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熱文

教育強國 芬蘭啟動新教改

教育制度領先全球的芬蘭,將全面實施新課綱,把傳統科目配對成套,變身連結社會脈動的「主題式學習」,從中小學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跨界力」。

芬蘭教育-跨領域學習-主題式學習-新課綱-教學改革 圖片來源:楊煥世
    其他

【立即訂閱】掌握全球財經趨勢,每日10則天下雜誌編輯精選,邀您體驗新版天下雜誌每日報 >>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北郊的斯特馬其小學,學生們正在上英文課。

但是教室的白板上,卻掛了一幅歐洲大陸的地圖,孩子們必須用英語描述出不同國家的天氣狀況,例如,今天在芬蘭是晴天(sunny),而丹麥則有霧氣(foggy)。這是結合了英語和地理的學習。

同樣在首都近郊的巨岩中小學,五年級的手工藝課,學生們拿著三角板和圓規,在一塊木板上,仔細測量著打洞、釘釘子的位置,練習什麼是直角、平行或對稱。這是結合工藝和幾何的學習。

全世界都緊盯這些小孩在上些什麼課,因為「教育強國」即將再度啟動革命。

芬蘭的教育制度遠近馳名,每年都有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教育專家、政治人物前來取經。

「向芬蘭學習吧,他們擁有最具成效的學校,」幾年前,知名的哈佛大學教育學者加德納(Howard Gardner)大力推崇。

「我看到了未來學校!」來自美國的訪問學者道爾,去年將自己的七歲小孩送入芬蘭當地的學校,實際感受跟美式教育有什麼不同,結果也是讚不絕口,「我會建議任何想要改善小孩教育的人,都去芬蘭看看。」

廣告

儘管如此,讓人驚訝的是,這個走在最前端的全球教育典範,還在繼續求新求變。

今年八月,芬蘭即將全面推出新的中小學課綱,大幅調整七至十六歲學生的學習重點和教授方式。未來,各地學校將會把教學的重心,從數學、歷史等傳統科目,轉移到更廣泛的、跨領域主題上面。

「常常有人問我們,這套教育制度已經被公認世界第一,為什麼還要調整?」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的課綱發展計劃主席哈樂寧(Irmeli Halinen)解釋,「因為世界正在快速變動,我們必須不斷檢視、反思跟學校有關的每件事情。」

即使世界第一也要不斷反思

photo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世界愈來愈科技化、全球化,而且面臨了永續發展的挑戰,「社會和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已經不一樣,而且還在快速改變中。」

廣告

單單精通一種科目,已無法跟上不斷變動的世界,她強調,「如果你的數學或音樂很厲害,當然很好,但這是不夠的,無論在今天或明天的世界都是不足以因應挑戰。」

因此,新課綱的總目標,是培養孩子跨領域的七種橫向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s,見表)。

簡單來說,這套課綱至少有三大特色:

一、新課綱核心:主題式學習。去年,芬蘭要推新課綱的消息一傳出,很多人嚇了一跳,以為他們就要放棄傳統的學科教學。

沒這回事,芬蘭著名教育家薩爾博格(Pasi Sahlberg)澄清,學校會繼續教授數學、語文、歷史、藝術、音樂與其他傳統科目。

改變在於,未來的課程將會導入「主題式學習」(Phenomenon-based learning),讓學生探索真實世界的各種現象,思考因應社會挑戰的可行辦法,從中學到從容面對二十一世紀的重要能力。

廣告

所有的中小學學生,每年至少要挑選一個主題或現象,進行跨領域的專題學習。例如,研究「歐盟」的主題,就會涉及經濟、歷史、語言、地理等多個學科。同樣,「氣候變遷」、「芬蘭獨立一百年」,也都是跨學科的專題。

二、新課程由學校自主發展。芬蘭的教育體系高度分權化,讓全國三百多個自治市得以依照當地狀況,自由規劃課程。中央頒布的國家課綱只提供寬鬆的指導架構和共同標準,留給各地方學校和老師很大的空間。所以,各校的做法除了因地制宜,也會因為不同的狀況和需求而有所差異。

舉例來說,新課綱只要求學校,每年在課程中至少安排一段時間(通常是幾個星期),進行主題教學,實際的時間長短則由學校自行決定。

廣告

赫爾辛基市已經要求學區內所有學校,每年進行兩次跨學科的主題學習。以巨岩中小學為例,「地球起源」的主題裡,就融入了大爆炸、宗教和芬蘭詩歌的學習。

三、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設計。教育專家認為,主題式學習的精神,就在於它是由學生主導的探索(a student-led investigation):由學生帶頭說出,自己在哪些領域的知識不足,想要了解更多。

所以,新課綱明定,學生必須參與主題式學習課程的設計規劃,還要對自己的學習成果,做出評估,希望激發學生積極學習,也增加他們與老師的互動。

同時,為了鼓勵學生合作,未來的教室也會改變設計,不再是排排坐著聽課,而是讓學生三、四人坐在一起,形成小組,協力解決問題,並提升溝通能力。

老師面臨最大挑戰

photo 為了鼓勵合作,芬蘭學校未來的教室會讓學生3、4人坐在一起,形成小組協力解決問題。(AFP提供)

「新的課綱是建立在正面情感體驗、合作與互動,以及創意活動可以增進學習的觀念上,」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指出,新的教學方法也會特別強調「學習的樂趣」。

廣告

不過,改革難免會有阻力。

並非所有的學校和老師都歡迎改變,因為他們即將面臨最大衝擊──在新課綱的要求下,老師必須改變長期以來的教學方式和心態。資歷愈久的老師,改變起來愈是困難。

為了實施新課綱,老師們必須接受訓練。從二○一三年開始,芬蘭就要求每個老師都要設計主題式教學的專案;原本只專注某個科目的老師,現在必須跟其他科目的老師合作,共同設計跨學科的教學計劃。

就像每個課程改革,最重要的都是師資培訓,芬蘭教育當局的眼前之急,是找出最有效、適合的方法來訓練全國的老師。

最近幾年,芬蘭學生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分數下滑,國內有人開始擔心學生的競爭力大不如前。更有人不解,為什麼芬蘭教育當局依舊堅持,所有學校必須實施新課綱、新的教學與學習方法?

培養能力,而不是搶救分數

「因為他們相信,學校應該教下一代學會生活必需的能力,而不是把焦點放在搶救下滑的國際評比分數,」薩爾博格強調,考試分數不能、也不該被當作一個國家、地區、學校或一間教室是否成功的決定關鍵,跨領域的學習,才能讓學生更加貼近現實世界的挑戰,幫助他們做好未來上大學、進入職場的準備。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企劃|愛你就是給你最好的 京華SID頂級車工鑽石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499(原價$790)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