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別催促孩子要很快展現出學習成效,心智在壓力狀態下會關閉,甚至產生防衛

要學得好,你得在一個放鬆,而不是緊張的狀態。就像跑步一樣,學習的時候,心智如果處在壓力之下就會關閉,而且產生防衛。人的知識、認知、能力一直都在,但只有它們被帶到感覺自在的地方時──如小嬰兒般地安全、受到保護──這些東西才會出現。

在日本的英國孩子

如今,她們已在日本開始上學三個月了,雖然她們能夠混合使用洋涇濱英語和日語與朋友玩遊戲和溝通,但要真正跟上學習課程,對她們來說還是太困難了。我原本希望她們會神奇地開始說日語,但這個願望並沒有發生。「小孩學習語言非常快,」每個人都這麼跟我說。但顯然這需要更長的時間,尤其是文句架構和母語歧異度高的語言。

然而,在靈光閃現時,我也不禁讚嘆她們的學習能力,大部分似乎是輕而易舉。在英國出發前往日本之前,我們全家一起上了幾堂日語課。這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全家人在家一起學,結合旅行的準備計畫 。只是萬萬沒想到,它卻成了一場災難。

在孩子失去興趣,開始為了我們為賄賂他們學日語而準備的餅乾爭執不休時,我們可憐的日語教師仍孜孜矻矻地盯著她的學習單。雖然我們都同樣不會日語,但卻發現每個人其實有著不同的學習需求。萊拉對書寫日文特別有興趣,烏瑪才要開始學習閱讀和寫英文,而奧西恩連他的名字還寫不出來。


學習時遇到的挫折

梅瑞爾塔和我努力在混亂之中奮戰,但似乎學愈多,變得愈糊塗了。我開始回想起學生時代學習語言時的莫名恐慌。這種感覺就是,當老師叫你在全班面前站起來回答問題,而你只能茫然望著黑板,彷彿那些字是跳著森巴舞的象形文字。

「快點,」顯然已經火冒三丈的老師會這麼說,他對你竟答不出話感到匪夷所思。但你就是百思不得其解,好像你的大腦已經關機了,丟出一個無藥可救的錯誤訊息。這些過往的回憶,突然如潮水般重現。

就在我們感覺似乎永遠學不會的時候,我想起多年前大學時代曾看過的一部紀錄片,那是關於一位老師如何在倫敦一所學校教一群調皮搗蛋的學生,在一星期之內學會說簡單的法語。當時我印象很深刻,所以我查了一下。


心智在壓力狀態下就會關閉

那是在一九九○年代中期的倫敦。麥可•湯瑪斯(Michel Thomas)是位專門為好萊塢的大明星教授語言的老師。伍迪•艾倫現身螢幕,訴說湯瑪斯如何在一星期內教他說好法語。他的祕訣就在於,他相信要學得好,你得在一個放鬆,而不是緊張的狀態。就像跑步一樣,學習的時候,心智如果處在壓力之下就會關閉,而且產生防衛。

喬•凱利很喜歡跟我聊尤塞恩•博爾特,說他在比賽前總是多麼地放鬆:他會在鏡頭前做鬼臉、假裝向天空射箭,彷彿他只是在那裡玩。然後,他就打破世界紀錄了。

「放輕鬆是他的絕招,」凱利說。如果他的心是放鬆的,他的肌肉不會因為壓力而緊張起來,所以能正常運作。我想起曾在比賽的起跑線上看過海勒•格布雷西拉西耶,當其他人心煩意亂、看起來很緊張時,他始終面帶微笑,笑嘻嘻的。他也很少輸掉比賽。

湯瑪斯站在倫敦這所學校空盪盪的教室裡,用他可愛的濃厚法國腔說:「沒有人能夠真正的學習,除非,導致壓力的任何因素都從經驗中移除了。

他被帶到一個班級,教一群低成就的學生──那些被認為會考不及格的學生,而當中有些學生確實已經考不及格了。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原來的桌子和椅子從教室搬出去,取而代之的是舒適的扶手椅。他還在地板上鋪地毯,打開昏暗的燈光。然後,他告訴學生他最重視的基本規則。

 

學習能力本來就在那裡,只是被壓力蓋過了

「絕對不要擔心記憶的問題,」他告訴他們:「不管在任何時候你記不得什麼事,那不是你的問題。這是我的問題,我得知道為什麼?該怎麼辦?」他用這種方式移除了學生身上的壓力。你可以看到他們不可置信地面面相覤,藏不住心中的喜悅。彷彿那一句話為他們開啟了一扇門,並歡迎他們進入另一個世界。

湯姆斯用聰明的方法,將句子打散,變成堆積木的遊戲,然後將它們重組成句子。但關鍵是,學生們在他的課堂上是多麼地輕鬆愉快。那一星期結束時,當學校裡原來的法文老師進教室看他們學了什麼時,他們的表現令她大為讚嘆。當她反省自己為何不能激起學生參與時,我真為她感到難過。

「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她說,還誇張地點了頭以特別強調「非常」:「他們把平常需要五年時間學會的課程,在一星期之內就學會了。」

一位學生試著指出課程如此不同的原因。「他不會讓你覺得茫然,」她說:「如果你被一個字卡住,他會帶你回到最前面,就像你是個小嬰兒,然後,喀嗒,你就知道你在說什麼了。」喀嗒。這些知識、認知、能力一直都在,但只有它們被帶到感覺自在的地方時──如小嬰兒般地安全、受到保護──這些東西才會出現。當我發現可以買到一片根據麥可•湯瑪斯的方法錄製的日語學習CD,我馬上下訂,立刻開始學。


摘自 亞德哈羅南德‧芬恩《跑者之道》/時報出版

Photo:Donnie Ray Jones,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整理:吳羽茜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