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雙腳夾頭骨的屍體

A+A-
圖片來源:Archaeological Solutions

數週前,英國東部的沙褔郡(Suffolk)一個建屋地盤進行挖掘時,發現了一共 52 副骸骨,而其中的 40%(約 21 副骸骨)都有著奇怪的埋葬方式:骸骨的頭都被砍下來,並置於骸骨的雙腿之間。

研究人員初步推斷,這些都是來自羅馬時期的骸骨。對於為何有這樣的做法,研究人員找到兩個可能性:他們或是遭處決的罪犯,也有可能是羅馬時期一種安葬的手法及儀式。而工地附近有一個公元 4 世紀開始使用的羅馬墳場,裡面埋葬著定居當地的婦女及孩童。研究人員檢查頭骨與頸部的切口,肯定頭部是在死後才被砍下來的,由此排除了這些骸骨的主人曾是罪犯的可能性。考古學家 Andrew Peacher 指這次發現引人入勝,也正好讓研究人員了解羅馬時期英國人這種古怪的殮葬方式。可惜的是,研究團隊目前沒有辦法知道,究竟他們是否先將骸骨屍體骨肉分離後才斷頭埋葬。

原來早在 10 年前,英國另一城市約克(York)已經有相類似的考古發現。當時找到的骸骨,頭骨同樣被砍下來放到雙腿中間。研究人員分析骸骨時,相信身體曾經有被動物襲擊造成的傷口,並判斷出他們的肌肉左右發達不對稱。這些特徵一般見於運動員、舉重運動員甚至以前的古羅馬鬥士。2016 年,研究人員進一步鑒證,認為這些骸骨的身份可能不是古羅馬鬥士,而是士兵。他們透過基因測試,證實這些骸骨都是中年男性,並且有著多元的背景。隨後根據英國西南方的考古及文獻記載,記錄了特別的下葬方式,而這些下葬方式在羅馬時期已遭摒棄。

事實上,很多民俗與宗教都有著類似的安葬方式 —— 在下葬前將亡者身上的骨頭與軟組織分離,然後再重新安排骨頭的擺放位置。古時猶太人也會有二次殮葬的習慣:他們會先將亡者埋在泥土,一年後撿起骨頭,放到一個細小的箱或龕位。由於猶太人不容許火葬處理遺體,因此這個做法可以有效地管理及保存先人的骸骨。我們華人文化亦有同類的做法:受土葬的先人會在數年後被撿起,將先人骨頭安放到「金塔」內,以便還原坐姿的模樣,我們稱之為「執骨」。最初期的基督教甚至會將重要聖徒的聖髑(Relics)分佈到不同教區,時人相信擁有聖人遺體身上的一部分,可令該教會變成朝聖者的宗教聖地。

上述儀式於文化上、地理位置上甚至理念上都有所迥異,但在實際操作上卻有不約而同之處。然而,各種地理、宗教與文化差異更多是造就出不同的安葬方式。將骸骨的頭骨放在雙腿之間,對我們來說或許是奇怪之舉,但對某些文化來說,卻沒甚麼大不了。

參考資料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