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BL的下一步

(圖/中華籃協)

 

隨著國泰後衛黃凡珊的「絕殺」上籃,第13季WSBL沒有進行到原定今天舉行的第3戰,而是3月27日就在國泰直落2擊敗台元後正式落幕,球員、球迷紛紛相約「下季再見」,但,下季到底該怎麼做?

WSBL已經邁入第13季,今年的球季,話題不少,包括電信有混血新成員俞灩瀛加入,國泰兩員老將劉君儀、陳萓峰轉投國泰,同樣是國泰、淡水商工體系的後衛彭曉彤也加盟台元。

 

人員異動的還有台電,2017年底前教頭錢薇娟突然交出兵符,台電出身的中鋒林紀妏「無縫接軌」,從上季的球員成為第13季的台電教練。

 

當然,戰力流失的國泰,能否挑戰26年來的第25冠,也是開季的觀戰焦點。

 

這些話題,加上去年8月台北世大運創下的女籃熱潮,的確讓今年球迷有顯著增加,尤其是電信的比賽尤其明顯,賽後想找世大運3星王維琳、黃湘婷和陳晏宇的球迷,幾乎場場比賽都會排起長長人龍,大家還會自發性的乖乖排成一排,依序索取合影或簽名,禮貌又可愛。

 

3月27日的季賽和冠軍賽,可容納3500人的板橋體育館幾乎9成滿,出現許多球迷站著觀賽的盛況,連籃協工作人員都直說,女籃因為世大運,這季WSBL多少許多球迷。

 


(圖/中華籃協)

 

那麼,如何把這些球迷留下來,甚至開發更多新球迷?

 

世大運時,連台北小巨蛋都能滿場,證明球迷不是不願意進場、不是不願意看女籃,但相較世大運鋪天蓋地的曝光,WSBL根本少得可憐。

 

WSBL開季前,甚至沒有記者會,給媒體的資訊只有開季前一封本季4隊隊職員名單和賽程的電子郵件;
要打季後賽了,當然也沒有記者會

 

所以說,女籃球迷很可愛,不只是賽後找球員會乖乖排隊,連最用力最認真宣傳WSBL的單位,也是由球迷發起的「Double Pump女子籃球誌」。

 

Doube Pump做了什麼?從季前自費拍攝一支宣傳影片,到每場比賽的圖文報導,季後賽還做了各隊的宣傳海報,現場免費送給球迷。

 

WSBL得到的媒體關注,和SBL相比少太多了,連季後賽了,場邊一塊廣告看板都沒有,超精彩的冠軍賽第2戰在緯來體育台還是隔天的凌晨2點半才D-Live播出,這也是Double Pump之所以被凸顯的原因。

這也難怪,許多球員在發表賽季心得時,都會提到這個熱血團體。

 

這反映出,WSBL的行銷和包裝,官方給的資源幾乎等於零,就算球學場場直播(有時還會因器材問題無法轉播),不可諱言,沒有電視台的露出,曝光率還是有很大差別。

 

新任籃協理事長謝典霖最後一戰到了板橋體育館,將一到四名獎盃頒給各隊代表、宣布MVP得主,新官上任的他對女籃也有點想法。

 


(圖/中華籃協)

 

「多點包裝和宣傳,找尋大小適中的場館,還有增加轉播。」謝典霖還有提到的包括,賽程更固定,讓球迷習慣哪些日子就有球賽,當然,還有增加假日場次的比例。

 

第13季WSBL,例行賽6循環共18天,只有1天是在假日舉行,季後賽3天也全部是平日,第14季要超越應該不難,只是增加的比例能到多少?

 

電信的後衛「法拉利」陳晏宇最終戰後也提到,多排些假日比賽,畢竟許多球迷平常要上班、上課,甚至在外縣市,想到現場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有了穩定球迷,要推動行銷、爭取贊助,才能形成正向的循環;更何況,女籃可是台灣大球和世界競爭相較有機會的項目。

 

第13季WSBL已經結束了,新人新氣象,只希望謝典霖理事長的承諾成實踐,WSBL能做出些改變,第14季別再默默就突然開打了。

 

看過這篇的人也看了...

轉檯洋投不見得好用

開創跑轟新時代!奈許身披太陽球衣的五大經典戰役

連霸後的控球課題

Donovan Mitchell v.s Ben Simmons:誰是你心目中最佳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