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時間很重要,為家人付出的時間更重要

不論金錢或時間都是拿來用的。隨著「用在哪裡、「怎麼用」」、「為何用」,人際關係也會大幅改變。

文/小宮一慶

 

夫妻漸行漸遠,源自彼此利用時間的不同調

與計程車司機一聊天,常會遇到說自己離過婚的人。由於印象中似乎比想像中要來得多,查詢離婚件數後發現,相關資料雖然從最高的二○○二年起稍微下降,不過二○一二年仍有二十三萬五千對夫妻離婚。從年齡別的離婚率來看,三十至三十五歲的離婚率雖然下降,其餘年齡層卻都呈現上升(參考:平成二十一年度(二○○九年)厚生勞動省《離婚相關統計》)。所謂的「熟年離婚」曾喧騰一時,但是總離婚比例卻不高,反而是三十多歲的離婚比例最高。

女性與男性一樣,只要開始工作就會慢慢從中發現樂趣,萌生以工作為榮的心情並發現工作價值等。熱中工作的女性能藉著工作自給自足,不但無須為生活而結婚,經濟問題也不會成為想離婚時的阻礙。

日本離婚率增加的原因據說也與晚婚化有關。我是在二十六歲結婚的,以前二十多歲結婚很自然。人格尚未成熟的兩個人一邊相互合作,一邊共同組成家庭。兩個人在這樣的過程中,再慢慢確立彼此的生活模式也很正常,但是如今,都是等到自己的生活模式已經固定到了某種程度後才結婚。兩個人各自擁有不同的生活模式,婚後卻必須被迫改變,即使新婚期間能互相容忍,慢慢地又會各自恢復不同的生活模式。所謂的「生活模式」是種習慣,要不是刻意為之,是無法改變的。

生活模式不同,思想歧異日漸累積,或許也就導致離婚率的增加。「夫妻各有各的任性」這樣的說法或許有語病,但是所謂的「生活模式」,也就是時間的利用方式,的確是有可能導致離婚的。

 

為了避免「如果時光能倒流」的遺憾,現在能做些什麼

我的導師藤本邦幸大師常對我這麼說:「不論金錢或時間都是拿來用的。」其中,當然有「別吝惜花錢或時間」的含意,但更重要的是不論金錢或時間,重點在於怎麼使用,也就是要怎麼賺、怎麼用。

錢沒了,只要努力就能重新累積到某種程度,但是時間卻無法重新累積,是有限的。而且很公平的是,每個人都一樣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光從這一點思考的話,我認為時間比金錢重要,怎麼利用時間也更為關鍵。

如果不想離婚,希望能打造幸福家庭,就必須為伴侶、孩子,又或是為祖父母付出自己有限的時間。即使有一天希望時光能回到孩子還小或是父母還在的時候,時光也不可能倒流。但本來打算用於自己身上的自由時間,如果特別用在自己以外的家人身上,他們也會感受到的

「他特別為我花時間呢。」若能讓對方這麼想,人際關係就會好轉。與上司或部屬之間的關係也一樣,與客戶之間的關係也一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單靠任一方的感覺或想法是無法順利發展的,彼此分享對方的感覺或想法,共同向前邁進,不論是對夫妻關係,又或是與公司、客戶之間的關係而言都非常重要,但也不是能以普通方法就能輕鬆達到的目標,因此就需要花時間,就必須為對方空出時間、付出心思。

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一年八千七百六十個小時的有限時間,自己是否都有效地運用著呢?我希望自己能隨時回顧反省,因為我們都活在有限的時間裡,只有一次的人生中。

摘自 小宮一慶《為什麼100減1等於0》/平安叢書

 

Photo:Don LaVange,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整理:彭德先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