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房價太高員工租不起?Google砸3,000萬美元蓋房
矽谷房價太高員工租不起?Google砸3,000萬美元蓋房

當你抱怨房價和房租高到令人絕望時,大洋彼岸的矽谷朋友們也並沒有好過到哪裡去。據說Twitter年薪16萬美元的員工,還只覺得自己能「勉強維持生計」;年收入六位數的矽谷居民,可能要被劃入「低收入」群體。

可以說是非常可怕了。

不過總有一類「別人家的公司」,希望能用更多的員工福利來穩定軍心。Google母公司Alphabet近期就啟動了一項計劃,準備拿出3,000萬美元為300名員工提供臨時性的安置住房。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Google的這項員工住房投資計劃,將與採用模組化技術建房(Modular Building)的新創公司Factory OS進行合作。其實這種模組化建築早已不是什麼新鮮東西,從幾年前開始,大家就開始使用這種把完整的房子提前建好再運送到目標位置的方式來進行房屋建設了。靈活高效,成本低廉。

由於對建築成本的控制,使用這種方式建造的房屋的租金將更加便宜。Factory OS的創辦人兼CEO Rick Holliday在採訪中表示,在上一個完成的專案中,他們採用模組化技術建造的房屋能夠幫助租客每月節省大約700美元的房租。

如今的矽谷區域,已經不是一般人能住得起的了。

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舊金山的房屋租金已經上漲了近五成,而房價也從2009年擺脫「谷底」之後一路飆升了大約98%。研究表明,如今住在聖何塞(San Jose)附近的「千禧一代」,已成為全美範圍內「最苦逼」的購房族,他們可能差不多需要等24年才能攢夠買房的錢。

在對供需狀況異常敏感的房地產市場,房價和租金的上漲必定不是偶然。近年來,美國科技公司仍在不斷加大在矽谷地區的人員規模。

蘋果位於加州庫比提諾(Cupertino)的新園區建好後,數千名員工將會在此落腳;Facebook和Alphabet也在趕這股「誰家的辦公樓建得更颯」的潮流,以滿足公司擴張的需求;Salesforce.com剛剛斥巨資拿下了舊金山最高樓的「冠名權」⋯⋯這些都可能讓矽谷地區本就緊缺的房屋供應變得更加緊張。

但是無論怎麼樣,如果有發展的需要,公司該擴張也還是得繼續擴張。不過比起讓員工自己去承擔高昂的生活成本,矽谷的科技公司們還是比較良心的。

除了Google之外,Facebook近期也計劃在門羅帕克(Menlo Park)建造1,500個房屋單位,其中大約15%都是人們能夠負擔得起的住房。目前,這項計劃還在前期的討論中。一位發言人,他們也在考慮模組化住房,類似於Factory OS或者一切能夠促進灣區房屋市場發展的專案,他們都會表示支持。

在中國,在科技公司雲集的幾大一線城市,房價也是無法訴說的痛。之前小米曾計劃和萬科合作在北京建房,為員工提供低於市價的租房選擇,不過最後因為種種原因不了了之。京東、阿里巴巴、格力、騰訊等等公司,都曾為員工提供不同的住房解決方案。

只能說,在這個拼員工、搶人才的時代,安居才能樂業是個全球通用的道理。要想留住人,先幫人把房子解決了吧。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關鍵字: #Google #矽谷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成果卓越!國泰產險從三方面加速轉型  致力成為客戶心中理想產險品牌
成果卓越!國泰產險從三方面加速轉型 致力成為客戶心中理想產險品牌

因應新冠肺炎、供應鏈重組等難以預防的黑天鵝與灰犀牛事件,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產險的需求都出現極大的改變:首先,消費者越來越倚賴數位平台與工具查詢與購買產險商品,以國泰產險為例,在近兩年內,會員人數就新增超過20萬人;其次,企業客戶期待保險公司以專業保險諮詢優化風險管理;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因應瞬息萬變的產險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產險業者透過策略聯盟提供消費者與企業客戶所需服務,例如國泰產險跟Costco、HIKINGBOOK、KKDay、大都會計程車與前進智能等異業夥伴的合作。

「早在2018年,國泰產險已展開數位轉型計畫,那時候是透過組織調整並以專案方式逐步建構數位化能力,2020年,國泰金控數數發(全名: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團隊加入,以串連『點』、『線』的方式將國泰產險從數位化推向數位轉型,更好回應市場需求。」國泰產險轉型辦公室督導吳香妮進一步解釋,產險業務不僅受到高度監管、產品專業且複雜,還需要大量人力作業(紙本化程度高)予以支持,因此,團隊成員從數位平台、加值服務、決策優化三個面向出發,極大化數位轉型價值。

三大關鍵,國泰產險以數位轉型打造差異化產險服務體驗

「國泰產險是透過人壽業務員銷售,但因為產險商品種類極多且複雜,以商業火險為例,建築物本身屋齡、樓高、建材、使用性質與鄰近設施等都與風險相關,進而影響對應保費,因此,需要一個安全、便捷且易用的數位平台– 智能商險平台(Smart Biz)–簡化商業險報價與核保流程,而這也成為國泰產險的轉型第一步。」吳香妮表示,Smart Biz的建立,不僅大幅提升業務人員的報價速度,降低人為疏失帶來的影響,提供客戶更好的產險體驗,更可以透過數據分析提供加值服務,例如整合地理風險分析工具與風險資訊以協助核保人員精準評估風險等。「在報價這一塊,過去我們主要是將資訊提供給公司業務員使用,接下來會鎖定餐飲等微型與小型商家推出數位報價平台服務,讓其可以更自主、即時取得所需保障規劃、優化投保決策。」

透過數位平台與加值服務優化報價與核保流程還不夠,國泰產險積極透過全險種一站式智能理賠平台–理賠智能助手 (Smart Claim) –優化(理賠)案件管理以落實風險管理、加速決策。吳香妮表示:「我們的第一步是從車險出發,透過將過往的審核理賠案件資訊整合在一起,讓理賠人員可以視覺化的系統介面快速掌握案件全貌以下達決策與行動,同時,透過人工智慧技術與數據分析模組進行案件關聯性分析,找出不易察覺的潛在危險案件,更好把關保險詐欺風險與簡化人為分析辨識時間。」

「開發的過程中,團隊講究經驗傳承與模組化應用,並有計畫逐步擴充。從車險後延伸至其他險種的開發工作皆提前完成,其中商業險開發花費不到半年的時間成功上線並供同仁使用,充分展現敏捷開發的成效。目前,國泰產險已將個人險種及商業險種等全險種納入Smart Claim,大幅簡化作業梳理、派案、分析與估值等理賠作業流程,進一步將理賠同仁的滿意度提升到86%。」

除了透過Smart Biz跟 Smart Claim加速業務流程轉型,國泰產險亦積極透過數位轉型優化客戶服務,例如,透過數據分析梳理客戶資料,並且將多險種數據資料整合在單一介面,讓客服人員不用切換系統介面即可了解客戶的產險狀況並提供適切的服務,以個人且高效的互動體驗提升服務品質。「除從系統面優化客戶服務,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培育同仁們跨險種技能以優化工作負載,極大化產險服務能量。」國泰產險數據科技發展部經理劉又嘉說道。

由內而外,國泰產險不僅致力轉型更攜手夥伴共創未來

國泰產險之所以能順利推動轉型並獲得亮眼成果,與三個因素有關:首先是來自高階主管的大力支持,不僅親自回饋轉型戰情室專業經驗,更鼓勵各個部門參與其中,由上而下的改變同仁們的心態與行為,將「老闆要我做…」的心態轉變為「我覺得可以…」的主動心態;其次是藉由戰情室培育轉型人才,透過一個又一個的專案凝聚同仁向心力、發揮創造力,由下而上的推動創新轉型;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導入敏捷思維,藉此打造容忍犯錯與勇於創新的文化,讓同仁們習慣以迭代驗證與調整的方式推動創新,將轉型這件事情從戰情室、轉型辦公室推向產險各個部門與外部合作夥伴,由內而外的加速創新變革。

國泰產險轉型辦公室
圖/ 數位時代

「數位轉型已經從單打獨鬥轉變為團體戰,換言之,必須攜手生態圈夥伴一同前行才能持續放大轉型成效。」國泰產險數位生態發展部協理蔡靜宜以國泰產險與國泰世華銀行CUBE App的合作為例,透過應用程式介面串接雙方服務,方便讓銀行數位客戶在CUBE App取得產險服務,成功帶動40%營收成長,卓越的成果將加速生態合作腳步,目標是將產險與日常生活融合,讓客戶可以無縫、輕鬆享受便捷的產險服務。

國泰產險表示,為持續擴大生態圈合作綜效,將從廣告導引、與金融評(比)價平台合作、集團合作、異業合作、跟數位保經合作搶進電商市場,以及從會員權益等六個面向深入夥伴合作關係以完善對消費者跟企業客戶的服務。

展望未來,國泰產險除持續深化數位轉型能量,擴大國泰產險與生態圈夥伴的合作綜效,還會因應市場需求與時俱進的完善商品服務能量,如因應電動車趨勢提供相應的車險、商險、火險等商品,以及因應疫後風險管理趨勢優化服務能量,協助更多大型企業客戶與微型商家布局未來,共創共贏。

國泰產險
圖/ 國泰產險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Be Young and Beyond  引領台灣破浪的創業家們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