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莎

相信有不少荷包緊拙又有子女的家庭,寧願衣食住行盡量慳,也會節省金錢花在子女的教育上,買電腦、上網費、書簿費、學費(尤其是商業化的副學士)等,對不 少基層家庭來說是很大負擔,但為子女的前途考慮都不可缺。假若不幸家中有成員患有重病,要長期住院、要營養品甚至要自費藥物、手術,始終性命尤關,亦不能 省。教育及醫療開支,對香港的基層家庭即使尚未成負擔,亦是隱憂。
香港人大概沒想過,以沒有言論自由見稱、人均月入約十五美元(約一百幾十港元)的古巴,他們在物質上雖較匱乏,但在教育及醫療方面,卻一點也不比發達國家遜色。
一人學校 一個也不能少
古巴社會強調對教育的承擔,教育佔全國開支30%,古巴的居民對教師比例,約為42比1(就是法國、愛爾蘭、加拿大等地的比例,也不過是60多比1),且 由小學至初中(約6-15歲)都屬強制教育。根據聯合國文教組織拉丁美洲的調查,古巴學生成續最好,語文及數學水平達350分(約9成答案正確),僅次其 後的阿根廷、智利、巴西只有接近250分,相差超過一百分。古巴更有著100%的小學入學率。為了令偏遠地區的兒童,也有讀書的機會,古巴甚至會開設「一 人學校」。而且,由小學至大學,以至在職後的進修,所有學費皆屬免費。古巴雖然貧窮,但學生的教育施毫沒有因此而被忽略。
一流醫療服務 全民免費
古巴的醫療在國際上十分著名,古巴的全民可享有免費的醫療服務,平均每一名醫生照顧170名居民,全世界第二高。人均壽命可反映一個國家的醫療服務是否足 夠:古巴的人均壽命為78.3(男:76.2及女:80.4),比美國人還要長命。而且古巴的醫療發展更吸引外地的學生,古巴的首都夏灣拿便有來自23個 國家的3432名醫科生。部份醫學生更由古巴提供獎學金,畢業後往美國為窮人服務。由1960至2000四十年間,每年平均派3350名醫護人員往94個 國家提供服務,尤其是拉丁美洲及非洲。 可見古巴的醫療不單令古巴人受惠,連其他國家都廣為受惠。
平等、公義、 團結、集體分享
古巴的教育、醫療政策正正體現平等、公義、 團結、集體分享等這些普世的人道價值,而這些價值亦體現在教育中。《敲打天堂的門.古巴》的作者美玲便說:「古巴的教育不單在課堂,也在社區建立知識、科 學及德育系統,學生要到山區工作,教師要動手維修校舍,實踐集體目標。醫生要上德育課,判症要以病人福利為依歸,而不是診金。」
香港奉行資本主義,崇尚「用錢買商品」,連教育和醫療也成為了商品,成為大機構賺錢的工具;為甚麼在人均月入約十五美元的古巴,反而可以做到教育和醫療仍是基本人權,不分貧富,人人可有?為甚麼發達社會的香港反而做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