

  如果要描寫如此曖昧壓抑的異性戀情,一般多往關係做文章,師生戀、仙凡戀、辦公室戀情、外遇、前世糾葛、身世祕密……

  而同性戀情,即使是最平凡普通的兩人,只要在大家都不疑有他的同性環境中,浮現微微曖昧或燃起小小愛苗,光在事實的或想像的外在眼光中陷入掙扎、自我懷疑,就夠演無數內心小劇場了。

  於是,在發現愛上的時候,就有了揪心的劇情。比如邱子軒藉由傷害對方來逃避,又跑回來流著眼淚告白。

  如此,充滿禁忌的吻,才會像《越界》中的春夢那般撩人焚身,雖是吻戲實為床戲,兩個人透過身體來自我認識、探索對方並印刻彼此。

 

渴望平常是「攻」的異性戀男孩,也有「被攻」的另一面

   我問自己,除了好的戀愛劇本身就令人臉紅之外,《越界》裡的男男親熱為什麼會令我心臟狂跳、全身發熱?到底我想看到什麼?我感受到了什麼?又是什麼撩撥了我?

  在第四集,賀承恩和邱子軒演出小小的劇本。畫面上邱子軒眼神迷濛、呼吸紊亂、胸膛起伏。看著邱子軒的反應,我意識到自己想看到的是「看起來是異性戀,是少女理想對象」的男孩,除了扮演現實中「主動追求、自我防衛、不輕易流露感受」的形象外,我渴望看到他也有「被動接納、心防淪陷、被感覺帶著走」的一面。也就是他願意敞開心胸,展現真實情緒,接受別人對他肢體的觸碰與對他心靈的撼動,然後他不壓抑,或者壓抑不住

  現實社會氛圍中,男性在親密互動中總是被期待要「主動」(攻),男性若要被女性放在各種「被字句」中,也多是「被打動、被誘惑、被激起佔有慾」,但往往在初始的「被」之後,接著多半又會回到「男性主動、女性被動承接」的模式。但是,或許女性除了「感受男性藉由攻而表現出愛」的激情,還有一種慾望叫做「感受男性因被觸碰、被渴求而壓抑不住喘息、而血脈噴張、而皮膚起顫慄」的「無法控制」,那不是任何一個別人,而是因那獨特而唯一的愛人而存在、而展現的反應。

     而又或者,因男性「主動」、「攻」、「掌控」的形象太過普遍與平常,因而這種「被主動」、「被攻」、「被掌控」而產生的「禁受不住」、「無法控制」,就有著與一般感知極為巨大的反差感,所以「被壁咚」、「被推倒」等劇情或畫面,就特別讓人心跳加速。

     但不論是因為「對方因自己獨特的存在而產生的『被攻』反應」,或是因為「反差感所帶來的刺激」,這些在現實中不易被滿足的渴望與慾求,成為了BL劇中最讓人臉紅心跳的賣點。而那個被放在各種「被字句」中的角色,則由女生認為看起來像異性戀男性、女生渴慕的男演員擔任。

 

但是攻方仍然必須是男性

   「被攻」(受)方解決了,那攻方呢?是女生嗎?

  不行。

  不知道是天生如此還是社會化後的習慣,我身為女性,實在很難帶入攻方角色。就算主動追求,自我認知仍是受方。即使看到影視作品中女生擔任攻方角色,也沒辦法帶入,即使試圖帶入也感受不到愉悅。現實生活中我追求性別平等,只要不違反他人意願,我絕對支持各式各樣多元的愛欲關係。但在情感和欲望的感受上,沒有人能用「既然男生可以攻,女生也可以」這樣「公平」的方式來說服我說,如此能讓我的欲望被滿足。「攻」是現實生活中許多女性對男性的期待,而不是女性對自己的期待。自己做不到或不想做的事,當然閃一邊讓專業的來。

  所以,在螢幕上發動攻勢,觸碰那個迷人男生的,只能是另一個迷人的男生。

  這甚至比起看男女愛情劇、帶入女生視角還棒。

  因為畫面上「不只有」一個迷人男生,而是有兩個。雙倍感動、雙倍刺激!既強勢主動又被動接納,既自我防衛又敞開心胸,既熱情親吻對方、又因為對方的熱情而瘋狂回應,既自主引爆情色的風暴、又被動捲入愛慾的漩渦。

  尤其,在《越界》夏邱CP中,攻受不明顯,那麼這一切再加乘,全部雙向、翻倍。

  前一秒,邱子軒衝到夏宇豪前面代替他承受狠狠的一踢;下一秒,就換夏宇豪撲在邱子軒身上阻擋別人的拳頭。

  今天,邱子軒以跳舞的姿態摔在夏宇豪懷裡徹底驚呆;明天,在歡快得要跳起舞來的背景音樂中,就換邱子軒湊近而夏宇豪喉結發顫退開跑掉。

  街道上,夏宇豪背起跳發到無法好好走路的邱子軒;球場上,邱子軒扶起抱著自己傷到的手腕、一時站不起來的夏宇豪。

  「越界吻」時,兩人分站球網的兩側,夏宇豪告白,越過球網吻了邱子軒

               「劇終吻」時,兩人站在球網的同側,邱子軒告白,抓領帶吻了夏宇豪。

  相較之下,讓女性觀眾帶入女主角的男女愛情劇,多麼人單勢孤、多麼視角固定啊。視角固定,本來就是給人帶入的。於是很容易聽見愛男女劇的人喊著「XX我可以」、「XX是我的」、「XX我老婆」、「XX我老公」……而BL劇的受眾,是腐女、女生、男同志。總之,都是深愛男生到極點的族群,愛到甘願沒有自己可帶入的角色,也想要一次嗑雙倍陽性份量。愛BL劇的人,既然不帶入,就不幻想佔有,不爭風吃醋,只會覺得CP屬於彼此,祝福他們在平行世界幸福快樂。(噢,也會有另一種執念啦,「CP不可拆」,但這是看男女愛情劇也會發生的。)

  歲月靜好,天下太平。

  握緊拳頭只擁有一點點,放開拳頭擁有全世界......

 

終章:注視遠望、溫柔守候--女性專屬的情思之境

  於是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女性無法參與、只能守候的肉身永恆的界線

  只是這次,不想跨越。

  在性別稍微平權的今日,當我們也想滿足欲望,想主動觀看男性,我們選擇了不參與、只旁觀的形式,觀看兩個男生在畫面上戀愛、親熱,從中感受到最豐富最完整的戀愛經驗。

  在界外,焦灼等待的眼光與甜美目送的祝福,交織成攀不完的天梯,一路上沒有嫉恨,只有喜悅。沒有遺憾,只有圓滿。

  原本是習慣無法參與,只能永遠旁觀。到最後,是不再企圖參與,只想永遠守候。這空間,是留給對方的溫柔,也是留給自己的自由。

  BL劇引導我跨越界線,來到女生靠自己的腳去不了的地方,但是到達之後,女生還是在遠觀——隔著門扉、隔著雕花窗櫺、隔著面紗罩袍、隔著電腦螢幕,保持著安全距離,朝朝暮暮,歲歲年年。

  我們就是擁有這樣的心靈基因。

  否則幾千年來,女性因為肉身與父權的約束,亙古如斯的來去受限,言行規訓,目光收斂,若不能從耳聞遠觀中獲得生命體驗,若不能在極大的束縛中讓心靈自由,枯竭的身心要怎麼熬過漫漫一生,要怎麼生存,怎麼傳承。

  不知道是傳承了遠古基因導致先天如此,還是出生後的社會規範暗示明示令人變成如此。總之,我們早已學會,在永恆的缺席中的參與方式——因為眷戀,心靈跨越肉身永恆的界線;仍因為眷戀,堅守肉身能觸及的邊界。

身,不在其中。心,無所不在。

 

 

arrow
arrow

    mystery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