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不要亂吃藥,先用胃鏡看清楚!

胃痛不要亂吃藥,先用胃鏡看清楚!

by | 7 月 4, 2017

blank



「 醫生,我經常胃痛,胃一定不好,可以幫我檢查一下嗎?」


「可以啊,幫你安排胃鏡檢查,請問你以前有做過胃鏡嗎?」


「哎呦,好恐怖喔,我沒做過,但是聽人家講說很不舒服,做過一次就不會想再做,醫師請問胃鏡到底是怎麼檢查,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說很恐怖,不敢再做?不是有那種無痛的胃鏡,是不是因為那隻胃鏡比較新,所以做起來比較不會痛?」


「胃鏡檢查是用約 1公分粗的內視鏡,深入你的上消化道做檢查,是目前檢查上消化道最精確的檢查,無痛胃鏡和一般胃鏡是用一樣的內視鏡管子,只是無痛胃鏡在檢查過程中,會幫你打麻醉,你睡著後,就可以少去過程中不舒服的感覺。」


準備好要安排你的胃鏡檢查了嗎?你需要知道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胃鏡檢查前要做什麼準備 ?


需空腹6到8小時(如果檢查安排是早上,請凌晨12:00就開始禁食;如果安排的時間是隔天下午,則可以早點起床,六點前先吃個早餐後,就不要再進食。)


平時有在服用高血壓心臟用藥,可以正常服用;血糖藥,因為沒吃東西,不需要服用。


如果有在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請提早告知醫師或是護理人員。




二、胃鏡檢查的過程是怎麼樣?


先於咽喉噴灑局部麻醉劑,然後左側躺在檢查床上,含住咬嘴,內視鏡醫師再將內視鏡沿著口腔過咽喉,經食道到胃與12指腸檢查。


檢查時間約5~10分鐘,會針對胃,十二指腸,與食道做完整的評估。




三、做胃鏡可以同時做哪些檢驗呢?


1. 胃幽門螺旋桿菌檢查:經胃鏡採集胃粘膜 1~ 2塊,放置於檢驗玻片,約靜置一個鐘頭,如果玻片顏色由黃色變成紅色就證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經常胃痛好難受 – 消化性潰瘍


2. 胃切片檢查:胃癌大多以潰瘍的形式表現,所以若在胃部發現潰瘍,醫師會用內視鏡做切片,交由病理科醫師檢查,看看是否有胃癌。(可能沒有症狀、與飲食相關的胃癌




四、胃鏡檢查後需要注意什麼?


1. 因為咽喉有噴麻醉藥,喉頭的麻醉感約持續一個小時,且吞嚥食物或是飲料會容易嗆到,建議隔一個小時後,吞口水沒問題後,再喝水與進食。


2. 檢查後,便可立即與內視鏡醫師討論內視鏡檢查結果,醫師會根據內視鏡檢查結果,做藥物治療的調整。


3. 如果是有切片檢查,檢體會送病理中心做病理檢查,一般建議是1~2個禮拜回診再看病理報告。




五、胃鏡檢查會不會很不舒服?


先講結論,一定會不舒服。


做胃鏡時候,會先在喉頭噴麻醉藥,即使如此,內視鏡經過咽喉時,仍然是一個非常強烈的刺激,會讓受檢者不自主的嘔吐與吞口水,這時候就容易將口水吞入氣管,造成不停的咳嗽,嚴重的有可能會嗆到。


過了喉頭後,醫師會用空氣將胃這個袋狀器官撐開,讓內視鏡可以完整檢查,但是受檢者因為腹部脹氣不舒服,會不自主的想把肚子的氣嘔出來;一嘔出來,醫師又必須花時間將氣再打進去,延長檢查時間與受檢者的不適。


所以,不少人做過一次胃鏡,就會對胃鏡心生畏懼,不敢再檢查。至於沒有做過胃鏡的人,聽別人說很不舒服,也就都不敢做。所以,真正有需要做的人,經常拖到很嚴重才願意做胃鏡,而延誤了病情。(吐血、拉血、解黑便,當心消化道出血


近年來,許多人會選擇以麻醉的方式做胃鏡、大腸鏡,麻醉是由專業麻醉科醫師給予術前評估麻醉風險後,再給予深度麻醉,且全程監測並維持受檢者的生命徵象。


檢查過程中,受檢者處於深度麻醉狀態,所以不會感受到上述各種不適,是較容易讓人接受的檢查方式。有需要的人可以與您的醫師討論,才不會因為恐懼而延誤治療喔。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研究證實瑜珈有益肌力,你可以這樣做

研究證實瑜珈有益肌力,你可以這樣做

研究發現,練習瑜珈的長者其腿部肌力會變好,走路速度變快,比較能從椅子上站起身。來試試看吧。活動英雄一英雄一→英雄二活動英雄二墊前腳側拉腰反英雄→斜三角英雄二→側弓步活動英雄一英雄一→英雄二活動英雄二墊前腳側拉腰反英雄→斜三角英雄二→側弓步挺胸下拉背墊腳椅子式直背伸展緩和深呼吸...

高膽固醇不僅卡血管,還會引起慢性發炎

高膽固醇不僅卡血管,還會引起慢性發炎

「我的痘痘很嚴重,需要吃口服A酸治療。可是,醫師說我膽固醇有點超標,就不建議吃了。所以這樣是我的肝臟不好嗎?」三十歲的芝婷最近大爆痘,卻無法吃A酸治療,難過地跟爸爸抱怨。

「咦,我還以為膽固醇超標,是會讓血管出現問題,就像是發作心肌梗塞!」爸爸回應:「醫生也說我的膽固醇太高,需要吃藥控制。看起來膽固醇跟心臟、肝臟都有關係呢。」

晚期不等於末期!攝護腺癌骨轉移,積極治療扭轉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晚期不等於末期!攝護腺癌骨轉移,積極治療扭轉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士,因為嚴重背痛而就醫,才發現是攝護腺癌骨轉移。」林嘉祥教授指出,「雖然在診斷時便是第四期攝護腺癌合併單獨腰椎轉移,但是患者勇敢積極的接受各項治療,包括脊椎手術、腰椎轉移部位放射線治療、達文西根除性攝護腺癌根除手術、骨轉移藥物治療、及男性賀爾蒙剝奪療法等。」

患者原本是坐著輪椅進到診間,因為劇痛而生不如死,不過在接受一系列的治療後,患者的生活品質大幅改善,目前狀況良好,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每天要走多少步?該運動多久?正確保養心血管,減少中風、心肌梗塞、死亡率,實證懶人包

每天要走多少步?該運動多久?正確保養心血管,減少中風、心肌梗塞、死亡率,實證懶人包

你一定曾經聽過要人

 「日行萬步」的健康建議,只要每天走個一萬步以上,就能減少高血壓、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因此,許多人也會穿戴行動裝置,計算每天走了幾步。

不過,由於過去沒有基於「步數」的足夠研究讓美國心臟學會提出指引,因此你現在看到的一些運動指引,幾乎都是告訴大家「每天要運動三十分鐘以上」,或是「每周建議至少做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或高強度運動75分鐘」。也就是說,這時候用「總時間」來論斷,而非「步數」。

你是否也曾經感到好奇,究竟這兩種判斷方式

哪個比較準,哪個比較有效呢?

十分鐘核心腹部運動–堅持練就看得到成果

十分鐘核心腹部運動–堅持練就看得到成果

練好核心,生活、活動會更輕鬆,只要堅持訓練,絕對可以看到成果交替點地捲腹肘碰膝捲腹肘碰膝捲腹單側直腿捲腹單側直腿手交握臀橋剪刀腳緩升降剪刀腳緩升降(逆)空中腳踏車振臂捲腹體扭轉交替直腿交替點地轉體直腿畫圓伸縮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