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大河劇-真田丸.jpg

真田赤備.jpg

真田丸示意圖.JPG

真田丸2016再現.JPG

信長之野望創造地形圖.JPG

名胡桃城.PNG

真田幸村妻妾.JPG

桐.JPG

六文錢.JPG

月薪嬌妻之五円錢.PNG

NHK 2016大河劇《真田丸》有感

    真田氏的簡介前文已撰,再補足真田幸村之後的發展:1614年始終不願正式臣從德川幕府的豐臣家開始招募各地浪人,幸村也逃出九度山進大坂城為秀賴將領,德川家亦找到口實挑起「大坂冬之陣」,但幸村主張主動攻擊的戰術遭否決後,遂於大坂城南方築半圓突出的「出丸」(甕城),此便為知名的「真田丸」。幸村更挑釁德川軍,並運用真田丸的形勢以鐵炮於「真田丸之戰」中大敗前田利常、松平忠直、井伊直孝等軍,但豐臣家隨即議和且中計遭拆除護城河與含真田丸在內的外牆,德川家康在遣信繁叔父信尹以信濃10萬石誘降遭幸村拒絕後,隨即於1615年發動戰國最後戰役「大坂夏之陣」,此時豐臣軍敗象已露,幸村先是成為「道明寺之戰」的撤退斷後部隊,之後更決定孤注一擲,對家康與秀忠的本陣發動突擊,遂投入「天王寺岡山之戰」。佔據茶臼山的真田軍下山正面突破松平忠直軍,與毛利勝永再破第二、三陣後直逼家康本陣,擊潰家康旗本迫使德川家本陣壞滅,家康策馬而逃,但最終因戰損過大,兵力銳減遭重整軍勢的松平忠直等軍合圍,全軍陣亡,戰死沙場,僅留下「日本第一兵」,無愧「六文錢」(六文錢為渡陰陽分隔之河三途川之船資)視死如歸的家紋名號。

    幸村嫡長子真田幸昌同樣殉死豐臣秀賴,大坂城淪陷,豐臣家滅亡,但幸村的後裔多有留存,較知名的為三女阿梅與次子守信,由幸村託孤於伊達家名將片倉重長,阿梅甚至成為重長的繼室,守信則由伊達家保護,先以片倉守信之名為仙台藩片倉家臣,守信之子辰信復姓真田,以仙台真田家延續至今。

    劇情前半部明顯主角是昌幸,只是真主角幸村還是要讓他出來歷練一下,所以安排一些養成劇情,讓幸村與信之見識到何謂戰國亂世與謀略真諦,以及國人眾求生的陰暗面。也因幸村出生在於戰國後期,許多重要事件常無法參與,史實也較缺乏,卻給編劇許多發揮空間,但大河劇編劇必採「亂入」手法散發主角威能,竟讓幸村成為勸服北条氏政的要角,整個把黑田官兵衛的功勞搶走也太過分。而本劇的重點當然在真田父子與兄弟之間,身處於亂世,最終不得不分道揚鑣的悲壯故事,但我對幸村與秀吉的相處故事最感深刻,不完美的豐臣家臣團、日漸衰老蠻橫的秀吉卻讓幸村找到自己的定位,一名無法繼承家業的次子首次強烈感受到被需要,更透過與秀吉的朝夕相處與改寫秀次事件,讓幸村在豐臣家的角色更為吃重,終讓幸村潛移默化徹底成為豐臣家的人,忠心不貳,埋下真田家分裂的伏筆。

    不過真田丸劇情的醞釀也頗長,至30集都未到關原合戰,不過真到期待已久的「第二次上田合戰」時竟輕描淡寫地結束,雖還是能展現真田昌幸運籌帷幄的實力,但完全沒有再次擊敗德川家的痛快淋漓之感,僅有昌幸得到石田三成允諾信濃、甲斐兩國時握拳的喜悅相當可愛而已。

    而幸村的主場「大坂之陣」,編劇刻意強化幸村並非一心求死的悲劇英雄,而是要透過智勇,力保豐臣家,且透過幸村散發的希望魅力,「感化」大坂浪人眾,願為豐臣而戰,結果卻遭疑心病重的茶茶猜忌浪人,堅持籠城,失卻豐臣家一線生機,而劇中也再現「真田丸」,不過戰陣場面還是太小,而且用室內景交替省錢,但至少幸村終於有自己的城,而且真的指揮一場大戰!之後的女女談判雖有趣卻暗藏凶險,豐臣人才庫畢竟不夠,不過議和中計後豐臣上下沒有失去信念,齊聚在幸村身邊的畫面極為感人,但幸村仍是無力回天,在浪人眾不停戰死之時,以捨身姿態直撲家康本陣,孤注一擲,但最終功敗垂成。

    至於女角部分,幸村首位側室領便當得太離奇,而正室春(松岡莫優)超適合演這種個性倔強,愛吃醋的怪怪美少女,而且好耐看,越看越美,每次戳洞我都笑翻天。另外居然不照史實讓真女主角桐(身材超棒的長澤雅美)最終成為幸村側室,只能當紅粉知己,要不是最後來個擁吻鏡頭稍平我怒火,定要打抱不平!另位側室隆改寫至菲律賓經商,滿口呂宋方言與異國服飾則相當有趣。

    總而言之,2016大河劇真田丸我仍是推薦。知名編劇能在較嚴肅的大河劇中帶點詼諧趣味,極富功力,劇情也帶入不同的歷史詮釋觀點,雖然仍舊沒有大場面,但透過鋪陳與轉折,讓忠勇無雙的真田幸村再次昂揚在現代螢幕,且火紅真田赤備大軍衝殺搭配無敵耐聽又沉吟嘹亮NHK交響樂團之片頭配樂,氣勢磅礡,不負「真田日本第一兵」的威名!

arrow
arrow

    姬龍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