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至今最全面報告證實大麻醫療價值,科學家籲放寬管制以利後續研究

2017/01/17 ,

新聞

東邪黃藥師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東邪黃藥師

東邪黃藥師

「利器越強大,如果使用不當,損壞可能性也越大。啟靈藥被濫用,對醫學或人類來說都是巨大損失。」—LSD發明者霍夫曼博士(1996)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大麻仍是一級管制藥物的情況下,研究人員很難控制大麻的劑量、品質和種類,造成進一步研究大麻使用對於健康影響的障礙,這對已經逐步接受或對大麻持開放態度的社會大眾來說並非好事。

大麻的好處與壞處時常被支持與反對團體渲染,比如擁護者宣稱大麻對於治癒癌症具有神效,或反對者誇飾大麻的害處,稱其比菸酒更毒、致癌風險更大等等。事實上,大麻在「非長期規律使用、品質效力相同且適中」的情況下,對「已發育成熟」的人體是否 「直接有害」,學界、醫界一直以來都未有明確的共識或定論,其可能的醫療價值與潛力也仍有不少爭議。

直到今年1月12日,一份受到世界矚目的最新研究報告發布,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院(NASEM)一個由16位神經醫學、腫瘤學、流行病學及小兒精神醫學領域的專家所組成的委員會審視、分析了超過一萬份關於大麻的研究報告,並發表了一百多項結論,除了澄清不少大麻的正負面謠言之外,也給了人們至今對於大麻最全面、深入的回顧性分析。

好消息是,科學家指出,大麻有「確鑿的證據」可以有效緩解癌症化療後的噁心嘔吐、多發性硬化症的痙攣,以及減輕成人慢性疼痛的困擾。此外,有「中等程度的證據」顯示大麻對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多發性硬化症、纖維肌痛及慢性疼痛等症狀所引起的睡眠困擾有所助益。不過,其它大麻在坊間流傳的療效如增進愛滋病患的食慾或體重、緩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專注缺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與癲癇治療等,科學家只找到「部分及有限的證據」來說明大麻對於上述症狀的治療效果。

執行此項超大型回顧研究的科學家之一、賓州大學流行病學系教授軒尼詩(Sean Hennessy)就直言:「事實上,許多人們使用醫療用大麻的治療目的並沒有被證實是確切有效的。」比如,目前科學家並沒有找到「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大麻對於癌症、大腸躁鬱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帕金森氏症及肌張力不全症有治療效果。

另一方面,對於許多反對大麻人士甚至台灣某些學者聲稱的「大麻致癌」說法,科學家則予以否認。此份報告指出,並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說明大麻與吸菸導致的肺部及頭頸部癌症有關,也沒有證據顯示服用大麻會導致新生兒罹癌或增加婦女懷孕、生產中的風險;但科學家表示,長期、規律地吸食大麻的確可能會增加痰的分泌並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問題。

更重要的是,科學家認為大麻可能會造成負面的心理健康影響,比如長期服用大麻可能會增加精神分裂症、社交焦慮症(SAD)及其它精神錯亂的風險,且服用的大麻越多風險就越高。此外,雖然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服用大麻與躁鬱症的形成與發展有關,但天天抽大麻卻可能惡化原本就是躁鬱症患者的相關症狀。

不過,科學家在報告中強調,也可能是因為具有上述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多半希望藉由服用大麻得到幫助,所以造成最後分析結果的扭曲,這有待未來研究進一步探討。

AP_16201764133457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至於反對陣營時常掛在嘴邊的「大麻是入門藥物」主張,科學家認為相關證據是有限的,並不足以說明大麻使用者會進一步使用其它非法藥物的傾向。但科學家指出,有證據顯示,服用大麻越多的人越可能遭遇成癮問題,且年紀越輕開始服用,就越有可能發展成濫用的習慣。不只如此,未成年人若在大腦尚未發育成熟時就接觸大麻,更有可能造成其在教育及社交發展上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家明確指出,服用大麻後開車確實會增加車禍風險,而隨著美國許多州及世界各國都逐漸加入大麻合法化的行列,政府更應該發展出完善的配套來避免人們服用大麻後進行駕駛或其它精密機械操作的行為,這是各國執法單位都需要努力的目標。

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院的科學家也在結論中建議未來的研究應該進一步針對孩童與青少年服用大麻的健康影響進行評估,也必須調查不同的大麻服用形式(口服或吸入式)對人體益處與危害,並設計完善、精確控制的實驗來了解不同種類的大麻及衍生產品(大麻點心等)對健康的影響。

綜觀來看,本研究澄清了不少謠傳已久的大麻害處,並證實其具有醫療價值同時也伴隨著部分健康風險,相較於許多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仍將大麻列為「一級管制藥物」(Schedule 1;毫無醫療用途且具高度濫用風險),法令確實有需要與時俱進的必要。事實上,甲基安非他命與古柯鹼這類人人聞之色變的藥物,在美國反而是「二級管制藥物」(Schedule 2),這讓科學家得以對其進行更嚴謹且方便控制的研究,但同樣的情況在大麻上卻無法適用。

對此,科學家也在結論中提到,在大麻仍是一級管制藥物的情況下,研究人員很難控制大麻的劑量、品質和種類,造成進一步研究大麻使用對於健康影響的障礙,這對已經逐步接受或對大麻持開放態度的社會大眾來說並非好事。本份報告的作者強調,他們認為在現階段建立一套標準化的嚴謹研究方法是有迫切必要的,以利日後決策者對於大麻進行客觀和基於科學證據的政策決定,「現在正是大麻研究的關鍵時刻」。

若想了解醫療用或娛樂用大麻相關資訊與知識,可追蹤420Taiwan臉書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專題下則文章:

將人拯救出海洛因成癮泥沼,禁藥大麻、LSD、迷幻蘑菇可能有奇效



4/20國際大麻日:不美化、不恐嚇,透過科學來重新認識大麻: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4月20日,今天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呢?其實,對許多人來說,每年的4月20日是「國際大麻日」,在這一天,世界各地的大麻支持者會相聚在一起抽大麻,以示慶祝與支持大麻合法化之意。今年(2017)的國際大麻日相信是有史以來最多人響應的一次,因為除了大家耳熟能詳,早就解禁大麻的美國許多州及荷蘭之外,近一年來又多了德國、澳洲、加拿大、烏拉圭、南非、阿根廷等國將陸續開放民眾合法或以醫療目的使用大麻,儼然成為一股席捲全球的「綠色風潮」。不過,在台灣,大麻仍被視為「二級毒品」,對於全球各國都開始關注大麻的這個趨勢,我國衛福部僅在去年底回應表示:「參酌目前亞洲其他國家均未開放醫療使用之情形,爰不考慮大麻開放醫藥使用。」如此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的立場,不禁讓人質疑,究竟大麻的爭議何在?它到底有哪些好處或壞處?台灣政府以什麼理由來反對開放大麻?這些理由有說服力嗎?在這一系列的特別報導中,我們將盡可能回答以上這些問題,並透過最新的科學研究帶你來重新認識大麻,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