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川崎車 廖康寶當技師30年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
常聽到的「武車」是泛指載貨用機車,民國五○年代部分生意人買不起貨車,多用腳踏車改裝成蓬車,稍微有能力的就買一輛當時最耐操的川崎一二五,至今仍可在街上見到民眾騎著川崎車載貨。在台南只要說到川崎,不管男女老幼都會想到在文賢路上專門修理、買賣川崎的技師廖康寶
今年六十歲的廖康寶說,他十五歲國中畢業就去當「學師仔工」,退伍之後就到當時的川崎經銷商當技師。六○年代大部分的民眾還買不起機車代步,他修理的幾乎都是武車,所以漸漸對現在人稱的「鐵仔車」著迷,存了好久的錢,二十七歲才買下一輛重機車。
六○年代時,日本與台灣技術合作的川崎一二五因為價格親民又耐操,廣受民眾喜愛,在川崎經銷商修車的廖康寶年輕時就訂下目標,希望以後能開一間專門修理、買賣川崎的機車行。
廖康寶三十歲出頭在現今文賢路上開了「連成機車行」,機車行生意一直不錯。民國八十七年,川崎車因為無法通過環評停產,他的生意一落千丈,曾想把經營二十幾年的店收起來,但因熱愛川崎車,最後依然咬著牙苦撐。
近幾年復古風潮流行,廖康寶的客戶從過去的生意人變成年輕人,生意又慢慢好起來。他說,川崎車雖然構造簡單,但是維修技巧很高,現在有很多只會換零件的「師傅」甚至不會修川崎車,他擔心修車技術沒人傳承,恐怕會有一天會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