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林肯解放奴隸奠定歷史地位的偉大政黨,為何150年後選出川普作為總統候選人?

2016/05/31 ,

評論

羅元祺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羅元祺

羅元祺

我與你一樣只是個平凡的百姓,也會對生活感到疲乏,對未來感到茫然。 我嚮往西藏的羊卓雍錯,也懷念曾經走訪的南非好望角; 而文字可以帶領我,走到這個世界的任何角落。 所以,你問我的信仰是什麼? 大概就是可以隨性的提筆,無憂無慮的寫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兩黨基本訴求差異不大,美國的「保守」與「自由」不像在歐洲如此壁壘分明,並未有很鮮明的界線,只是對於「平等」的看法不同。

首任共和黨籍的美國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在1862年發表《解放奴隸宣言》(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從此奠定共和黨在美國政治史上的歷史地位。對比共和黨先賢的成就,如此偉大的政黨為何會在2016年的今日,選出反對外來移民、歧視有色族群的川普(Donald Trump)作為該黨的總統候選人,不但讓黨內主流派完全束手無策,也使這場總統初選成為貽笑國際的鬧劇。然而,「川普現象」並非一朝一夕的產物,而是許多歷史脈絡所造成的結果。

美國南北在經濟型態上的落差,造成許多問題與衝突,最後導致林肯總統任內所爆發的南北戰爭。共和黨宣示解放黑奴,得到北方主張開放競爭的工商業支持,相對於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南方農業社會,則長期由民主黨所掌握,直到內戰結束後,南北雙方的政黨認同並未出現太大變化。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美國早期的政黨勢力分布,與現況——東北新英格蘭區與太平洋沿岸是民主黨的堅定支持者,南方陽光地帶與中西部農業平原則是共和黨的鐵票——有著完全不同的情形。雖然造成美國政治版圖產生翻轉的因素頗多,但其中一項最關鍵的改變即是選民結構重組,這場重組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在1964年開始逐漸發酵。

民主黨籍的詹森總統(Lyndon B. Johnson),在任內延續前任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的施政方針,推動一系列打擊貧窮的改革,即是著名的「偉大社會」(Great Society)計畫。「偉大社會」諸多政策中,最重要的就是1964年所通過終結種族隔離政策的《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這項歷史性的重大法案,讓詹森在該年底的總統選舉風光連任,擊敗共和黨提名的亞利桑那州(Arizona)聯邦參議員高華德(Barry Goldwater)。

1964年《民權法案》的通過,開始改變美國兩黨的政治生態,國會表決這項法案時,反對票幾乎都是出身南方的國會議員,其中不乏詹森的黨內同志。這些民主黨議員仍保持內戰以來的南方思維,對詹森解除種族隔離政策相當不滿,許多人在該年總統選舉轉而支持共和黨,讓共和黨自創黨以來第一次在南卡羅來納州(South Carolina)、喬治亞州(Georgia)、阿拉巴馬州(Alabama)、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等「南方五州」全數勝出,兩黨選民結構進入重整階段。

南方民主黨人對《民權法案》的不滿,在1968年進入另一個高峰。民主黨保守派的前阿拉巴馬州州長華萊士(George Wallace),加入美國獨立黨(American Independent Party, AIP)參選總統,在選舉中大肆闡揚種族主義,反對黑人享有與白人的同等權利,最後華萊士在全國拿下13.53%的得票率,並贏得「南方五州」的勝利,成為至今最後一位取得選舉人票的第三黨候選人,也讓民主黨在南方的白人支持更為動搖,逐漸向共和黨移動。

1968年的總統選舉由共和黨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當選,尼克森任內推動「南方策略」(Southern strategy),內容包含經濟、公民權利等多項政策,讓共和黨在南方的支持更加穩固,尼克森也因吸收南方保守派民主黨的支持,在1972年大選以懸殊的差距,擊敗民主黨提名的南達科他州(South Dakota)聯邦參議員麥高文(George McGovern)而連任。

由於尼克森在總統任內爆發世紀醜聞「水門案」(Watergate scandal),讓民主黨提名的前喬治亞州州長卡特(Jimmy Carter)擊敗共和黨的福特(Gerald Ford)而當選。由於水門案對共和黨的負面影響,加上卡特形象較佳,且出身於南方的喬治亞州,因此卡特帶領民主黨再次於南方取得勝利,可視為自1964年以來選民結構重組的一次緩衝,因為這僅是水門案的單一議題而使選民改變投票意向,並不能解釋為重組的結束。

卡特執政期間,因伊朗大使館挾持人質事件而飽受批評,加上美國經濟情勢惡化,讓共和黨的前加州(California)州長雷根(Ronald Reagan),在1980年的總統大選以489:49的選舉人票差距擊敗卡特,卡特成為尋求連任輸得最慘的美國總統。

雷根為了挽救美國經濟而推行一系列的政策,如降低稅率、減少政府對市場干預、降低通貨膨脹、刪減政府支出等,被稱為「雷根經濟學」(Reaganomics)。雷根經濟學的精神是小政府,對社會福利政策的刪減,使得黑人在內的少數族裔深受影響,自1964年《民權法案》以來,白人轉向支持共和黨、黑人與少數族裔支持民主黨的態勢更趨明顯。雷根的作法與時任的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頗為相似,因此兩人執政的1980年代是「現代保守主義」(Modern Conservatism)盛行的時期。

雷根在1988年結束總統任期,由時任副總統的老布希(George H. W. Bush),受惠於雷根執政時期的經濟成果而贏得大選,這也是最後一次美國有單一政黨不分南北取得勝利的總統選舉。後來受到波斯灣戰爭(Gulf War)與國防支出的影響,美國經濟在老布希任內陷入衰退,共和黨最終在1992年的大選中付出代價,民主黨的阿肯色州(Arkansas)州長柯林頓(Bill Clinton)主打經濟議題,意外擊敗聲勢如日中天的老布希,且這場大選也確立美國今日兩黨的政治版圖,不再有政黨能夠於總統選舉取得壓倒性的勝利,自1964年以來的選民重組已基本完成。

Democratic Donkey & Republican Elephant
Photo Credit: DonkeyHotey @ Flickr CC By 2.0

從1964年開始的選民重組過程,可發現美國兩黨其實僅在部分重大議題有分歧,原因就在美國兩黨的政治意識型態,基本上都屬於亞當斯密(Adam Smith)體系的「古典自由主義」(Classical liberalism),主張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在十九世紀末,古典自由主義產生分歧:一派受到英國政治哲學家格林(Thomas Hill Green)的影響,認為政府有限的介入能使社會更加公平,成為今日之「現代自由主義」(Modern liberalism),即是美國民主黨的主張;一派仍然繼承亞當斯密的自由精神,稱之為「現代保守主義」,以美國共和黨為代表。

由此可知,兩黨基本訴求差異不大,美國的「保守」與「自由」不像在歐洲如此壁壘分明,並未有很鮮明的界線,只是對於「平等」的看法不同。民主黨認為要提供「條件的平等」,因此能得到條件較差的少數族裔支持;共和黨則主張「機會的平等」,白人在相同競爭機會下比少數族裔有更好的條件,因此這些既得利益者自然向共和黨靠攏,也就形成今日美國兩黨支持群眾的不同。在經歷過漫長的選民結構重組、意識型態的調整,2008年後的兩黨政治在這樣的選民基礎上,進入另一個複雜又混亂的階段。

共和黨在小布希(George W. Bush)執政後期,受到伊拉克戰爭(Iraq War)與次貸風暴的影響,美國經濟開始進入嚴重的衰退,2008年的共和黨幾乎沒有再次贏得總統選舉的機會,在民主黨的歐巴馬(Barack Obama)當選總統後,共和黨更是缺乏明確的黨內路線,幾乎成為一盤散沙。

歐巴馬上臺後,殘破不堪的共和黨面臨群龍無首的窘境,此時黨內有一股力量因金融海嘯而快速崛起,就是意識型態鮮明的「茶黨」(Tea Party)。茶黨對於主流派的不滿,在於主流派支持用政府的資金紓困私人企業,在經濟情勢沒有好轉的情況下,茶黨對政府只救企業不救人民的不滿越來越深,也厭惡佔據工作機會的外來移民,更反對貿易自由化所帶來的失業危機。茶黨就是憑藉著堅定的主張與完整的組織,不斷與主流派唱反調,迅速主導權力真空的共和黨中央,讓共和黨許多政策、立場都逐漸「茶黨化」,才會讓此次參加黨內初選、出身茶黨的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被共和黨高層視為頭痛人物。

由於茶黨在公共議題上的立場明確,只要面對歐巴馬政府的提案就持反對立場,並且大打歐巴馬是黑人、穆斯林、共產主義者等等的言論,造成共和黨支持者對於政府的不滿迅速加深,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情況低迷的局勢中,茶黨成功抓住基層民眾的心態,尤其是面對全球化浪潮而面臨淘汰邊緣的藍領階層,對共和黨的支持與日俱增,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或許是注意到這點,才會在先前語出驚人的反對自己在國務卿任內大力奔走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茶黨對公共政策的鮮明立場,讓共和黨連續贏得2010年以來的三屆眾議院選舉,並在2014年奪得參議院的主導權,因此共和黨食髓知味,不斷灌輸選民反對政府是合理之舉、主流政治十分迂腐的觀念,最終讓共和黨路越走越偏,以至於培養出比茶黨還要失控的川普,讓他坐收這些政治資本。

這與1964年詹森所面對的南方民主黨情況不同,當時詹森為首的民主黨主流派,目標明確、手段穩健、難以動搖;2008年以後的共和黨主流派,卻是潰不成軍、毫無堅定路線可言,只能任由組織完整、具有吸引力的茶黨擺布,演變為今天川普出線的局面,共和黨主流派不能怪罪任何人。

1992年的選舉確立兩黨的政治板塊,伴隨此一現象產生新型態的政治模式,就是可以左右選舉結果的「搖擺州」(Swing States)。搖擺州的選舉結果若不是兩黨得票極度接近,就是互有勝負,難以預測會由哪一黨勝出,因此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俄亥俄州(Ohio)與佛羅里達州(Florida),是每到選舉都成兵家必爭之地的三大搖擺州,其中以佛羅里達州最惡名昭彰,即使是自己家鄉的候選人都不見得可以贏得勝選,如同今年參加共和黨總統黨內初選的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

連同近年也被歸納成搖擺州的內華達州(Nevada),搖擺州的成因大致可分成兩種。首先是俄亥俄州與賓夕法尼亞州,兩者都面臨重工業、農業的產業轉型,除了立場堅定的保守農民與追求福利政策的勞工,隨著轉型還出現許多工商業中產階級,這個群體很容易受到單一議題的影響而改變投票意向,使得選舉結果難以預測。

再者是人口結構變化迅速的佛羅里達州與內華達州,內華達州因陸續有外來移民,已經連續30年成為美國人口成長率最高的州,佛羅里達州則是有許多北方白人遷居與拉美裔移入,分別在該州北部與南部定居,其分界正好是四號州際公路(Interstate 4 ,I-4),因此四號州際公路沿線居民的投票行為,往往就決定該州的選舉結果,從1996年以來的總統選舉都體現這點,這個有趣的現象也逐漸被美國媒體所討論。

搖擺州在總統選舉的地位舉足輕重,這四個搖擺州的選舉人票共有73張,占總票數的13.56%,在最近四次的總統選舉中,賓夕法尼亞州四次都由民主黨拿下,另外三州則是兩黨各贏兩次。共和黨提名川普已成事實,但是川普主張的反自由貿易、反移民訴求,在這四個關鍵的搖擺州都是重大公共議題,如果川普繼續用參加黨內初選的這套選戰手法,未必可以在全國選舉得到正面效果,倘若最後在四個搖擺州全軍覆沒,共和黨勢必會面對更為痛苦的路線之爭。

在共和黨主流派欲振乏力的情況下,茶黨有效的掌握黨機器的運作,操作重大公共議題不以國家利益為考量,以近乎民粹的手法說服選民反體制、反政府,並且在近年的國會與州長選舉中得到很不錯的成績。不過主流派與茶黨都忽略其後續影響,在今年的總統黨內初選紛紛嘗到苦頭,先是主流派戰將接連慘敗,後來茶黨最具競爭力的克魯茲也無力回天,都輸給政治圈外的川普,究其原因都是共和黨咎由自取的下場,當溫和的主流派發現苗頭不對想要導正時,早就為時已晚。

其實共和黨主流派的立場仍與林肯時代的精神相去不遠,真正遙遠的是主流派與基層黨員的距離。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向來是共和黨鐵票的猶他州摩門教徒,為何集體背棄川普?



2016美國總統大選:

美國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即將卸任,現在人們都在討論,究竟下一位總統會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女總統的希拉蕊(Hillary Clinton)?還是被戲稱為美國史上最後一任總統的川普(Donald Trump)?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