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初,美國聯邦執法機構突擊檢查了加利福尼亞州南部三家華人月子中心經營的逾50處公寓和別的房屋, 大量在此待產或坐月子的中國大陸婦女接受了問詢,一些夫婦因為參與調查被限制出境。此事再度引起人們對中國人生育旅遊的爭論,也激發了當地民眾對大量湧入的生育遊客的不滿。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中國的富裕家庭赴美生子,跨兩國的月子中心數量不斷增加。去年估計有多達數萬中國母親在美生子,美國已成為中國生育遊客最熱門的目的地。但同時,美國人投訴在居民區非法開設的月子中心,執法機關查處、關閉這些機構,導致一些赴美生產的孕婦被遣返的事例時有發生。業內人士稱,3月的事件是迄今對華人月子中心最大規模的聯邦級別調查。
雖然赴美生子本身並不違反任何法律,在美國出生的兒童依法可以取得美國的公民身份,但一些月中心涉嫌違法操作。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調查人員提供的證詞顯示,這三家月子中心安排懷孕的中國籍婦女赴美,「歪曲她們赴美的真實意圖」,因而涉嫌簽證欺詐。該證詞還指出,月子中心未申報其非法營運的收入,涉嫌稅務欺詐;它們的客戶還利用了針對美國貧窮或低收入無保險家庭的優惠政策,少付或者不付就醫生產的費用,涉嫌欺詐醫院。
正在接受調查的幾家月子中心並未公開回應對他們的指控。被調查的優孕美國月子度假會所(You Win USA Vacation Resort)的北京工作人員文馨在電話中表示,公司已停止月子中心的業務,而她也不便回答任何問題。加州一名代表幾位涉案孕、產婦的律師梁志毅在採訪當中指出,申請人在簽證申請時無需主動說明懷孕,而他的客戶也並沒有濫用當地福利。
廣告
生育旅行是前往另一個國家生產的行為,目的包括取得當地的國籍、享受當地的醫療條件,或者像一些來自中國大陸的家庭那樣,規避本國的計劃生育政策。隨着中國中產階級不斷壯大,支付幾十萬人民幣的價格赴海外生子對許多家庭來說已經像奧迪車、高級公寓一樣成為能夠負擔的消費。而一些發達國家護照所附加的教育、福利、就業機會甚至清潔的空氣和寬鬆的政治環境也吸引着對本土環境、應試教育日漸不滿,希望下一代贏在起跑線上的中國父母。在許多情況下,這些父母也希望能依照移民法在孩子成年後辦理移民與子女團聚。香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都是熱門目的地。
香港曾經是最熱門的生育游目的地,遠超其他任何地方。2003年,香港放寬大陸居民個人游,開始有大陸孕婦赴港生產,隨後逐年遞增。嬰兒在香港出生即享有永久居民身份,並享受相應福利。2011年大陸孕婦赴港生子達到高峰,共有35736名被稱為「雙非」嬰兒,即父母皆非香港居民的嬰兒在香港出生。當年有香港居民上街遊行,反對大陸孕婦赴港生產,大量佔用醫療資源。2012年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從2013年起禁止所有醫院接收配偶非香港居民的大陸孕婦。
《南方都市報》報道,2013年香港入境事務處(入境處)在各管制站共截查40865名懷疑內地孕婦,其中5077名被拒絕入境。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的數據,十年間共有約20萬「雙非」嬰兒在港生產,但是2013年到2014年2月,仍有172名「雙非」嬰兒在港出生。一家深圳安排赴港生子的中介告訴紐約時報中文網,現在可以通過購買第三國假護照或者與香港居民結婚來達到赴港生子的目的,但無法保證成功。
2008年美國為刺激旅遊業放寬了對華簽證政策,也由此向大量的生育遊客敞開了大門。美國官方自那以後沒有公布過具體的統計數據。但是華人月子中心的行業組織全美母嬰護理協會綜合了美國母嬰機構和多家月子中心的數據,在一份2014年發佈的報告中指出,2008年到2012年,在美生產的中國大陸孕婦從4200名增加到一萬名。報告估計這一數字會繼續猛漲,2014年可達到六萬名,在2015年能漲到八萬。這些兒童因持有美國護照和承認其公民身份的中國旅行證而享受實質上的雙重國籍,在18歲中國旅行證到期時需做出國籍選擇。全美母嬰護理協會的報告指出,華人月子中心近年來增長迅速,約80%以上集中在洛杉磯。「粗略估計,整個赴美生子的產業鏈能養活上萬人。」 
至於此次嚴查對這個新興市場的長期影響將會有多大,目前仍很難說。
聯邦調查案發生後,代表部分孕婦的律師梁志毅稱,被調查的月子中心已被關閉,數十位待產或剛剛生產的母親不得不各自尋找住所,經營者正在接受調查。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提供的證詞顯示,經營者都為華裔,而其中優孕的多數客戶少付或不付生產就醫的費用。從2013年1月到案發前,優孕的客戶僅在奧蘭治縣的一家醫院就生下了超過400名嬰兒。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女發言人維爾吉尼婭·凱斯(Virginia Kice)通過郵件表示,「我們與包括這些月子中心客戶在內的許多證人進行了面談。」她說,「調查還在繼續,尚未對任何個人或公司提起刑事訴訟。」梁志毅指出,孕、產婦只是配合調查,並非嫌疑人。
廣告
洛杉磯縣的調查引發了人們對於未來赴美生子合法性的疑慮與困惑。回應紐約時報中文網的問題,美國國務院一名官員通過郵件澄清,「個人以生子和為新生嬰兒取得美國身份為唯一目的赴美,並不違反任何法律。」這位官員解釋,「使用B類簽證以包括生育在內的醫療服務為目的赴美,是法律所許可的。簽證官會以審核醫療目的簽證申請人同樣的方式來審核赴美生子目的的簽證申請人。」
這位官員補充說,如果問及,申請人需要在簽證時證明有足夠的能力支付醫療服務的各種費用,所有的申請人都需要證明,他們並不計劃在美無限期停留。在被問及涉案的嬰兒是否能拿到美國護照時,凱斯表示,「在美國土地上出生的兒童為美國公民……有資格取得美國護照。」
然而,業內人士稱,在實際操作中,因為擔心被拒簽,許多申請人都會刻意隱瞞赴美的真實目的,中介機構也會鼓勵客戶這麼做。還有一些中介機構表示,申請醫療目的簽證會增加對資金證明的標準。
這次調查是否會給當前的簽證要求帶來變化尚不清楚。然而美國當前對移民法律的爭論相持不下,一些保守政客已經開始呼籲嚴加限制,甚至從根本上修改法律。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人、參議員戴維·維特(David Vitter)建議,在美出生的兒童,至少父母一方是美國公民或者合法外國居民(resident alien)才可獲得包括公民身份在內的出生權利(birthright)。
從2011年起,中國孕婦在美生產濫用福利,遭當地居民抵制的消息開始見諸報端。調查發生後,一些本已有怨言的加州居民表示了更大的不滿。加州奧蘭治縣媒體Orange County Register報道,有眾多讀者來信來電要求廢除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無條件賦予出生在美國領土上所有兒童公民權這一項。奧蘭治縣安納海姆的居民伊爾維·凱特林(Irv Kettering)在信中寫道,「這項設計拙略的立法持續引發籤證欺詐和非法移民所生『錨嬰兒』(anchor baby)的問題,是時候廢除了。」
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一些人表示,中國人赴美生子丟中國人的臉。仍有美國月子中心在推廣自己的服務,但其中一家在微博文章中寫道,調查之後,一些醫院已提高了海外產婦的生產價格。
廣告
紐約時報中文網採訪了此次調查的相關人士,包括了一位調查涉及的母親、一位代表住在被關月子中心幾位家長的律師、在美待產的母親,以及從事生育旅遊的中介機構負責人。以下採訪經過編輯。
 
一、昆明媽媽:買20萬生育旅遊套餐,送聯邦調查
二、移民律師:中國客戶被指責來佔美國便宜
三、赴美生子中介:害群之馬不代表行業大勢
四、待產媽媽:月子中心就是個大集中營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