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授看課綱微調:重點不是「歷史學什麼」,而是「歷史該如何學」

歷史教授看課綱微調:重點不是「歷史學什麼」,而是「歷史該如何學」
Photo Credit:Franco Folini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目前歷史教育仍偏向於「灌輸」,學生學的不是A套歷史、就是B套歷史、要不就是C套歷史。接收一種觀點、意味著壓抑或掩蓋另一種觀點,因此各方都很焦慮,錙銖必較。

文: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 林慈淑

課綱微調「程序」確實有「瑕疵」。程序的瑕疵會進而影響「微調」後的內容。如果微調委員的觀點不是那麼單一,能容納相異或多元的看法,衝突也許不會那麼嚴重。另一方面,在這種衝突爭議中,我看到的是大家最在意的是「歷史要學什麼?」

為什麼這麼在意?因為台灣目前歷史教育仍偏向於「灌輸」,學生學的不是A套歷史、就是B套歷史、要不就是C套歷史。接收一種觀點、意味著壓抑或掩蓋另一種觀點,因此各方都很焦慮,錙銖必較。所以課綱、教科書,還有學生「心智」,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大家都要在學生心智和記憶版面上留下最深刻的痕跡,以便爭取未來的「忠實信徒」。

我認為解決之道,還是回歸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歷史 讓學生開眼界

不以記憶為主,而是讓學生有機會探究過去、思考和理解對過去的不同觀點、評斷各種看法所依據的證據和推出的解釋。但我的主張不等於「新舊並行」或「多種看法併陳」。

如果只是在教科書中,以必然性、絕對權威語氣述說「歷史事實」的課文中,於頁面上加註另一個小邊框:「某些史家對羅馬帝國的滅亡還有另一種觀點,他們支持羅馬帝國是因為經濟因素而亡」that is all!或者在課堂中,教師在述說某個看法時,補上一段:「這個問題還有另一種看法…」這樣的「多元併陳」只是表面,而非真正讓學生認識各種觀點的由來,或者學習如何理解和判斷。

真正的多元是讓學生深刻認識不同觀點的內涵、緣起、訴求,以及彼此衝突之處,學生應該有機會討論、辯證、質疑。重點在於學生藉此而「理解」他者所思所想,進而能培養寬容、包容,從而尋求可能的折衷和妥協。

學習歷史重要的不是讓學生導出蓋棺論定的答案,而是藉此學生得以開展眼界,得以見識差異和不同,理解分歧所在,最終能夠獨立判斷、自我抉擇。

學歷史 台灣學生太被動

當許多人習慣從「歷史要學什麼?」的角度來思考當今歷史教育的問題,並因此而焦慮。我個人則期待從另一個方向來檢視當今台灣歷史教育的現況:「歷史該如何學?」

坦白說,我們的學生學習歷史的方式,數十年來沒有大的變化。或許,教學現場有更先進的硬體設備、教科書版面安排、「課文」主敘述之外,增加若干資料引文、圖片、美編,以及形式上比數十年前活潑生動,教師教學時用電腦呈現講綱、展示地圖圖片、穿插若干資料,增加課程趣味。

學生還是「被動地」「接收」教科書以及老師的陳述和講解;而當前課程均以「台灣通史」、「中國通史」、「世界通史」為架構,無論是國中三年或者高中三年,需要學習的歷史事實如此之多,教學時數有限下,教師只能不斷的講授、學生只好努力的記誦。這是台灣中學歷史教室中的主要寫照、是青少年學生學習歷史的典型方式。

但,這樣的學習方式卻與「歷史學」亦即「歷史」作為一門學科的特質來說是相違背的。

Photo Credit:Tom Mrazek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Tom Mrazek CC BY SA 2.0

學歷史 鍛鍊判斷能力

歷史學是一種「探究」方式,也是一個論辯的過程。歷史當然有「歷史事實」,但許多的「事實」並不固定甚至未定、歷史家尚不斷爭議中、並且無法取得共識。因此歷史本應容許「爭議」和「討論」。這意味著,「歷史」不會定於一,同個時期,對於某一段「過去」會出現因立足點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解釋。

歷史也不會亙古不變,因新資料出現、對舊資料的重新看待、視角和焦點的轉換,歷史會不斷推陳出新,刷新面貌、改變疆域。可以說每一個時代都會改寫「歷史」或重新書寫自己的歷史。歷史思考這種不確定的本質,正使得歷史這門學科,非常適合訓練學生探究和論辯的能力、獨立思考和自主抉擇的心智習慣。

前提是,學習歷史不該只是單方面的、被動的接收某一種「歷史」,即便某些歷史宣稱自己是才最對的、最客觀的。學生欲從「歷史」的學習中,在思考和知識方面有所得,要倚靠教育當局、學校、教師提供他們機會去探討歷史中的重要課題,深度的學習某些歷史議題。

例如瞭解不同的解釋、觀點是什麼,出現背景以及主張為何,它們之間的衝突所在。學生甚至可以在這樣的教學型態和情境下,能夠學習閱讀文本以及各種類型的資料,能夠鍛鍊敏銳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能夠培養陳述和溝通的能力。

學歷史 學到處世大智慧

然而,這種深度化的學習,必然不能在「什麼都要教、什麼都得學」的框架下實現,但這正是我們當前老師教歷史、學生學歷史的寫照。什麼都得學,意味著什麼都學不到;精細的閱讀、深刻的思考必須要有時間和餘欲。當許多人刻板的以為學歷史就是運用背誦和記憶,歷史對思考力沒有幫助,這其實是一大誤解,這根本不是「歷史」的本質,是實踐方向的偏差所致。

環顧台灣中學生學習歷史的實情,學生被要求得要熟知三種通史,於是教師只能快速的傳授和交代層出不窮的史實,沒有時間可以和學生互動與討論,沒有餘地可以帶學生閱讀歷史名作或解析資料,遑論深入探討某些歷史課題。而對學生來說,沒有經過思考的歷程,所記住的只能是單向、無趣也無意義的歷史陳述,而不是能夠有助於反思、並不斷再學習、再更新的「知識」。

明顯的一點是,學生在中學所接收到的歷史「記憶」大多數往往隨著考試結束後而煙消雲散。何以如此?因為「學而不思」,根本無法產生「學習」該有的作用,甚至根本就不能稱之為「學習」。因為是被動的接收資訊,學生無法從中提取可以不斷累積的「知識」,進而涵化成處世的「智慧」。

學歷史 探究思考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