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獨立大道旁的鬱金香花園

01
華盛頓特區含苞待放的紅色鬱金香

2016年4月8日,美東自助的第八天,將前往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一座距離紐約360公里的城市。

比起國內航空或鐵路,巴士是最省錢的交通方式,美國的幾家巴士業者如Boltbus、Megabus、Greyhound等,都有往返東岸各大城市的路線,且不定期推出優惠,幸運的話還能搶到1美元特價車票。造訪美國前,我先上網訂了Megabus,去程直抵華盛頓,回程分為華盛頓—費城、費城—紐約兩段票,共41美元(約新台幣1360元)。

03.JPG
Megabus候車站排隊等車的遊客們

05.JPG

07.JPG
巴士是四排座位格局,比飛機的經濟艙座位略大一點

Megabus的乘車地點靠近西34街和第11大道交叉口,老遠就看到許多人在排隊等車,不過這是個露天候車站,遇到下雨天就麻煩了。巴士是四排座位格局,空間比飛機經濟艙大一些,而且有充電插座及免費wifi,對背包客來說十分方便。這天往華盛頓的巴士是上午10點發車,預計下午2點半抵達,我在車上吃著麥當勞早餐,欣賞一下窗外景色,很快便進入夢鄉。

值得一提的是,巴士穿過河底隧道至紐澤西州時,可以遠望曼哈頓島中城的天際線,薄薄的地表長出一棟棟雄偉建築,它的壯麗和從帝國大廈觀景台俯視完全不同,搭巴士記得別太早睡著。

09.JPG
從紐澤西遠望曼哈頓中城的天際線
11.JPG
從紐約前往華盛頓特區的沿途風景

很幸運,這天高速公路完全沒塞車,下午2點半便順利抵達華盛頓特區的交通樞紐—聯合車站(Union Station)。這座車站是美國最繁忙的車站之一,1908年啟用至今,每天有上萬人在此通勤,從略為泛黃的牆壁不難看得出它的悠久歷史。車站的雄偉拱門形似法國凱旋門,大廳則是挑高拱頂設計,加上大理石、花崗岩砌成的石牆及地板,散發出典雅的古建築氣息。

15_VeggieGarden.jpg
聯合車站(Union Station)是華府的交通樞紐(photo credit: VeggieGarden)
17_A. Strakey.jpg
車站大廳是雄偉又復古的拱頂造型(photo credit: A. Strakey)
19_Smash the Iron Cage.jpg
車站內部一景(photo credit: Smash the Iron Cage)
21.JPG
我在聯合車站美食街夾的自助餐,6.94美元(約新台幣230元)

抵達華盛頓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先填飽肚子。車站地下一樓是美食街和商場所在(一樓也有吃的店家),雖不是什麼鼎鼎有名的餐廳,但想得到的異國料理幾乎都有,而且物美價廉。在美食街晃了一圈後,決定回歸自助餐的擁抱,炒飯淋上番茄肉醬,加上筆管麵、炒磨菇、烤馬鈴薯和水果,一共6.94美元(約新台幣230元),味道不錯。

23.JPG
我在華府的落腳處,華盛頓國際青年旅舍(HI Washington DC Hostel)
25.JPG
青旅門口外種了一棵粉紅櫻花樹

這趟旅程預計在華盛頓停留六天五夜。訂旅館時,原本在Airbnb和青年旅舍間猶豫不決,不過印象中Airbnb不久前發生治安問題,而且上網查了幾間房間,市區的房子貴得嚇人,便宜的看起來又很可怕,感覺Airbnb的沙發上藏著無數跳蚤。孬孬的左思右想,最後選擇國際青年旅舍(HI Washington DC Hostel),也就是上方兩張照片,門口旁還種了棵美麗的櫻花樹。有關青年旅舍的心得與介紹,暫且賣個關子,留待下篇文章分享,不過在這住了五夜,我非常喜歡這間旅舍,價格、服務和餐飲都有一定水準,誠摯推薦給各位旅人。

27.JPG
華府市區景色,靠近國際青年旅舍

29.JPG

31.JPG
這裡的建築都很雄偉,街道也很寬闊,很有首都的恢弘氣勢

33.JPG

安頓完行李後,接著就要獨自闖蕩華府啦!

走在街道上,會覺得華盛頓特區比紐約更具備首都的恢弘氣勢,不僅馬路寬闊,建築物也十分雄偉,整座城市給人一股大氣的感覺。作為美國首都,華府是眾多政治機構的所在地,這裡有不少代表性的建築物,但只能挑一個的話,大概非白宮(White House)莫屬,這幢超過200年歷史的建築物,一直是政治核心的所在地,而且距離青年旅舍僅一公里,走15分鐘就能到美國總統的辦公大樓。

35.JPG
華府的 UBike
37.JPG
歌唱中的街頭藝人,不過駐足觀賞的人並不多
39.JPG
美國銀行建築物
41.JPG
白宮北方的拉法葉廣場(Lafayette Square)內,矗立著一座法國拉法葉將軍的雕像,紀念他參與美國獨立戰爭,幫助美國脫離英國殖民成為獨立國家
43.JPG
一名警察騎著馬在廣場周邊巡邏

隔著賓州大道(Pennsylvania Avenue)和白宮對望的一片綠地,是知名的拉法葉廣場(Lafayette Square),廣場以法國軍事領袖拉法葉將軍命名,紀念他參與美國獨立戰爭,幫助美國脫離英國殖民成為獨立國家。事實上,拉法葉廣場也是座漂亮的公園,園內的木蘭花在早春時會熱情綻放,可惜這次來得有些晚了,木蘭花早已凋謝,只剩下綠意一片。

45
白宮比想像中還要小,但魅力絲毫不減,大家都拿著相機搶拍

45_2.JPG

46_photo credit_Abbie Rowe.jpg
美國總統杜魯門(Truman)曾在1949至1952年期間,將白宮大型翻修,以鋼梁取代原有的木造梁柱(photo credit: Abbie Rowe)

廣場靠近賓州大道這側,早已擠滿駐足拍照的遊客。不得不說,白宮真的比想像中還小,難怪川普先前嚷著「白宮是我住過最小的房子」,但小歸小,這幢白屋的魅力一點也不可小覷。

白宮是在西元1792年起造的,花費八年時間竣工,期後歷經多次擴建、整修才變成今日樣貌。早年白宮內部以木造建築為主,但美國總統杜魯門(Truman)任職期間,發現建築物出現老化,甚至有崩塌的危險,遂於1949年起展開為期三年的大整修,包含拆除原本所有的木造梁柱和房間,改用鋼樑重新撐起建物,外牆也全面翻修,整座白宮從「家徒四壁」到煥然一新,建築體也更加穩固。

47.JPG
白宮北側的賓州大道好像一度有管制,遊客還不能跑到街道上近拍白宮

49.JPG

51.JPG
等警察放行後,大家都跑到賓州大道上啦!
53.JPG
難得可以和美國總統府合影留念,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

造訪白宮這天,原本納悶為何大家隔著賓州大道、站在拉法葉廣場旁拍照?後來發現好像警察正進行管制,等警察放行後,大家才成群結隊地趨前和白宮合影留念。拍完美國總統的家,我心急地朝華盛頓特區的潮汐湖(Tidal Basin)快步前進,因為老早便聽聞今(2016)年受高溫影響,潮汐湖旁的櫻花提前數週綻放,現在幾乎都要凋謝了。

57.JPG
在白宮西側的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大樓(Eisenhower Executive Office Building)

59.JPG

61.JPG
我很喜愛華府的寬闊與舒適,跟紐約充滿壓迫感的摩天大廈市容截然不同
63.JPG
路邊餐車買的熱可可和熱狗堡,5.5美元(約新台幣181元)

前往潮汐湖,要向南行經白宮的橢圓形草坪,再穿越國家大草坪(National Mall)才能抵達,距離近兩公里。美國真是幅員遼闊的泱泱大國啊!這天也是氣溫不到10度的冷天,看見路旁餐車有販售熱食,便買了杯熱可可和熱狗堡,一共5.5美元(約新台幣181元)。

步行途中,很難不注意到高聳的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白色磚牆在藍天下更顯的耀眼。在紀念碑旁的草坪上,種了幾株櫻花樹,粉色花朵在微風中搖曳擺盪著,令人忍不住多按幾下快門鍵。我想旅行就是如此,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驚喜,沿途美景總讓人再三回顧、耽溺,抵達目的地的時間永遠比表定時間還晚。

65.JPG
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華府當地最高建築物

67.JPG

69.JPG
粉色櫻花在微風中搖曳擺盪,和華盛頓紀念碑搭配成美麗的風景

不知過了多久,抵達潮汐湖畔已近黃昏時刻,且不出所料,湖畔的櫻花不但幾乎謝光,甚至抽起黃綠色嫩芽,整座城市彷彿準備要迎接夏天到來。今年受氣溫影響,櫻花大約比往年提早半個月盛開,而且花期只維持兩星期左右,看來要順利賞櫻還得碰碰運氣啊!

71.JPG
華府的潮汐湖(Tidal Basin)周邊植滿3000棵櫻花樹,照片中的白色建築是傑佛遜紀念堂(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
73.JPG
原本打算賞櫻卻撲了空,櫻花樹早已抽起綠芽披上夏裝

原本心情有些沮喪,覺得大老遠跑來卻錯過櫻花十分可惜。不過,旅途中總是充滿驚喜,當我沿原路打算走回旅舍時,意外發現潮汐湖旁邊有座小花園,五顏六色的鬱金香花海正盛開著。古書中提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大概也適用在這吧哈哈。

75.JPG
潮汐湖的東北側有一座可愛的鬱金香花園,Floral Library

77.JPG

79.jpg
這裡佔地雖然不大,但鬱金香的花色、外型卻很多樣,還有水仙跟其他品種的花

這座小花園叫Floral Library,位在潮汐湖的東北方,從華盛頓紀念碑向南行走穿越獨立大道後便可看見。在四季分明的華府,春天除了賞櫻外,爭奇鬥艷的鬱金香也是重頭戲之一,除了常見的紅、黃、紫色,這兒還有黑紫色和紅橘交織的鬱金香,並夾雜著水仙花和其他品種的花朵。

一般來說,3月下旬至5月上旬都是鬱金香綻放的時節,如果你也在春天造訪華府,順道來Floral Library看看嬌嫩欲滴的花海。

81.JPG

83.JPG

85.JPG

87.JPG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