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水滸亂彈 -- 太平歌
送交者: ZTer 2009年02月27日14:51:49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在梁山好漢中,燕青算得上是最多才多藝的。小說寫出他短箭手段與相撲功夫的同時,還着意刻畫他“更兼吹的、彈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頂真續麻,無有不能,無有不會;亦是說的諸路鄉談,省的諸行百藝的市語”。“智撲擎天柱”一回寫燕青準備去泰岳打相撲擂台:   眾人看燕青時,打扮得村村朴朴,將一身花繡把衲襖包得不見,扮作山東貨郎,腰裡插一把串鼓兒,挑一條高肩雜貨擔子,諸人看了都笑。宋江道:“你既然裝作貨郎擔兒,你且唱個貨郎轉調歌與我眾人聽。”燕青一手拈串鼓,唱出貨郎太平歌,與山東人不差分毫來去,眾人又笑。酒至半酣,燕青辭了眾頭領下山。   燕青唱歌技巧無可挑剔,《水滸》描寫他為李師師唱曲兒,讚譽“端的是聲清韻美、字正腔真”。遺憾的是,小說沒有交代燕青吟唱的太平歌詞。但太平歌與轉調歌是一碼子事,無非是貨郎吆喝買賣的歌唱聲。   宋代高承在《事物紀原 吟叫》裡說,宋仁宗後期,有叫賣紫蘇丸的,一個叫杜人經的樂工大概受到啟發,編了一套《十叫子》的叫賣曲,其後京城裡連叫賣果子的也都唱開了曲子。高承還說:“京師凡賣一物,必有聲韻,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采其聲調,間以詞章,以為戲樂也。今盛行於世,又謂之吟叫也。”據此而言,燕青所唱的太平歌應是吟叫的一種。   據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城裡一清早,從御街州橋至大內南門宣德門前,准許各色商販設攤買賣,趁着早市賣洗面水、果子、湯藥、飲食和紙畫兒的小販們,“吟叫百端”,成為開封獨特的風景線。據《夢粱錄》,南宋都城臨安也是如此。和寧門紅杈子前,買賣各色精細菜蔬、時新果子、生猛海鮮,“填街塞市,吟叫百端,如汴京氣象,殊可人意”。每到臘月二十四,市場上及街坊間有售買五色米食、花果、膠芽餳、萁豆,“叫聲鼎沸”。而元宵節,那些商販邊推着插有花盤的架車兒,上面簇插着鬧蛾、紅燈等應時節物,“歌叫喧闐”;那些固定的攤主對夥計也往往“使之吟叫,倍酬其值”。   這種買賣聲傳入人耳,感受隨人境遇與心情而各有不同。且看南宋三位詩人的不同體會。有個叫陳藻的,一次路宿延平(今福建南平),夜深人靜,隔岸傳來叫賣聲,他有詩道:   晚向溪西岸上行,溪東一帶水為城。   兩山相距能多少,聽盡旁邊叫賣聲。   雖然不能入眠,但略有新鮮感。而錢時也有詩寫叫賣聲:   市聲朝暮過樓欄,喧得人來不耐煩。   寂寞山前聞叫賣,如何不作此心觀。   當時他的情緒顯然不佳,故而聽到這些叫賣聲有點不勝其煩。而著名詩人楊萬里在臨安聽到賣冰的叫聲,所寫的詩簡直讓人身臨其境而感同身受:   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   無論如何,這些買賣吆喝聲,充滿了生活氣息,可比英國作家阿狄生筆下倫敦的叫賣聲,還要早上六七百年呢!   宋代商貿活動中的叫賣聲大體可分為三種。   其一是代聲叫賣。時間性較長、流動性較強的商販,往往需要整日價不停叫喊,故而需要發聲的器物來代替其吆喝。最顯著的就是走街串巷的貨郎擔,手搖撥浪鼓以招徠生意。宋元話本《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寫公人冉貴扮作貨郎去踏勘案件,“裝了一條雜貨擔兒,手執一個玲瓏璫瑯的東西,叫做驚閨,一路搖着”,這裡的驚閨是指貨郎鼓。而據《齊東野語》說,還有一種驚閨:當時的磨鏡匠以鐵板數片,長五寸許,闊如其半,做成拍板模樣,“手持作聲,使閨閣知之”,走出深閨,來打磨黯淡的銅鏡。《事物紺珠》還記載了一種類似“小鉦而厚,手提擊”的玩意兒,叫做“驚繡”。“驚閨”,“驚繡”,其義則一,清代還有一種更香艷的名稱,叫做“喚嬌娘”,無非都是用代聲喚起繡閨中少婦或少女的注意,與你們有關的買賣人來了。   據《歲時雜記》說,東京開封,凡兜售一種叫做“鎚(食+追)”的蒸餅,“必鳴鼓,謂之鎚鼓。每以竹架子出青傘,綴裝梅紅鏤金小燈球兒,竹架前後亦設燈籠,敲鼓應拍,團團轉走,謂之打旋,羅列街巷,處處有之”。與此相仿,賣糖吹簫似乎也是宋代常見的代聲叫賣。宋祁詩云“草色引開盤馬路,簫聲吹暖賣餳天”,說的就是這一慣例。“千門走馬快開榜,廣市吹簫尚賣餳”,是科舉放榜時節梅堯臣的所見所聞。秦觀夜讀時聽賣餳簫,感覺就有所不同:“懶讀夜書搔發短,隔垣時聽賣餳簫”。陸游有一首《寒食省九里大墓》,也說“陌上簫聲正賣餳,籃輿兀兀雨㝠㝠”。聯繫其他與餳簫有關的宋詩,似乎吹簫賣糖都在春二三月,春試放榜、寒食省墓,有很強的節序性,難怪魏了翁有詩感慨:“賣餳簫咽紙鳶飛,愁思驚隨節物來”。   與餳簫同樣高雅的是吹奏鼓樂招徠沽酒,這在宋代似乎是司空見慣的:范祖禹在洛陽就親見“喧然古都市,沽酒吹玉笙”;黃裳在福建長樂也目睹“萬戶管弦春賣酒”的場面。據《夢粱錄》說,紹興年間(1131-1162),臨安有家賣梅花酒的店肆,邊讓鼓樂吹奏《梅花引》的曲子,邊用銀盂勺盞子售酒,堪稱代聲叫賣的韻事。而臨安中瓦前,有個頭簪三朵花的點茶婆婆,則“敲響盞,掇頭兒拍板”,大街上人們見到,無不哂笑。但當時賣茶敲響盞似是約定俗成的叫賣方式,人們好笑的也許是點茶婆婆的形象或動作。   其二是歌唱叫賣。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每年季春百花上市之時,開封城裡的賣花者以馬頭竹籃鋪排着各色鮮花,“歌叫之聲,清奇可聽”。這時,“晴簾靜院,曉幕高樓,宿酒未醒,好夢初覺,聞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懸生”。宋徽宗有一首《宮詞》正可以與孟元老相呼應,傳達出一個時代的富足與懶散:   嬌雲溶漾作春晴,繡轂清風出鳳城。   簾底紅妝方笑語,通衢爭聽賣花聲。   據《夢粱錄》說,南宋臨安,有兜售四時簪戴鮮花,也有賣成束時花、插瓶把花或人造假花的賣花人,也是“沿街市吟叫撲買”。宋元之際,方回自稱“老眼看花如隔霧,只消臥聽賣花聲”,說的就是這一場景。對這種賣花聲,由宋入元的陳著在詩里有所描寫:   賣花聲,賣花聲,識得萬紫千紅名。   與花結習夙有分,宛轉說出花平生。   低發緩引晨氣軟,此斷彼續春風縈。   從中可見,高明的賣花人不但要“低發緩引”吟唱出各種花名,還要“宛轉說出”花的平生習性,在春風縈繞中使得“九街兒女方睡醒,爭先買新開門迎”。   而每到正月,“街坊以食物、動使、冠梳、領抹、段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門歌叫”,吸引人前來撲買。這類賣花歌叫和買撲歌叫,與臨安中瓦前一個叫洪進的“唱曲兒賣糖”一樣,都屬於歌唱叫賣。范成大晚年歸居石湖,元宵夜不時聽到牆外有“唱賣烏膩糖者”,頗覺鄉音可愛,有詩云:   落梅穠李趁時新,枯木崖邊一任春。   尚愛鄉音醒病耳,隔牆時有賣餳人。   這個賣餳人看來也只是“唱曲兒賣糖”,因而不能歸入上面“吹簫賣餳”一類。而當時臨安茶肆一般則“列花架,安頓奇松異檜等物於其上,裝飾店面,敲打響盞歌賣”,這似乎又把歌唱叫賣與代聲叫賣結合了起來。   其三是吆喝叫賣。即商販通過高聲吆喝,既介紹商品,又吸引顧客。據《東京夢華錄》載,當時汴京一家瓠羹店門口,專門坐一個小兒,叫喚賣“饒骨頭”,就是以吆喝賺買賣的。這種吆喝,有時採取哀兵取勝的戰術。莊綽在《雞肋編》裡說:“京師凡賣熟食者,必為詭異標表語言,然後所售益廣”。他舉例說,有個賣饊子的,也不叫喊所賣何物,只是一味長嘆吆喝“虧便虧我啊!”當時哲宗孟皇后無故廢黜瑤華宮,此人一到宮前,就放下擔子,一邊嘆息,一邊大叫“虧便虧我”,被開封府追究有影射嫌疑,判杖一百。從此以後,他的叫賣聲改作“待我放下歇則個”。但他的生意卻無形中被炒得更加紅火。據《夢粱錄》,臨安孝仁坊口有家店賣水晶紅白燒酒,其味香軟,入口便化,也是經過吆喝,才打出招牌的。而“中瓦前賣十色糖,更有瑜石車子賣糖糜乳糕燒,亦俱曾經宣喚,皆效京師聲”。這種吆喝叫賣,原來叫做“喝故衣”,就是吆喝賣舊衣服的意思。後來,“喝故衣”就成為一般叫賣聲的代名詞。   不言而喻,對於穿街走巷的商販,吆喝顯得尤其必要。如以賣魚鯗而論,臨安城內外固定店鋪不下一二百家,“又有盤街叫賣,以便小街狹巷主顧,尤為快便”。至於一路吆喝買賣的,既有頭頂食盤沿街叫賣姜豉、糟蟹等熟食的,也有挑着擔子賣清汁田螺羹、羊血湯等小吃的,還有小街後巷“沿街叫賣”小孩戲耍玩具、吃食的,甚至不乏滿街轉悠叫“時來運轉,買莊田,娶老婆”的賣卦者,總之,“各有叫聲”。南宋戴復古有首詞說:“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說着重陽怎虛過”,這是描寫賣菊花的在吆喝“重陽怎虛過”招呼買賣。當然,吆喝叫賣往往會發展為歌唱叫賣,兩者有時也難以截然區分彼此的界限。   這種叫賣聲逐漸融入了文藝作品。北宋徽宗崇寧、大觀時期,汴京瓦子勾欄演出中就有專門表演“叫果子”的文八娘。所謂叫果子,顯然就是模仿水果販子的吆喝聲。南宋的故衣毛三,也是這種伎藝的著名藝人。這一伎藝,在南宋臨安進一步發展。   表現之一是演員陣容更為壯大。據《武林舊事》開列的吟叫演員,就有姜阿得、鍾勝、吳百四、潘善壽、蘇阿黑、餘慶等,還有專演吟叫的“律華社”。而《都城紀勝》說,當時各種集社裡有一個“小女童像生叫聲社”,宋代把模仿秀叫做“像生”,看來這批小女孩是專門模仿叫賣聲的。   表現之二是表演手法更臻完美。據吳自牧在《夢粱錄》所說,這種吟叫表演,都是由京師領風氣之先,“今街市與宅院,往往效京師叫聲,以市井諸色歌叫賣物之聲,采合宮商成其詞”。其中又有很專業的各種區分,耐得翁在《都城紀勝》裡指出:“若加以嘌唱為引子,次用四句就入者,謂之下影帶;無影帶者,名散叫;若不上鼓面,只敲盞者,謂之打拍”。而在南宋末年的舞隊節目單裡也有《貨郎》,其舞蹈的內容也許與南宋畫家蘇漢臣《嬰兒戲貨郎》相似,而貨郎鼓的撥打,太平歌的吟叫似乎也必不可少,一般聽眾都喜聞樂見。   這種叫賣聲也深深吸引了大內深宮的帝王后妃們。南宋隆興年間(1163-1164),太上皇高宗居住的北內與孝宗居住的南內恰與中瓦相對,這年正月,孝宗特地陪同太上皇到市場上看燈買市,御駕的簾前堆垛着萬貫現錢,再“宣押市食歌叫”,就是讓那些賣年貨的人吆喝吟唱,價值一貫的買賣,犒賞他二貫。皇帝還能出宮買市,妃嬪就不便拋頭露面。但據《武林舊事》,南宋晚年,臨安知府安排過一次市場叫賣入大內的活動。這年元宵,先由臨安府挑選模樣俊爽、擅長歌叫者準備好“市食盤架”,屆時讓他們“歌呼競入”,先為皇帝表演服務,再接待“妃嬪內人以下”。他們當然“歌叫”得特別賣力氣,而回報也特別豐厚,“皆數倍得直,金珠磊落,有一夕而至富者”。看來,在君王妃嬪那裡,市井的叫賣聲顯得那麼悠揚動聽,給他們帶來了鸞殿鳳闕所短缺的民間愉悅。   有時,這種吟叫聲確實充滿了詩意。雨後初霽,聽着穿行小巷的賣花女吟叫的賣花聲,誰不會被大詩人陸游“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詩句打動呢?但是,這種吟叫吆喝,對賴此謀生的底層民眾來說,他們歌叫時的感受恐怕就不會那麼詩意。而從吆喝聲里,具有“民胞物與”情懷的人,也往往能聽得出買賣人的落魄心境。   北宋詩人張耒的北鄰住着一個賣餅兒,每天五更天未亮就上街叫賣,即便寒冬臘月北風呼嘯也不例外。聽着小孩“繞街呼賣”,詩人感嘆地寫了一首詩:   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   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   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   詩歌從白居易的《賣炭翁》脫出,惻隱之情則是唐宋相通的。   一個寒夜賣卦者的吆喝,也給南宋詩人范成大留下淒涼的印象:   靜夜家家閉戶眠,滿城風雨驟寒天。   號呼賣卜誰家子,想欠明朝糴米錢。   詩人推想他也許明天揭不開鍋,才出來“號呼賣卜”的。范成大退官歸里後,還發現連續九年裡,有一個賣藥者,每天都經過他家牆外,“吟唱之聲甚適”,一個下雪天,他把賣藥者叫來詢問,回答說:“家有十口,一日不出即饑寒。”詩人也寫了一首詩:   十口啼號責望深,寧容安穩坐氈針?   長鳴大咤欺風雪,不是甘心是苦心!   也是一個雪天,他聽到牆外賣魚菜的小販“求售之聲甚苦”,就作為“汝不能詩替汝吟”的代言人,寫了三首絕句,其末首道:   啼號升斗抵千金,凍雀飢鴉共一音。   勞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塊亦何心?   末句直斥天地不仁,悲憫之心令人動容。   就是上面說到的那個宋元之際的陳著,在身歷亡國之痛後,有一夜做夢在故都臨安,“忽聞賣花聲,感有至於慟哭,覺而淚滿枕上”。作為南宋遺民,他不禁回憶起蒙元入侵前夜的臨安,當時都城士女一聽到賣花聲,稱得上是“泥沙視錢不問價,惟欲盪意搖雙睛。薄鬟髙髻團團揷,玉盆巧浸金盆盛。人心世態本浮靡,庶幾治象有承平”。相比之下,如今在蒙元的統治之下,“城郭如故人民非”,他從賣花聲里聽到了亡國之音:   萬花厄運至此極,縱有賣聲誰耳傾!   吾生不辰苦懷舊,如病入痼酒宿酲。   況被春風暗撩撥,旁無知我難號鳴。   忽焉夜枕發為夢,恍恍惚惚行故京。   一唱再唱破垣隔,聞聲不見花分明。   謂此何日尚有此,傾面大慟淚縱橫。   由於條件的限制,宋代的吟叫不僅曲調早已失傳,連歌辭也罕有傳世的文本。所幸元代頗有描寫貨郎、商販的雜劇,其中《風雨像聲貨郎擔》的女主角張三姑有一段扮演貨郎擔的自白,也許可以與燕青所唱的“貨郎太平歌”相互印證:   我本是窮鄉寡婦,   沒甚的艷色嬌姿。   又不會賣風流弄粉調脂,   又不會按宮商品竹彈絲。   無過是趕幾處沸騰騰熱鬧場兒,   搖幾下桑琅琅蛇皮鼓兒,   唱幾句韻悠悠信口腔兒。   一詩一詞,都是些人間新近希奇事,   扭捏來無詮次,倒也會動的人心諧的耳,   都一般笑孜孜。   貨郎所唱的太平歌居然要即興把“新近希奇事”編唱進去,張三姑接下來就用“唱貨郎”的形式,糅合進了他家舊主人的曲折遭遇,難度可謂不小。而燕青的太平歌居然唱得“與山東人不差分毫來去”,也可見他的才藝過人。   元代還有一個《逞風流王煥百花亭》的雜劇,敘述男主人公王煥才藝風流,錢財散盡後巧扮賣查梨條(當時指糖食水果)的小販,終於如願以償地晤見了自己愛戀的女主人公。雜劇在王煥的科白中保留了當時吟叫的部分片段,雖經文人修飾,卻仍風韻猶存,後人還可以約略品味其藝術魅力:   查梨條賣也,查梨條賣也。   才離瓦市,恰出茶房,迅指轉過翠紅鄉,回頭便入鶯花寨。   須記得京城古本老郎傳流,這果是家園製造,道地收來也。   有福州府甜津津香噴噴紅馥馥帶漿兒新剝的圓眼荔枝,   也有平江路酸溜溜涼廕廕美甘甘連葉兒整下的黃橙綠桔,   也有松陽縣軟柔柔白璞璞蜜煎煎帶粉兒壓扁的凝霜柿子,   也有婺州府脆松松鮮潤潤明晃晃拌糖兒捏就的龍纏棗頭,   也有蜜和成糖制就細切的新建薑絲,   也有日曬皺風吹乾去殼的高郵菱米,   也有黑的黑紅的紅魏郡收來的指頂大瓜子,   也有酸不酸甜不甜宣城販到的得法軟梨條。   俺也說不盡果品多般,略鋪陳眼前數種。   香閨繡閣風流的美女佳人,   大廈高堂俏倬的郎君子弟,   非誇大口,敢賣虛名,試嘗管別,吃着再賣。   查梨條賣也,查梨條賣也。   從王煥叫賣查梨條的曲兒,你也許不難懸想燕青吟叫貨郎太平歌的內容與風姿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大串聯與傳福音
2008: 如果這是宋史 (十三)
2007: 當代中國軍隊的政治社會化 (ZT)
2007: 維基百科:慈禧太后(圖)
2006: 我也是販來的,請看這篇:
2006: 中國歷史上軍隊數量到底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