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教你正確燙傷處置

醫師教你正確燙傷處置

by | 10 月 2, 2017

blank


作者:皮膚專科 游懿聖 醫師

「游醫師,最近我在網路上,看到好多人都在流傳一則訊息,說燒燙傷的急救過程:沖、脫、泡、蓋、送,其實是錯的,請問真的是這樣嗎?燒燙傷的第一時間,到底該如何處理呢?」

前幾天,一位好朋友發了一則這樣的簡訊問我。

在留言給他的同時,勾起了一段我不願回想的過去(請想像鄧不利多拿出儲思盆,緩緩地把腦裡的一縷記憶輕煙,勾出來的畫面)。

前年夏天,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搭乘飛機,橫渡太平洋,即將展開籌畫了一整年的家庭旅行;長途飛行的客機上,安靜的艙內,燈光都已經調暗,只剩零星的幾盞閱讀燈還亮著。那時候,孩子都睡著了,我也才剛取下耳機,開始閉目養神。

昏昏沉沉當中,我忽然聽到後座傳來一陣撕心裂肺的哀嚎,回頭一看,竟然是我的孩子在睡夢中忽然爆哭起來;第一時間,我以為孩子做惡夢了,趕忙把他從座位上搖醒,想要安撫他。

抱他起來的當下,發現他褲子濕掉了,孩子的爸爸以為是作惡夢尿濕褲子,孩子才因而大哭;正當我們手忙腳亂,一邊安撫他,一邊準備幫他換掉溼透的褲子時,褲子一拉下來,竟然發現屁股上出現了好幾個水泡,當下才明白,為什麼性格一向平穩的孩子,會哀嚎的那麼慘烈:

原來我的孩子,燙傷了!

定睛一看,才發現原來放在餐桌上的一杯熱水,已經打翻了,熱水沿著座椅,流到孩子的屁股,引起二度灼傷;更慘的是,由於沒有意識到是燙傷,所以幫他脫褲子的同時,也弄破了好幾個水泡。

燙傷的第一時間處理:沖、泡+脫、蓋+送

燙傷的第一時間處理,我們熟知的沖、脫、泡、蓋、送,有錯嗎?

沖脫泡蓋送,目前仍是處理燙傷的準則,沒有錯!只是施行上,有些細節,需要注意。在此,我把這五個步驟,結合成三個步驟,分別是沖、泡+脫、蓋+送,比較簡單好記。

blank





沖脫泡蓋送的施行時序很重要,不要急著脫去衣物,先用大量流動的冷水降溫(室溫的水)。流動的冷水,因為持續流動,可以有效地帶走體表溫度,是局部降溫最安全又有效的方式之一,這裡要注意的是,水流不要很強,不要強到會沖破水泡。

要沖多久呢?簡單來說,沖到不痛為止,如果情況允許,會建議沖二十分鐘;如果因為燙傷面積大,須立即送醫,可以改用泡的,把患部泡在冷水當中,趕緊送醫;然而用浸泡的方式,由於水溫會上升,組織降溫效果並沒有比持續沖水來的好。

門診常見民眾在燙傷的第一時間,沖水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鐘,然後就改用局部冰敷,其實燙傷的皮膚,因為表皮受損,連帶著皮膚的感覺也會異於正常,直接長時間冰敷,很容易造成皮膚凍傷而不自覺,進而讓組織傷害更多。

所以燙傷的第一時間,請務必記得流動冷水持續沖。


泡+脫

泡冷水的另一項重要考量是,讓衣物在浸泡時,不要緊貼在燙傷的皮膚上,利用水的浮力,輕柔的移除患部覆蓋的衣物,必要時,直接用剪刀剪破袖口或領口,不要因為脫衣服時的摩擦,造成皮膚的損害,或是因此而把水泡弄破。

像上述的飛機燙傷事件,就是因為我們第一時間沒有發現孩子是燙傷,手忙腳亂幫他脫衣服的同時,就把水泡弄破了,甚至把水泡皮都磨掉了。

泡冷水,其實組織降溫的速度並沒有持續沖冷水來的好,身體泡在冷水中,水溫會緩慢的上升,需要勤更換;因此不論降溫的速度、施作的方便性而言,都不如流動的冷水持續沖,來的快速而有效。


蓋+送

在緊急降溫之後,如果燙傷面積太大,還是建議到醫療院所進行後續治療,在送醫的過程中,用乾淨的紗布覆蓋患部,避免因為運送過程中感染;除此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是有些燙傷病患,特別是小孩,在大範圍面積燒燙傷之後,皮膚缺損過多,體溫及水分都會大量蒸散,加上沖跟泡的降溫過程,有可能引發失溫;因此建議,在沒有燙傷的部位,注意保暖,也是「蓋」的另一項處理原則。


燙傷的水泡要不要弄破?

只要起水泡,就表示燙傷的深度已經深過表皮層,達到真皮層;這代表甚麼意思呢?表示原來可以提供皮膚屏障的表皮層,已經與真皮層分離;如果這時候將水泡弄破,甚至把水泡皮整個移除,會造成真皮層直接暴露在外在環境中,少了表皮的保護,不儘傷口疼痛度加劇,也會增加傷口感染的風險


燙傷產生水泡,請不要把水泡弄破,至於水泡內液要不要引流、水泡皮何時需要移除,都跟燙傷的面積、部位、嚴重程度有關,所以燙傷起水泡,請就近就醫,在醫師的指導下照護傷口。

燙傷誤區看這裡

傷口不要包,讓它自然乾燥才好?

門診時,常常會聽到患者這樣描述,說傷口要保持乾燥,不能包紗布,包起來傷口就會一直濕濕的無法收口。

這觀念是錯的!是錯的!是錯的!

傷口初期,需要白血球來吞掉外來的細菌及外來物,需要纖維母細胞移行、增生、進行修復,需要上皮細胞從傷口周圍移行、長出新的皮膚,這些步驟,都必須在濕潤的傷口床上,才能順利進行;傷口包覆紗布或敷料,可以保護傷口,免於環境中的各種細菌、病毒伺機性感染,如果敷料能提供傷口床一個濕潤又抑菌的環境,確實會縮短傷口癒合需要的時間。

當傷口的癒合條件良好,自然滲出液就減少,慢慢的傷口就會越來越乾爽,一直到新生的皮膚完全覆蓋好傷口,這時候的新生皮膚,才是真正的「乾燥」。

所以,一直聲稱傷口必須「乾燥」,才能收口的說法,是倒果為因,因為一直想要傷口乾,而不敢清洗傷口,甚至灑很多藥粉在傷口上,造成過多廢棄物堆積在傷口表面,反而會阻礙傷口癒合,造成長久無法收口的傷口。


那……後來呢?

飛機上燙傷之後,在空服員的協助下,我們運用飛機上的敷料,幫孩子做了簡單的包紮,抵達旅館後,跟孩子討論,期待已久的家庭旅行,很可能要提前結束,直接飛回台灣了。孩子難掩失望之情,只淡淡地說一句:「我的屁股還很痛,明天可以不要再坐飛機了嗎?」

再度商量後決定,先進行旅行的初步計畫,開兩個小時的車到第一站,觀察孩子的復原情況,再決定後續的行程規劃;天真的孩子,聽到不用下一班飛機直接飛回台灣,還可以再待個兩天,開心地這樣安慰自己:「那至少還有玩到兩天。」

幸運的是,孩子的燙傷屬於淺層二度燙傷,只傷及淺層的真皮層,傷口復原的速度很快,大約三天之後,換藥已經不再疼痛,用屁股坐在硬椅子上,也不會有任何不適;我們的家族旅行,就在驚滔駭浪中開始,平安圓滿中結束;然而,那一幕驚心動魄的燙傷,到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讓我餘悸猶存。


預防重於治療

台灣是個機車國家,機車確實讓擁擠的都市生活,增加了許多便利性,然而,在我的門診當中,最常見到的燒燙傷,就是機車排氣管燙傷。好幾次,看著一臉自責的雙親,帶著被排氣管燙傷的孩子來就診,那種內心的煎熬與不捨,都會讓我想起我的親身經驗。

如果可以事先預防燙傷發生,就不需要事後的自責與照護了,在此提醒大家,騎機車、停機車、走在停放機車的道路時,務必時時提醒自己與孩子,小心機車排氣管,寧可多繞遠路,也不要因為一時不察,而造成悲劇。

除此之外,抱著小小孩的時候,請不要一手抱小孩、一手喝熱飲、喝熱湯;外出用餐,請讓孩子坐在遠離走道、不會有人上菜的角落;家有小小孩的,餐桌請不要鋪垂墜式的桌巾;在狹小的空間用餐,像是火車上或飛機上,請不要點熱飲或熱湯;事先防範,勝過事後的千言萬語。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研究證實瑜珈有益肌力,你可以這樣做

研究證實瑜珈有益肌力,你可以這樣做

研究發現,練習瑜珈的長者其腿部肌力會變好,走路速度變快,比較能從椅子上站起身。來試試看吧。活動英雄一英雄一→英雄二活動英雄二墊前腳側拉腰反英雄→斜三角英雄二→側弓步活動英雄一英雄一→英雄二活動英雄二墊前腳側拉腰反英雄→斜三角英雄二→側弓步挺胸下拉背墊腳椅子式直背伸展緩和深呼吸...

高膽固醇不僅卡血管,還會引起慢性發炎

高膽固醇不僅卡血管,還會引起慢性發炎

「我的痘痘很嚴重,需要吃口服A酸治療。可是,醫師說我膽固醇有點超標,就不建議吃了。所以這樣是我的肝臟不好嗎?」三十歲的芝婷最近大爆痘,卻無法吃A酸治療,難過地跟爸爸抱怨。

「咦,我還以為膽固醇超標,是會讓血管出現問題,就像是發作心肌梗塞!」爸爸回應:「醫生也說我的膽固醇太高,需要吃藥控制。看起來膽固醇跟心臟、肝臟都有關係呢。」

晚期不等於末期!攝護腺癌骨轉移,積極治療扭轉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晚期不等於末期!攝護腺癌骨轉移,積極治療扭轉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士,因為嚴重背痛而就醫,才發現是攝護腺癌骨轉移。」林嘉祥教授指出,「雖然在診斷時便是第四期攝護腺癌合併單獨腰椎轉移,但是患者勇敢積極的接受各項治療,包括脊椎手術、腰椎轉移部位放射線治療、達文西根除性攝護腺癌根除手術、骨轉移藥物治療、及男性賀爾蒙剝奪療法等。」

患者原本是坐著輪椅進到診間,因為劇痛而生不如死,不過在接受一系列的治療後,患者的生活品質大幅改善,目前狀況良好,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每天要走多少步?該運動多久?正確保養心血管,減少中風、心肌梗塞、死亡率,實證懶人包

每天要走多少步?該運動多久?正確保養心血管,減少中風、心肌梗塞、死亡率,實證懶人包

你一定曾經聽過要人

 「日行萬步」的健康建議,只要每天走個一萬步以上,就能減少高血壓、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因此,許多人也會穿戴行動裝置,計算每天走了幾步。

不過,由於過去沒有基於「步數」的足夠研究讓美國心臟學會提出指引,因此你現在看到的一些運動指引,幾乎都是告訴大家「每天要運動三十分鐘以上」,或是「每周建議至少做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或高強度運動75分鐘」。也就是說,這時候用「總時間」來論斷,而非「步數」。

你是否也曾經感到好奇,究竟這兩種判斷方式

哪個比較準,哪個比較有效呢?

十分鐘核心腹部運動–堅持練就看得到成果

十分鐘核心腹部運動–堅持練就看得到成果

練好核心,生活、活動會更輕鬆,只要堅持訓練,絕對可以看到成果交替點地捲腹肘碰膝捲腹肘碰膝捲腹單側直腿捲腹單側直腿手交握臀橋剪刀腳緩升降剪刀腳緩升降(逆)空中腳踏車振臂捲腹體扭轉交替直腿交替點地轉體直腿畫圓伸縮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