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rticle
問與答, 學習英文的方法

問與答:語感 vs. 文法

Q:
小風你好:我覺得這個俱樂部的概念很好,可是講義和影片對我沒有吸引力耶!可能是我小時候有好的環境學英文,是給補習班外籍老師教的,所以沒有用中文特別去解析文法結構,這是我比較喜歡的學習方式。所以我想請問的是這些資源的設定對象是哪一個年齡層?因為我覺得以小朋友而言,用英文去學英文,少一點中文的加入會比較有趣。至於動詞變化、時態等等,我認為每個人應該要有自己的一套整理方式,而不是去學習別人整理好的知識,人要去學習自己學習,而不是學習別人消化完成的東西。當然,我沒有把影片好好的看完,也許觀點有所偏頗,也許是我所獲得的資源較多,不知民間疾苦,歡迎大家提出自己如何學習英文,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教。

A:
你好:

我想我能夠體會你的感受,想在這邊跟你分享一個自己的經驗。

我小時候因為家人工作的關係,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地待到了小學一二年級才回台灣,也上過國外的幼稚園,跟外國小朋友一起學英文,也一度覺得英文是我的半母語。我國高中的時候也總是覺得「這麼認真學這些英文文法做什麼,不用這樣學也可以用得不錯不是嗎?」、「這樣學英文好無聊喔…」,於是上課的時候我也不太專心,總是神遊於課堂之外。這樣的語感加上高中時額外背過的單字讓我一直到大學讀原文書、全民英檢中高級、甚至準備托福、GRE 都沒有遭遇太大的困難,我也一直不覺得有需要學習生硬的文法。

然而,出國以後,雖然我的英文程度仍然比其他來美的台灣人好,但是仍然會誤用英文、寫的論文也被老師改得一塌糊塗,當我想要改善這樣的情況時,卻常常發現不知從何改起;我總是想辦法依據我的語感,在講得順的中的句子選一個,或是找一個念得順的句型、單字使用。即便如此,我精心挑選或是反覆思考過的句子仍然會出錯;於是我開始反思為什麼我會沒有辦法判斷句子的對錯。直到有一天我意外翻開了離開台灣前朋友所推薦的文法書,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細節是我從來都不知道的,我讀著讀著越讀越發現自己的不足、也越發現自己語感的漏洞。最後我才了解到,原來文法如此重要,因為如果心中沒有一個正確的標準可以參照,再怎麼練習、思考也都只是枉然。因此我才挑選了我覺得最核心、關鍵的英文文法來教學。

當然也不是要說語感對於學習英文效益不大,我也覺得語感其實是很有幫助的。如果將文法比喻做建築的結構與棟梁、字彙比喻做建築的裝潢。學習一套標準且完整的文法就像是利用一套科學的方法來蓋高樓,只要方法對、做適當的事前計算,要蓋得多高,蓋得多精密,都不會有倒塌之虞。而語感就像是憑靠經驗蓋房子,一個很有經驗的人可能可以蓋得很高,但他卻說不出為什麼這樣的高樓不會倒塌,旁人看了也只能揣摩他的方法,卻不一定能確切的知道他如此構築的原理,即使依樣畫葫蘆也不一定能夠盡善盡美。我覺得憑靠語感所建構的房屋,最高所能達到的高度,最終還是不及以嚴謹文法所建構的來得高。

這套學習資源設定的對象是國中畢業程度以上的朋友,內容除了幫大家整理文法的使用方式以外、也會對一些比較進階的用法進行探討,目的是希望即使英文程度不錯的朋友也可以有所收穫。

至於你提到「自己整理的方式」,我同意整理的過程的確能使人獲益良多,在這邊再跟你分享我自己的心路歷程。以前我在國高中的時候也會整理自己的筆記,即使從來沒有補過習,在大考之中也都還算順利,考上了建國中學與台大電機系。上了大學以後,一開始我還是堅持這樣的習慣,每一科都要自己再整理一次才覺得心安,但後來漸漸發現學海無涯,如果真要把所有想要學習的知識都自己整理一番,在有限的時間下,所學習到的知識有限、效率也不太理想。於是我覺得並不是所有的時候都適合自己整理筆記,而須適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遠,更有效率。我想,這也是人類文明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的境地的原因吧!

我的投影片主要是依據 Azar 藍色文法書的脈絡,並且在我覺得它不清楚的地方,由另外兩本Quirk 與 Greenbaum 所編寫的文法書來補充說明。藍色的 Azar 是以活用與應用為主,而另外兩本則是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更為嚴謹與完整的文法書。

謝謝你的直言不諱,大家的批評與指教都能讓我們的內容更加完善。希望這樣有回答到你的問題。如還有任何意見或是批評指教也歡迎來信。

小風

討論

6 thoughts on “問與答:語感 vs. 文法

  1. 小風,
    您好, 對於您肯花費許多時間, 免費教大家學習英文這樣的理念實在很敬佩!
    我的小朋友就跟很多台灣的小朋友相同, 是在國小才開始由學校教導學習英文,
    小一跟小二都是在學A~Z, 小三開始使用 Longman 國小教材到現在剛升小六,
    他們的內容跟單字量都很少, 很懷疑照這樣下去, 小朋友何時才能開口說點英文….
    也很怕他們上了國中會跟不上進度, (因為很多人從很小就進補習班學英文了)
    難道真的都要去外面不斷的補習才行嗎?
    不知道您對於國小階段的小朋友的英文學習能不能給我一些建議,
    應該怎麼學習會比較有趣又能夠學到東西呢!?
    (小朋友曾經去上過排排坐的補習班, 但是都很排斥而放棄)

    Posted by 小安 | 2013/09/05, 11:11
    • 小安你好,我回到你留的的信箱哦!

      Posted by Aweather | 2013/09/05, 12:08
      • 小風,
        您好, 我也有與小安相同的疑惑,可否請您也將給小安的回覆與我們分享呢?

        Posted by Y J LEE | 2015/03/10, 06:19
      • 這是之前的信件,希望有幫助。:)

        一般來說讀英文的書籍、網站是比較有趣,聽英文歌、看英文卡通比較是能在快樂中學習的方法,畢竟閱讀量是學習英文很重要的環節之一,不過如果小朋友不愛看書的話我也不知道怎麼辦,因為我自己以前也是不愛看書的小孩。畢竟我不是幼教專家。

        補習的話真的就見仁見智了… 有些的確有創造一個環境,但是每個禮拜兩個小時絕對絕對是不夠的,英文要學好需要更多的接觸與興趣,才能持續下去。:)

        Posted by Aweather | 2015/03/10, 11:20
  2. 首先感謝您的教學,不過我有幾個問題
    首先文法教學,不就如台灣教育一般害慘了大眾嗎?
    要不從國小學到大學,怎麼還需要去補習,英文還是沒啥成長呢?
    英文教學,不是應該如外國班那樣嗎?就像學中文一樣是沒有再講文法的
    外國也是如此不是嗎?要不以文法教學,在講英文時,不就未有中文思考英文的模式嗎?

    BY 被台灣英文教育害慘的我…

    Posted by | 2013/12/21, 09:09
    • 其實文法本身不是造成大家學不好的原因,而是教學資源不足、考試取向的教學所致。而文法無用論多半來自廣告詞,吸引對文法感到挫折的人。當然文法不是唯一重要的,更重要的還需要大量大量的練習。

      事實上,不管在哪裡,學外語的時候都會講文法,我在美國還沒聽過哪一門入門的外語課沒有文法,連我之前在美國的學校上的發音口說課都有牽扯到文法。

      再者,其實文法就是怎麼說話、寫作、或是聽懂別人的方法。歡迎延伸閱讀:http://goo.gl/QqmD9e

      最後中文思考模式跟英文思考模式跟文法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性。而是學習單字的方法與習慣所致,如果你參考如何背單字一文,大家就是都只有把單字學為第 (2)(3) 類。而不是第(1)類。

      Posted by Aweather | 2013/12/21, 12:25

發表留言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to follow this blog and receive notifications of new posts by email.

一起加入其他 117 位訂閱者的行列

Hit Count

  • 569,154 h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