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2018.11.22

【新興領域最新發展與獲投消息】近期全球健康醫療重要的發展事件

一、Google「智慧眼鏡測量血糖」專案宣告研發失敗

根據國外媒體最新消息,Alpabt公司生命科學部在美國時間11月15日表示,將停止備受關注的谷歌智慧眼鏡測量血糖專案的研發。共同合作推進該專案的諾華旗下愛爾康公司也證實此一消息。谷歌智慧眼鏡測量血糖專案始於2014年,由谷歌旗下的Verily公司負責,計劃在隱形眼鏡的鏡片上安裝微小的感測器,能夠通過淚液測量人體的血糖水平,如果專案成功完成,則全世界大量的糖尿病人將快速掌握血糖水平。如果研發獲得成功,這將給糖尿病人帶來巨大福音。Verily公司表示,相關研究無法證明淚液中葡萄糖與血糖濃度之間始終存在一致的相關性,相關研究成果無法支援醫學設備的研發。

二、以色列顱內出血AI軟體 獲FDA 510(K)許可

根據環球生技月刊的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的醫療人工智慧公司MaxQ AI日前宣布其革命性的Accipio Ix顱內出血(ICH)檢測軟體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510(K)許可。該軟體旨在幫助醫生確定成人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CT)病例的臨床評估。MaxQ AI透過其深度學習和機器視覺專家團隊開發了臨床診斷智能軟體解決方案專業,輔助醫師可以即時、準確地進行顱內出血患者的診斷。

三、微軟醫療用AR獲FDA510(K)批准

隨著價格下降,AR將成為人們生活中輔助的工具,最近,醫生和開發人員也不斷優化將擴增實境作為手術規劃的一種方式,並在手術過程中為外科醫生提供更多資源。日前FDA批准微軟(Microsoft)的HoloLens和Novarad的OpenSight的擴增實境(AR)系統510(K)許可,為醫生提供患者2D、3D和4D交互式結合實際環境影像,此技術可以減少手術時間並改善手術計畫和在不需開刀的情況下對患者體內的理解。Novarad的OpenSight這套軟體旨在幫助外科醫生計劃手術,並為臨床醫生提供工具,OpenSight專門使用Microsoft HoloLens頭戴顯示器,可以顯示AR中的3D患者圖像以及患者和其現實環境。這也是微軟HoloLens的第一個AR醫療解決方案,用於術前外科手術計劃。此套系統也可允許多用戶體驗,以達到臨床目的訓練,OpenSight的教學版也可提供醫學院生對大體進行虛擬解剖。

四、美國FDA授予第一款針對自殺性雙相抑鬱症口服藥物突破性療法認證

根據動脈網報導,美國當地時間2018年11月13日,一家處在臨床階段的製藥公司 NeuroRx,宣佈其研發的藥物NRX-101,已經獲得美國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證。該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具有急性自殺意念和行為(ASIB)的嚴重雙相抑鬱症患者,這也是第一款被授予突破性療法認證的口服速效抗抑鬱藥物。今年4月,FDA還為該公司正在進行的關鍵的2b/3期臨床試驗發佈了一項特別協議(SPA)。NeuroRx在最近一項報告中公佈了其在STABIL-B研究中取得的振奮人心的研究結果,該研究表明NRX-101的耐受性良好,沒有嚴重的不良事件及中斷副作用。

五、矽奈米針貼片-藥物傳遞系統的革新

根據環球生技的報導,以往藥物施放多採皮下注射或口服的治療方式,雖能有效地輸送藥物,但卻容易引起感染和疼痛,不僅耗時,也造成病人在臨床治療上的痛苦。因此,近年來經皮給藥系統(Tran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的診療方式開始快速發展,利用微機電製程技術將針頭微小化,由數十微米的針頭以矩陣排列方式組成,此微小針頭不但能穿透皮膚的角質層,亦不會刺激深層組織的痛覺神經,使病人在臨床接受藥物注射時大幅地降低疼痛感,實現了無痛注射的目的。2018年11月9日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具彈性的透明矽奈米針片(Silicon nanoneedle patches),可將8-9個矽奈米針注入單一個細胞而不會造成明顯損傷,運用這些奈米針將生物分子運輸至細胞或組織中,有望用於治療皮膚癌,此研究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研究人員表示,未來將計畫用該貼片進行細胞電位活動觀察或癌症腫瘤治療給藥等試驗,以拓展更多的可能性。

 

六、全球首例移植幹細胞治療帕金森式人體試驗啟動

帕金森氏病是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病理改變是腦部分泌多巴胺的神經細胞死亡,臨床表現包括手腳震顫、身體僵硬、行動遲緩等,目前尚無根治方法。《Nature》雜誌在11月14日報導,日本京都大學神經外科醫生Tetsuhiro Kikuchi領導的研究小組首次利用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製作的神經細胞對帕金森氏病患者進行移植治療,該人體試驗於2018年10月進行,是試驗帕金森氏病新療法的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方法是透過對成熟體細胞“重新程式設計”培育出的幹細胞,擁有與胚胎幹細胞相似的分化潛力,研究人員正是將iPS細胞轉化為產生神經遞質多巴胺的神經元的前體,再將這些前體細胞移植到帕金森氏病患者腦部進行試驗。

資料來源:環球生技月刊、動脈網、醫谷(林秀英整理)

  1. 谷歌智能眼镜测量血糖项目四年后宣告研发失败
  2. 以色列顱內出血AI軟體 獲FDA 510(K)許可
  3. 微軟醫療用AR獲FDA510(K)批准
  4. 美国FDA授予第一款针对自杀性双相抑郁症口服药物突破性疗法认证
  5. 給藥方式大進展!柔韌 透明 可穿戴生物貼片負責藥物傳送
  6. 全球首例移植干细胞治疗帕金森人体试验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