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民調:96%民眾 可接受觀審制

中國時報【郭良傑╱台北報導】 司法院就「人民觀審制度」進行民調,有九成六五的民眾表示可以接受觀審制,八成三表示若成了案件被告,願意讓案件採「觀審制」審理,另有八成五九的民眾願意出任「觀審員」。 司法院長賴浩敏去年十一月上任時,宣示將推動「人民觀審制度」,根據司法院規畫的「人民觀審制度」,觀審將在第一審法院實施,觀審員必須全程參與審判程序,在法官下判決時,觀審員不參與表決,但可以表示意見,提供法官下判決時參考,若法官不同意觀審員的意見,必須在判決書中說明理由。 司法院祕書長林錦芳表示,有關觀審員的遴選辦法、資格與條件,都尚在研議中,為節約社會資源,未來觀審制將針對重罪案件讓人民來參與。 林錦芳表示,昨天在「全民司法改革策進會」的第二次會議中,與會委員對觀審制都抱持樂觀的態度,也確定這是未來司法改革必須要走的方向。司法院將參考德、美、英、日、韓的類似制度,規畫發展出一套適用於我國的觀審制度,未來將進行更大規模的民調。 昨天公布的民調是司法院今年一至三月間,在澎湖、台北、台東、屏東、高雄等五地,舉辦「司改列車」下鄉活動時,對基層里長、中小學教師及民眾針對「人民觀審制度」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四百七十二份問卷。 在民眾對「人民觀審制度」的看法中,三成九贊成,希望能盡快實施,另有五成七五的民眾表示「可以考慮試試看」,只有三.五%的民眾認為「多此一舉,不必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