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社會之下,「老化」漫畫成新市場

A+A-
漫畫「房東與我」(大家さんと僕)封面。 圖片來源:mayulatte2000/twitter

當高齡化既成事實,以青年讀者為主的日本漫畫界,亦為適應這個社會劇變,讓故事隨同讀者人口「老化」。近年一些作品「提拔」長者成為主角,有的刻劃老人看護問題,有的探索晚年生活的可能性。這些漫畫或嚴謹或輕鬆,目標卻甚一致 —— 讓日漸壯大的銀髮族得以代入,從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是,叫他們樂意掏腰包買書。

如斯變化,某程度可說是「為勢所迫」。65 歲以上長者佔日本的全國人口比例,在 10 年間從 21.5% 增至 28.1%。多間出版社指,這個問題反映在不同讀者層上。有些退休人士尋求能產生共鳴的情節,較年輕的亦漸關注看護問題。專攻社會學的學習院大學教授遠藤薰指:「隨著不同社會問題及憂慮增加,讀者和作者都需要能反映高齡社會現實的漫畫。」

草花里樹的「看護工向前衝」(ヘルプマン!),以及岡野雄一的「去看小洋蔥媽媽」(ペコロスの母に会いに行く),可說是這類作品的兩大先驅。前者由 2003 年起連載至今,從青年看護工的角度,剖析長者及其家人面對的各種問題;後者則從自身出發,刻劃與腦退化症母親的相處點滴。兩年前二人出席對談活動時,均不諱言作品在讀者群引起極大迴響,並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漫畫「看護工向前衝」。 圖片來源:カリス中島

岡野舉例:「有需要照顧家公家婆的女性表示,『明知該待他們像待親母一樣,但不是那麼容易辦到。還被弟弟罵『為甚麼不來照顧母親』。另有舊同學給我發短訊求救。」他認為:「通過這套漫畫,大家了解到老人看護的現實。」草花亦說:「以前說到腦退化症就會想『患上就完了』,但有些人得到適當支援仍可工作,甚至不再發病。」她相信:「大家認識腦退化症,社會整體也更安心。」

雖然未有公開數據顯示,「銀髮漫畫」的市佔率多少,但有業內人士指,此類作品最受歡迎的 11 套,8 套都是 2014 年後面世,另外 3 套則是去年及今年出版。小澤雪(おざわゆき,音譯)的「傘壽麻里子」(傘寿まり子,音譯)是其中之一。作品敘述年屆八旬的寡婦從四代同住的家出走,投宿網吧重新寫作,再遇心儀男士進而同居的「冒險」。漫畫至今出版 7 期,累積發行超過 25 萬本。

問及創作契機,小澤表示:「晚年充滿財富和健康等不安因素,因此想要描繪 30 年後理想的自己。」她又說,很多關於人口老化的新聞,都是黑暗又沉重,令人感到焦慮。「當他們感到沮喪,看著『麻里子』就能看到希望。」因此女主角的設定稍為「離地」,有閒錢而無病痛,勇於挑戰且積極交友。「去泡電玩中心的長者也多了,像我這種泡沫世代的人仍有好奇心。我希望有更多這樣的長者。」

漫畫「傘壽麻里子」(傘寿まりこ)以八旬寡婦為女主角,展視朝氣活潑的一面。 圖片來源:ikuko_1020/Yahoo!ブログ

「房東與我」(大家さんと僕)是另一套廣受歡迎的「銀髮漫畫」。作品圍繞八旬包租婆與任職搞笑藝人的中年租客,描繪二人有趣又溫馨的交流,房東的幽默和豁達吸引到年輕讀者,至今發行逾 50 萬本。同樣累積出版超過 40 萬本的還有「是澄還是蓳」(スミカスミレ),漫畫講述從未談過戀愛的 60 歲老婦,變成 17 歲少女再享青春的經歷。故事受到女高中生支持,前年更被改編成日劇

漫畫「守望相助~ 晚年貧困的父母,快過勞死的子女~」(助け合いたい~老後破綻の親、過労死ラインの子~)則相對寫實,講述一對 70 多歲老夫婦,因丈夫突然腦梗塞需要看護,描述親子心理變化及生計問題。原作者佐伯真子(さいき まこ,音譯)表示:「受影響的不只長者,還有子孫。誰也無法置身事外。由個人、家庭來承擔所有很難。我想透過漫畫告訴大家,世上是有克服困難的方法。」

對於「銀髮漫畫」的暢銷現象,立命館大學現代社會學科副教授富永京子分析:「當從小接觸漫畫雜誌的人士年紀漸長,內容也隨之改變。長者以主角而非配角的身份,在故事揭露他們的煩惱糾結。由於情節貼近現實,所以引起共鳴。」多名漫畫編輯則一致表示,這些漫畫「得到主要讀者群以外的中高年人士支持」,變相拓闊了讀者層。至於漫畫家?小澤則說:「對畫手而言,這是個『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