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你的附屬品

你為他尋找個性的範例,為他尋找你渴望他擁有的人生。他應該成為什麼人?領導或小職員,司令或士兵?還是快樂就好?

文│雅努什‧柯札克

你說:「我的孩子。」

若不是在懷孕期間,你在什麼時候還有最大的權力說這句話?那個像桃子仁一樣小的心臟在跳動,那是你脈搏的回音。你的呼吸也會給他氧氣。共同的血液在你和他的身體裡流淌,那些紅色的小血滴還不知道,究竟要成為你的或是他的,還是要流出身體死掉,作為獻給受孕或出生奧密的貢品。你吃下的麵包,將會成為建造他雙腿、皮膚、眼睛、大腦、雙手、嘴巴的材料。他會用那兩條腿跑步,皮膚會覆蓋他的身體,他用眼睛看,用腦思考,對你伸出雙手,用嘴微笑然後對你說:「媽媽。」

你們會一起經歷那決定性的一刻:一起體驗共同的痛苦。鈴響了,一個聲音傳出:「準備好了。」

同時他說:「我想要過我自己的人生。」你說:「去吧,去過你自己的人生。」

你的內臟感受到強烈的陣痛,你會把他擠出來,顧不得他的痛苦。他會堅定地用力從你身體裡鑽出來,顧不得你的痛苦。

這是殘忍的一幕。不―你和孩子―你們兩人都發出了十萬個沒有人注意到的、美妙又細微巧妙的顫動,為了取得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生命,不多也不少―根據普遍、古老的自然法則所規定的分量。

「我的孩子。」

不,不管在懷孕時期或是生產的時刻,孩子都不是你的。

 

你說:「他應該要……我想要他……」

你為他尋找個性的範例,為他尋找你渴望他擁有的人生。

即便周遭是平庸和沒有價值的人事物。即便周遭一片灰暗沉悶。

四處都是傷害。

冷漠讓人麻木,虛偽讓人無法呼吸。

有尖牙利齒的,會去脅迫他人。安靜的,會遁入自己的內心。

他們不只會受苦,也會變壞變髒……

他應該成為什麼人?

領導或小職員,司令或士兵?還是快樂就好?

快樂在哪,什麼是―快樂?你知道通往快樂的路途嗎?有任何人知道那條路嗎?

你是否能克服……?

如何預見,如何庇護?

就像一隻在生命洪水上飛行的蝴蝶。要如何持久,又不失去飛行的輕盈?要如何變得堅強,又不讓翅膀疲憊?

也許給他你自己的例子,協助,建議,話語?

如果他把它們拋開呢?

十五年後他的眼睛會看向未來,而你將回顧過去。在你體內是回憶和習慣,在他體內是變化和頑強的希望。你懷疑,他期待信任。你恐懼,他無所畏懼。

讓他去尋找,只要不迷路。讓他往上爬,只要不往下摔。讓他去整理森林,只要不流血。

讓他去搏鬥,只要小心一點。

他說:「我有不同的意見。你管得夠多了。」

所以你不信任我?

所以你不需要我了?

 

我的愛讓你感到沉重嗎?

確保孩子擁有自由,讓他可以和諧發展自己的天分。完整地發掘他隱藏的力量,有尊嚴地教養他,為了善良、美麗和自由……天真的想法!你可以去試試看!社會把這個小野人交給你,是為了讓你修剪他、調教他、讓他融入社會―社會在等。國家在等,未來給他麵包的雇主也在等。

他們要求、等待、警醒地觀察。國家要求孩子有愛國心,教堂要求孩子有信仰,雇主要求孩子誠實,而所有人都要求孩子平庸、謙虛。太強韌的孩子會被人折磨,

溫和的孩子會受人擺布,虛偽的孩子有時候會被人收買,而貧窮的孩子所走的路到處都是阻礙―誰做出這一切?不是別人,正是生命本身。

孩子有渴望、請求、要求的權利―他有權利長大成熟,並在成熟後生下後代。而教育的目的則是:不要吵、不要把鞋子弄壞、聽話、服從命令、不要批評,並且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好。

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平衡、開放、自由。打開你的眼界,微笑。

 

兒童的生命和我們的不同

因為害怕孩子被死亡帶走,我們把孩子從生命的身邊帶開。因為不想要他們死掉,我們不允許他們活著。畢竟我們自己也是在那墮落無力、對未來的期待中被養大的,於是我們總是匆匆忙忙地趕往那個充滿了魔法的未來。懶惰的我們不想在今日尋找美麗的事物,而是努力準備明天早上的宴會:明天只會帶來美好的靈感。「要是他已經會走路、說話,那就好囉。」如果這不是對未來的歇斯底里期待,那它會是什麼?

他會走路,然後會撞到堅硬的橡木椅子的一角。他會說話,會每天翻來覆去地講一些無聊透頂的事。為什麼今天比較差勁的孩子,明天開始就會變成無價之寶了?如果我們在意的是育兒的困難,那明天的孩子會比今天難纏許多。

當明天總算來臨,我們又重新開始等待。因為這就是最基礎的概念:孩子現在不是,以後會是。現在不知道,以後會知道。現在不行,以後可以,強制他一直期待未來。

兒童和大人不一樣,他們的生命中缺乏了某些東西,而某些東西他們擁有的則比大人多。

兒童的生命和我們的不同,這是一個事實,而非幻覺。我們有付出努力去認識他們,創造出一個環境,讓他們能生存於其中、並且成熟長大嗎?

像是齒輪一樣,攸關兒童生死的恐懼卡到對殘障的恐懼,對殘障的恐懼又卡到為了維持健康的必要清潔。禁止的履帶被放到新的齒輪上:連衣裙必須乾淨安全,褲襪、領帶、手套、鞋子,現在重點不是頭上有沒有破洞,而是褲子有沒有破洞。重點不是孩子的健康和福祉,而是我們的野心和口袋深度。全新的禁止和命令的履帶,是為了我們自己的舒適而運轉。

「不要跑,因為你會被馬踩到。不要跑,因為你會弄得全身是泥。不要跑,因為我頭痛。」

這有如怪物的機器長年工作,就是為了粉碎孩子的意志、能量,把孩子的力量燒成灰,讓它冒出難聞的怪味。

為了明天,我們輕視孩子今天為何快樂、沮喪、驚訝、憤怒,也不在乎他在意什麼事。為了那個他不明白、也不需要明白的明天,他生命中的許多歲月都被虛擲了。

「小孩和魚沒有聲音。」(相當於台語中「囡仔人有耳無嘴」的波蘭俚語。)

「你有時間,等等,等你長大。」

而孩子這時候想:「我不是一號人物。大人才『是一號人物』。現在我是個有點老的『不是一號人物』。我還要等幾年?讓我快點長大吧,我會給他們好看……」

他等待,並且懶洋洋地活著。他等待,感覺快被悶死。他等待,埋伏,等待並且吞口水。

美麗的童年,不,只是無聊的童年,如果在那其中有些美麗的瞬間,那都是爭取得來的,或者更多時候是偷來的。

摘自 雅努什‧柯札克《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心靈工坊

 

Photo:Marc Milligan,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