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给孩子的信 - 爱世界爱和平然后爱国

2012年8月9日星期四

转自 辅仁媒体 《给孩子的信 - 爱世界爱和平然后爱国》,作者 余愚 http://goo.gl/BdExq


我父亲和母亲,你的爷爷和奶奶,在被软禁前的一天带我到福州西湖公园游玩时拍的(为保护长辈私隱,相片经过处理)

孩子:

朋友们都说你像我,我开始並不觉得,昨晚打开这张旧相片一看,我也不禁笑了出来。这张相片很珍贵,是我父亲和母亲,你的爷爷和奶奶,在被软禁前(注1)的一天带我到福州西湖公园游玩时拍的。 当时他们愁肠万断,既將与稚子离別之情一丝一毫也没有在我面前显露出来。 那是我童年快乐的一天,並不知道从此便要寄人篱下。孩子,今天作为父母,再拿起这张相,感触特別深,父母亲的烦恼从来都是自己扛著,还要把俗世间的风雨挡在外面,在儿女面前只留给他们欢笑的记忆。

我和你妈商量过都想安排你读本地学校,因为想你有正统的中文教育。身为中国人,中文是打开中国文化这一世界宝藏的不二法门。可是,最近几天我有点不自在了。

听说香港中学教育,中国歷史已非必修科。歷史实际上是不断重覆的,以史为鑑方能知得失、懂分析,更何况对一个国族的认同感,其根源本应来自文化与歷史的內涵。可今天换来的是必修的国民教育。也好啊,如果这个国民教育剪裁得宜,香港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土壤去孕育你们新一代的思维。香港外接人权、民主、自由和法制的普世价值,內承南来的新儒家钱穆、唐君毅等对於孟子「君轻社稷为重」的民主反思。百年前有孙中山先生在西医学院关於三民主义的呼召,有「五四」德先生及赛先生的回音,你还可以听到张爱玲在陆佑堂低吟出新文学的音律,看到龙应台在柏立基学院独对大江大海的人文关怀。

可这一切香港人都错过了,换来的是一本缺乏逻辑,没有品味的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我並不打算在此逐一指出它荒谬之处,假如歷史还能在你的年代完整保存,当中的內容不堪事实的验証。我想跟你说的反而是「爱国主义」这一概念。

在你爱国之前,你应该是一个热爱和平理性的世界公民,追求真理,正直诚实的人。如果有一天,所谓的国家与你以上的价值观相违背,你可以挺身指出,如果环境不允许,你可以离开。独立的人格及思考能力是你一生最大的资產。第二,搞清楚你到底在爱什么,如果是爱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以及文化,你的爱会很真实,也会很持久,因为你並不是因为某时某地国家的丰功伟绩而爱,在爱情里,这是一种虚荣。 如果是爱「国家」,请你小心,「国家」在这近代两佰年才存在的概念往往与民族主义並驾齐驱,而民族主义是当权者经常拿来利用群眾情感的工具。对於这种「国家」的概念,你要有怀疑的精神。 最后是「政权」或「党」,他们只是国家行政的代理人,他们不是国家,党国不分,法理不明,你就永远走不出谬误的漩涡。 我们这两代人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不管「政权」的口號有多崇高,绝对而没有制约的权力,只会越来越腐败,歷史上屡试不爽。当然我们的香港学生是不读歷史的,他们只看到环球金融学系还有多少位置。

孩子,我不想告诉你我有多矛盾,希望这一切在你懂事的时候都能够圆满解决,那父母亲就不用再操心。 不然的话,要我余家第三代人再去吞食所谓的「进步,无私与团结的执政集团」的东西,那是我二十年前呕吐出来的秽物,我这口鸟气是嚥不下去的。

父亲

注1:我父亲是印尼华侨。一九六六年,印尼排华,父亲年十九岁,於棉兰参与学生运动保护中国侨民,被捕。后经中国政府交涉,与其他四十名被捕学生一起回国,时称「四十一名小英雄」。文革后期因出言维护上司而入罪,被批斗及囚禁,欲自杀,念及刚出世的我而作罢。文中正是父亲被囚前一天。
父亲后来下放农场及工厂,鬱不得志。八七年举家来港。九五年去世。当年渡海来华四十一名学生,除一名於文革自杀,其他全数於九七前来港。父亲在世时说过他把人生的黄金二十年奉献给了国家,而他这一代人也经歷了对共產主义的理想幻灭(Disillusion)。

原文链接: http://xiaonews.blogspot.com/2012/08/zt_9.html

blogger打不开的朋友可以试试tumblr:http://xiaonews.tumblr.com/(已被墙,请往xiaonews后加数字,目前是http://xiaonews2.tumblr.com/)
欢迎分享: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边城小报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