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導航

今年由於意外訂下了完成台灣第二次舉辦的226km超級鐵人賽的目標…
給了個自己一個更換飆速裝備(不如說是大玩具)的理由…
生平第一部幫我贏得四座M35獎盃的計時戰駒Ceepo Stinger黑白戰駒…
也就這樣出讓給同樣愛好鐵人運動、身材相仿但更為結實的勞先生…
上週入手了另一台同樣以白黑為主色的2010 Kuota K-Factor小馬…
搭載全套Sram Force跑車套件、Zipp 404 clincher 650C板輪…
加上Vision Mantra Carbon計時把組與San Marco Ponza TT座墊…
就這樣賦予了這部算擁有早期Kouta計時車濫觴血統的K-Factor一個鐵人靈魂…
會選擇這部Kuota第三級計時車架的原因分析起來有下:
 
1. 想要一部看起來比例有均衡美感、又適合五短身材鐵人騎乘的跑車,650C車架可以滿足我這個外型取勝購車哲學的騎士心態
2. 合乎226km自行車項目在長距中應保持均衡功率輸出,講求穩定順暢踩踏迴轉速的訣竅,650C的小輪應該會比較適合我這個腿肌力不足的瘦小選手
3. 組織家庭後,一切嗜好興趣都應該考量經濟狀況,這部第三級車架搭配一切非頂級的套件不致讓口袋失血過多
 
首航在20100620的假日一起愛亂騎跑活動中舉行…有13位好夥伴同行…
自行車70km練習結束接續跑步時仍舊出現"新車不適應症"…
有雙腿內縮大肌抽筋的現象發生…這也算是"計時車新騎士症候群"之一…
回航後在iRun跑依經驗值作一下許零件及車架組件微調後…
隔日早上再來一趟至桃園竹圍漁港的西濱公路獨騎…
總括來說這部新戰馬在騎乘駕馭上有一些全新的感受:
 
1. 由於輪徑縮小,車架變小(軸距變短),感覺起步與加速靈敏度提升不少
2. 53/39t大盤應該被650C小輪的短扭力距抵銷踩踏重量,齒比應用感覺的差別還需要時間適應
3. K-Factor的車架在上坡抽車及行經減速條時,車架硬度稍遜於Ceepo Stinger,不過長距離騎乘的舒適度將增加
4. Zipp 404 clincher輪組雖比Spinergy FCC稍重不到100g,但由於板寬58mm高於FCC的43mm,平路慣性更佳,希望更適合爬坡度段不多的台東賽道
5. Vision Mantra計時把重量高於Pedalsoft的Aviion,較為損耗上坡抽車時手臂力量,但平路巡航時的穩定度提升
6. Sram跑車套件的變速靈敏度果然名不虛傳,歸功於特殊設計的大齒盤與飛輪導鍊槽,加上行程較短的變速設計
 
雖然這部車說實在少了些現今新的純種計時車那種前衛與殺氣設計感…
也比不上Ceepo這個品牌在風洞測試與國際鐵人賽道中的頂尖表現…
但最重要的還是是新玩具給一個大小孩的新鮮感受及玩耍快感…
Stinger搭配白色PBO輻條輪組的獨特身影未來在鐵人賽道上還是可以常常見到…
我想就把這愛車出讓當作是繁殖場般持續造就鐵人賽道的漂亮駿駒吧!
週日的桃園國際鐵人三項邀請賽就來一試Kuota"K定律"小馬的威力吧!

2 Comments

  1. 車子不錯! 但照相不夠專業!?記得下次把龍頭朝右手方向再特寫!這樣計時盤(大盤)、變速器則會一覽無遺…(殺!!!!!!)

  2. 對喔!虧我還俢過商業攝影…見笑見笑啦!大齒盤是計時車的"腹肌",應該要翻過來秀一下才對喔?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