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事很荒謬,我們也會相信?

A+A-
張曉明:中聯辦為林鄭拉票屬謠言。 董建華:特首選舉若由曾俊華獲勝,中央不會任命。 圖片來源:路透社
張曉明:中聯辦為林鄭拉票屬謠言。 董伯伯:特首選舉若由曾俊華獲勝,中央不會任命。 圖片來源:路透社

為何有人不相信氣候變化?為何有人相信法官判決是陷害七警?為何有人相信兒童接種疫苗會引發自閉症?其中一種解釋是心理偏見使人漠視現實和數據。一樣米養百樣人,有些人相信別人看來荒謬的「事實」時,難道只因他們不理性?「事實」是,從不這麼簡單。

新書 The Knowledge Illusion: Why We Never Think Alone (知識假象:為何我們從不是單獨思考)作者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商學院教授 Philip Fernbach 及美國布朗大學語言及心理學教授 Steven Sloman ,在書中闡釋,知識其實不是存在個別的大腦中,而是由群體共同分享。人之所以相信看來荒謬絕倫的事,並非單純出於不理性,而是不理性正正來自理性的深處。

Knowledge Illusion你為何知道地球是圍繞太陽公轉呢?是因為你晝夜觀察星象,嚴加計算而得知的嗎?你知道吸煙會致癌,但你可以說出香煙如何影響我們的細胞,癌細胞是如何生成,哪一種香煙對健康危害更大嗎?大多數人的答案固然是「不」,而大多數人的「知識」,只是從教科書或專家口中得知一二。

知識就是如此在某一群體中散播,讓部分人感覺他們認識一些其實他們不認識的資訊。Fernbach 和 Sloman 早前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虛構了某項新科學發現,如岩石原來是可以增生的。他們分別向兩組實驗參與者報稱,科學家不清楚岩石增生的原理及清楚其由。得知科學家清楚新科學發現原理的組別,在後來的報告中,較多人表示他們對該科學發現有一點認識,但實際上研究員從來沒有向他們陳述過任何原理。

研究顯示,原來這種「理解事理」的感覺是具傳染力,認為自己認識了其他人聲稱認識的事實,會讓我們自覺更聰明。這種情況發生於當他們相信得到資訊的途徑,例如當研究員進一步表示該科學發現是由軍方保持機密,他們便不感覺自己認識「岩石增生」理論。

大家之所以不能分辨己所知與他人所知,是因為當中的界線相當模糊,特別是於政治議題。Fernbach 與 Sloman 以杜林普與國會放寬棄置採礦廢料的議案為例,國會當中可能大多數人是沒有充份專業知識來為政策的利弊多寡下定論,廢料倒在哪裡對經濟活動的效益及環境破壞的影響有多大?議員在投票贊成與反對的一票時,大多還是基於借用了他人的「知識」。

Fernbach 與 Sloman 在此不是在提倡知識懷疑論,不是指原來沒有知識是真實的。反而,就像孔子在數千年前便悟明的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自己知識的貧乏。放下偏見,廣增見聞,對「知識」敏感,且小心求證,是步向真理的不變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