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義同「很」、「狠」,後引申為「笑點」的相聲術語「哏」字,標準讀音ㄍㄣˊ,實際上多讀作三聲,又大約從十年前開始訛傳為「梗」,然後大家以訛傳訛,就直接把「梗」字認成了笑點、橋段的意思。我在網上(主要在PTT的笑話、電影、八卦、政治等等版面)親身經歷了此字的流行與普及。

張大春近作《送給孩子的字》討論了這字的源流與演變,說:「……我們很少能如此明顯地眼看著一個錯字取代了正字、並且在可以輕易追蹤其來歷、理解其謬誤的情形下,目睹所有的人寧可唸錯字而九死未悔──這,真是令人嘆為觀止!」言下似乎頗是「蕭條異代不同時」了。

我卻是頗為歡迎這「梗」字的被嫁接而取而代之的。通常我遣詞用字尊重古意,應該要守護正字「哏」的,但我也同意我同學宋冷(他以冷笑話得此雅號)的看法:「你現在寫『哏』,反而沒幾人知道你在說什麼」;而且,純就字形去望文生義,我也覺得「梗」比原來的「哏」更能表達今人對笑話、「段子」的概念。

約十年前我第一次見到「梗」的這個新用法,就聯想到一小枝一小枝的茶梗(我家在南投買過,泡起來風味比茶葉「青」一些),這形象直接就可以等同到相聲所謂的「段子」,或連接起來成為「橋段」。又,是聲符也是意符的「更」字,其「梗塞」、「更改」乃至「哽到喉嚨」,也都能形容現代笑話(尤其時興的冷笑話)以「腦筋急轉彎」的方式擺你一道的路數,所以我馬上就會意了,也難怪這「梗」字流行得那麼快,大家一下子就沿用開來了。

相比之下,原來的「哏」字冷僻(且據張大春說,它也是約一千年前才造出來的),不好認,而且還不怎麼好看、好讀(我第一次看到此字就不知它是跟「眼」還是跟「艮」),條件實在不比「梗」好。

而就字形來說,「艮」是突出的樣子,如八卦中「艮」代表山,或常見的「很」「狠」,或靈魂之窗的「眼」。作為「話哏」之意的「哏」因而表示言語的突梯、要緊之處,也確是一個很能傳神的字;且隱含的「山」也可解為言者胸中的丘壑、相聲包袱裡裝的山水,這是古代「納須彌於芥子」的意象。而今資訊時代,上MB、GB的信息已真的可以裝到茶梗大小的晶片裡,甚至連「梗」的實體也不必有,只需一節0011更來換去的電訊封包(packet─這也是「包袱」)。想到這裡,我實在有些驚訝:這「梗」字竟能幾乎完全兼容「哏」字的意思!

不過在詞組上面,「梗」與「哏」還是有所分化的。現在常用的是「老梗」、「新梗」,即老套、新招,且有木部的形象,遠比「老哏」能夠直觀;「有梗」、「沒梗」,表示笑點之有無;相聲名詞「逗哏」(主述搞笑的角色)、「捧哏」(呼應襯託的)則未見薪傳,但這自可用其他白話替代,或者繼續用原字,也不必讓「梗」把「哏」字全部的意思都繼承下來。

張大春推測,這「梗」字之訛,是從某位電視字幕製作人員因為不認得前輩藝人所說的「哏」,而打出一個「梗」字開始訛傳的。如果事實是這樣,我倒認為那人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挑出了一個更好的字;這不但可謂「錯有錯著」,更可見,吾人對漢字概念網絡的發展,也未必要熟練文字、聲韻、訓詁後才能影響;某位一般使用者、乃至初學孩童偶然的聯想、創造,沒準就能迸出「青」於華葉的新梗,直觀地接上源頭,成為活水。這真和今日網際網路的「群眾性」有可以相互為訓的奧妙;小學之耐人尋味,《認得幾個字》、《送給孩子的字》之往往能趣味橫生,也就在此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