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眾議園

再為香港教會增長把脈三之一
危機仍未過去!

港教會更新運動年初發表了《2004年香港基督教教會普查》結果,當時在《時代論壇》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我在二○○二至二○○四年期間訪問了一百三十多間香港華人教會的教牧及長執,把具體的結果寫成《101間香港教會經驗分析》一書(以下簡稱《101》),在此謹拋磚引玉,以我的研究對照普查的數據,希望加深各教牧的了解,亦希望以經驗的總結「解釋」數據背後的現象。

  這一百三十間的訪問,都是以口談方式進行,大部分是兩小時以上,坦言相告、深入討論的會談。在一百三十間堂會中,大約七十間是我曾經提供諮詢的,有二十間是我刻意登門造訪,了解其「成功」經驗的,餘下的四十間就是在不同機會下(主要是我到其教會講道)碰見其傳道人,「順便」訪談的。當中特大型教會佔不到十間,大型教會(二百至五百人)約佔三十間,其餘的九十間都是中小型(二百人以下)堂會了。宗派方面,有浸信會、宣道會、中華基督教會、循道衛理會、播道會、聖公會、路德會、信義會、崇真會、禮賢會、靈糧堂、平安福音會、五旬宗、神召會、五旬節聖潔會、循理會、宣道浸信會等等,也有不少獨立教會。這個超過全港一成堂會的「樣本」在統計上未必可以準確地代表全港教會,但我相信已經有足夠的覆蓋面,提供有意義的觀察和經驗總結。

大部分堂會完全沒有增長

  普查結果一發表,大家都似乎鬆了一口氣,以為香港教會的「危機」時期已過去,擺脫了從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九年教會人數下滑的趨勢(會眾總人數由二十萬跌至十七萬,崇拜人數由十九萬跌至十八萬),重拾升軌(在二○○四年,會眾及祟拜人數均回升至二十二萬),而且好像是十分健康的升幅,每年平均增長4.3%。況且堂會數目的升幅放緩,五年間只有五十二間新堂會,每年增幅為0.9%,表面上應反映不少堂會有健康增長。我認為這只是一個錯覺,而且是十分危險的錯覺,使我們以為「危機」已經過去,一切恢復正常了。事實上,香港大部分教會在過去五年是完全沒有增長的,倘若我們在未來五年不能正視問題,扭轉這個形勢,不難想像十至二十年後香港教會正式步入衰落期。

  我認為不少教牧對普查數據有錯誤的詮釋。教新的胡志偉牧師和我均認為用十年數據比較客觀,而數據清楚顯示由一九九四年至二○○四年間教會整體差不多完全沒有「新朋友」加入。香港教會長者比例偏低,只有約10%,相信在這十年間去世人數佔會眾大約1-2%。相反,由於七、八十年代信主的大批會眾進入了生育期,出生數字十分可觀,○至十四歲佔了教會14.1%,粗略估計,十年間出生約佔總人數的10%。作為一個社群,「自然增長」在十年間已佔去8-9%,即一萬八千至二萬人,差不多等於全部會眾增長人數。這即是說,除了會友的初生子弟,十年間差不多完全沒有新朋友加入這個社群,或起碼新朋友加入人數與流失人數相約。這個詮釋似乎比較符合事實情況,在我訪問的一百三十多間教會中,有一半以上在這期間是完全沒有增長的(除去初生子弟後),有些堂會甚至有輕微人數下降的情況。

  即使整體有輕微增長,增長也只集中在極少數堂會上。在我的訪問中,只有10-20%堂會在這期間有健康的增長。當中還有不少是因為其成功的經驗我才選擇去訪問的,所以實際有增長的堂會在全港來說有可能低於10%。況且這十年間出現了五至六間二千人以上的超大型堂會(mega-church),加起來在十年間的人數增長我保守估計也有七千至一萬。倘若扣除他們的增長及整體的初生子弟,其他教會大部份是完全沒有增長的。是甚麼因素導致大部份教會停止增長呢?我的研究指向三個決定性因素:一、落實「為主做門徒」的能力嚴重不足;二、缺乏「為主做門徒」的真正決心和委身;及三、忽略了香港教會的「命根子」:向少年人佈道。

一、落實「為主做門徒」的能力嚴重不足

  在《101》書中,我介紹了為主做門徒的三「步」曲這個概念,建立生生不息的群體,要吸引人來教會(Attract),把其留在教會(Keep)並使其信主,最後是使其委身於主並委身於教會(Commit)。健康持續增長的堂會都有能力起碼在一個區(一個特定群體)一條龍落實這三步曲。大部份堂會的問題不在於觀念,而在於實踐的能力。我訪問的一百三十多間堂會,不論宗派,差不多都是「福音派」的,篤信聖經,信仰純正,在觀念上亦十分重視傳福音。「自然教會發展」(NCD)理論說佈道應該是適切需要的佈道(Need-based Evangelism),這種進步的觀念,很多堂會也認同,只是在實踐上未能與三步曲真正連結起來。教新的普查發現56%的堂會的佈道方式,是信息與服務並重的,這與我訪問的經驗完全一致。六、七十年代時,不少堂會做自修室,傳道人、西教士藉此接觸學生、十分成功地邀請他們返教會團契。現在堂會人手多了,服務更多元化,但卻未能通過這些服務,以堂會的傳道同工或義工,與服務對象建立關係,並在合理時間內邀請其返教會。事實上,不少服務成為分割的機制,受社署或教統局資助的不在話下,連教會全費自資的,也不見得有認真帶人返教會。補習、托兒、家庭中心、幼稚園、輔導服務等等,一般教會本身的傳道人及會眾根本沒有把握機會與受眾建立關係,更甚少積極邀請回到教會。社會服務如是,更可惜直接傳道的事工亦經常未能邀請人回到堂會。

  最極端的例子是九龍一間教會出錢聘請校牧到附近的中學A主辦宗教活動,表面上有聲有色,每週有團契,有查經班,年年有福音週,累積決志人數成千上百。但教會的少年團卻只有幾個人,而且都不是A的學生,事實上A的學生畢業後都沒有再參與任何教會活動了。為甚麼呢?以這個校牧為例,他不是教會傳道人,自己又不會在星期六返這間教會的少年團契,只是「轉介」學生到教會,當然完全沒有效果。一來他根本沒有責任去推動學生返教會,其次即使學生回到教會,由於陌生,也不會留下。兩年前,這間教會換了校牧,規定新校牧星期六必須到教會,而且教會少年團契的長期增長及推動成為其主要責任之一,一年內已經有二十多個A的學生穩定回到教會了。有些特別「瞓身」的校牧,兩、三年間可以邀請一、二百學生到教會。

  第二步留人(keep)的能力一般堂會就更弱了。留人主要靠建立關係,這個觀念人人明白,這兩年講connecting church,更是熱烘烘的。普查的結果更顯示,84.9%的堂會採用關係式佈道策略,這是最多人用的佈道法。可惜的是這些「關係性」佈道一般都是一次過的特別活動,像旅行或聚餐,未能與恆常的團契和小組活動連結。新朋友參加這些活動,很多時未能與團契或小組其他信徒建立關係,更沒有人跟進再邀請其參加恆常的聚會。團契才是真正建立關係的地方,但大部份佈道的事工與團契分割,團契一般只是佈道栽培之後的「落腳處」。在《101》中我就根據恩福堂、城浸、永光堂等經驗,大膽提出「佈道團契」的新模式。至於第三步commit,一般教會的問題在於過份著重初信者在個人真道及靈命上的成長,未能在初信階段積極推動他們傳福音,吸引人回教會並努力把新朋友留下來。其實初信者最多未信主的朋友,又熱心愛主,我訪談中發現推動初信者去大力邀請人回來是吸引人來教會的重要關鍵。(三之一。待續。)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巨人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