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強制投票好嗎?在澳洲,如果你不去投票不只有罰款甚至可能吃上官司

選舉強制投票好嗎?在澳洲,如果你不去投票不只有罰款甚至可能吃上官司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投票是人民權利,相對的也是義務。世界上其實有很多國家,規定人民一定要參與投票,澳洲就是其中之一,從 1924年一直實施到現在,不論是聯邦選舉或公投,投票是義務,一定要投,除非有不可抗力因素,否則不投票是犯法。

文:Oz Formosa

日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演說裡提出實施「強制投票(Mandatory Voting)」的想法,並且以澳洲經驗為例,如果能這樣做。將為國家帶來脫胎換骨的改變,因為在某些選舉裡,投票率連一半都不到。

很湊巧,上個週末(3月28日)剛好是澳洲新南威爾斯(New South Wales)的選舉日,改選州議會與政府,算是下次全國大選的前哨戰。不過,在雪梨卻沒有感受到濃厚的選戰氣氛,是因為強制投票的關係嗎?

投票是人民權利,相對的也是義務。世界上其實有很多國家,規定人民一定要參與投票,澳洲就是其中之一,從1924年一直實施到現在,不論是聯邦選舉或公投,投票是義務,一定要投,除非有不可抗力因素,否則不投票是犯法。

目前的規定,如果沒去投票的話,澳洲選舉委員會(AEC)會寫信要求提出充分的理由說明為何不去投票,或者支付罰金20澳幣。如果在一定期限內不提出說明又不付罰金,就準備要上法庭了,可能會面對170澳幣的罰金,再加上出庭的支出,還會留下前科。

為什麼要強制投票(Compulsory Voting)?支持的論點有以下幾項:

  1. 投票是義務,就像繳稅、受教育等。
  2. 學習政治參與。
  3. 更精確反映民意。
  4. 施政應該考量所有民意。
  5. 參選人能專心在政策辯論,而不是催票。
  6. 並非強制,因為是秘密投票,選民還是可以有「不選」的選項。

有支持當然也有反對強制投票的論點:

  1. 強制投票違反民主原則,侵犯自由。
  2. 對政治沒興趣或者沒有充足訊息的人也被迫去投票。
  3. 增加無意義的投票(Donkey Votes)(註一)。
  4. 增加無效票(Informal Votes)。
  5. 會增加安全選區或同額競選,導致政黨只專注在決勝的選區。
  6. 選後還要花費資源來判定不投票的理由是否充足。

我認為強制投票很適合台灣學習,除了把投票當作是公民義務之外,對於提早投票,通信投票,不在籍投票等制度的設計與實踐,都證明這些制度都是可行的。尤其是投票所在地的認定,澳洲並沒有像台灣的戶籍制度, 只要有長期居住事實就可以參與當地的投票,而不是跟戶籍制度綁死,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設計,也才能充分體現民意。

例如,像總統大選或公投,既然全國就一個選區,沒有戶籍的考量,每一票都很重要,那就通通出來投吧。另一個重要的優點是打破基本盤,既然人人都要投,而且以各種形式都能投,那就沒有甚麼催票的問題,政見決定勝負。

澳洲是內閣制國家,計票方式也跟我們認知的不一樣,基本上不是蓋給某一個候選人而已,而是給所有參選人排順序,最想投的填上1,然後2,依此類推。如果有7個候選人,就從1排到7,只想投一個,就在那個候選人填1就好了。

澳洲的選舉宣傳單,Vote是給該候選人第一順位,不是投給一號。Photo Credit:Oz Formosa 提供

澳洲的選舉宣傳單,Vote是給該候選人第一順位,不是投給一號。Photo Credit:Oz Formosa 提供

政黨票更是五花八門,如果有20個政黨, 選民可以從1填到20。這種制度設計讓偏好能更精準的體現,另外,在政黨合作上也提供所謂換票轉移支持的可能。

我相信,強制投票的概念一時很難在台灣被接受,其實都可以透過技術層面的設計來改善,尤其是科技。以資訊工程的角度來看,投票不過就是在一天的十小時內處理數千萬筆安全的交易,並不算非常難。遠距投票或是提前投票根本就是很多國家早就實行幾十年的制度。唯一難以突破的心魔,應該只是政治人物各自的算計吧。

成熟的公民社會,除了全民參與,更必須仰賴完備的制度設計,在我認為,這是台灣最弱的一環,在現行立法制度上也很難達成,但並非不可能,只要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地走向改變。

註一:支持與反對的論點參考自Compulsory Voting, AEC

註二:澳洲的投票是多選題,例如有7個候選人,就按照偏好從1填到7。Donkey Votes就是亂填,例如不照偏好只按順序從1填到7,或者倒回來7填到1。投票結果依然有效,但無法反映支持傾向。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