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向少年人佈道才是命根
再為香港教會增長把脈三之三

(續上期)

三、忽略了教會的命根子:向少年人佈道

  何志滌牧師在《時代論壇》第九一三期發表文章,認為普查其中一個值得鼓舞的發現,就是堂會重新努力做少年事工,並引述普查結果,少年祟拜人數從一九九九年至二○○四年急升三倍,由3,564人增長至11,599人。我十分欣賞何牧師對少年事工的重視,但他對數據的詮釋卻需要修正。教會的少年人(十五至廿四歲)總數只有輕微上升,五年間增加了不足一成,仍維持在三萬多人。何牧師指出的增幅,實際上只是少年人從成人祟拜轉而參加少年祟拜而已,並非少年會眾的實際增幅。

復興之道靠少年佈道

  我認為少年(中學生)事工停滯不前,特別是嚴重忽略了向少年人佈道的事工,是整體教會十年來突然停止增長的真正元兇。所以我認為轉危為機,恢愎增長,避免步向衰落之道,唯有大家傾盡全力去振興自己教會的少年佈道事工。道理很簡單,少年事工一直是香港教會的「本錢」和「命根子」。我訪問的一百三十間教會,現時的信徒絕大部分只有兩批人,第一批是在七、八十年代少年階段信主回到教會的,第二批是他們進入青年階段(二十至三十歲)時帶回來的朋友。我們過去十年忘記了香港教會運動的「根」,堂會停止了大部分少年佈道事工,不停在吃二十年前少年事工成功的「老本」,遲早會吃清光,一貧如洗的。

  我訪問的一百三十間堂會中,起碼有一半是沒有成形的中學生事工的。另外有三、四成的堂會有比較具規模的少年事工,而這些數目也不斷增加,使少年傳道同工出現供不應求現象。可惜的是,大部分這些事工,重點都是牧養信徒的子弟。少年崇拜急速上升,普查顯示由一九九九年的一百三十八堂次急升至二○○四年的三百○八堂次,就是好例子。成人崇拜太沉悶,留不住教友子弟,於是開一堂活潑的少年崇拜。這只是反映前面講過的堂會嚴重內向,只照顧原有信徒和其家庭的需要,缺乏決心和委身向外人佈道。這內向性在少年事工最充分體現。過分著重牧養自己子弟,是堂會忽略「命根子」(向少年人佈道)的第一個原因。七、八十年代信主的少年人,現在都步入中年,子女紛紛進入少年時期,更大程度上把教會資源轉向內部的子弟牧養。

誰會埋身牧養少年人?

  第二個原因是傳道人以至平信徒導師都缺乏「埋身」與未信少年人共同生活的心理準備和委身。七、八十年代少年人缺乏課外活動,教會團契差不多可以「自動」地吸引他們回來,今日卻必需亦友亦師的傳道人和導師。這本來是堂會的殺著,因為外面找不到這種導師,但傳道人「專業」化,加上導師委身不足,都令堂會少年事工吸引不到外人。除了過去沒有這個傳統,亦因為堂會視少年事工為「邊緣或支援性事工」,有心的平信徒都做了長執或夫婦事工,少年人導師大都人數既少,又是「搭單」形式。第三個原因是堂會根本不肯投放充足的傳道人資源做少年人佈道。這在前面已經談過,不重覆。第四點是堂會缺乏「生生不息」的精神,沒有鼓勵大專生回到少年人那裡專心做導師。永光堂專心推動青年人做少年人的助導,二十年間使二千個少年人信主。

  我研究中發現,絕大部分的基督徒老師都沒有帶領學生返教會,這也是堂會沒有向少年佈道的主因之一。我知道老師們近年工作時間長,教改也帶來大量額外工作,但也不能完全用這些理由「合理化」老師不帶學生返教會這極其嚴峻的問題。我看還是堂會與老師們都未能充份了解,他們是否帶學生返教會,會直接影響香港整體教會的盛衰。說得誇張一點,多一千名基督徒老師努力佈道,每年每人帶幾個學生回教會,對福音事工的貢獻比起多一千名信徒獻身做傳道人,可能來得更直接亦更深遠。記憶所及,全港基督徒教師人數應超過一萬,要求一千個老師努力帶學生返教會其實並不困難。有時這個「問題」到了難以置信的地步。例如一間堂會,七十年代做自修室,吸引了大批中學生,到了九十年代,成為二百人的「中年」堂會。二百多人中,居然有三十多名教師,而且超過一半在堂會附近教中、小學。十多名老師,居然沒有一個人在過去五年帶過任何一個學生返教會。這個真實例子比較極端,但背後的現象卻十分常見。老師們故然要自省,傳道人也必須多關心老師,與他們建立關係,然後鼓勵他們校正事奉方向。當然總有令人振奮的例外。中華基督教會沙田堂的一個老師,在十多年間就帶了百多名學生回到教會並留下穩定參與。在這裡我沒有可能詳述如何改革少年事工,在《101間香港教會經驗分析》書中,我總結了大約一成左右成功向少年人佈道堂會的經驗,詳細介紹當中關鍵的因素。

結語

  過去兩年不時有人與我筆戰,談論教會增長是否最重要。我一向承認教會的增長不一定最重要,而且是快是慢,一年增加百分之二還是百分之二十,因人而異,不能為短期增長而忽略真理或屬靈質素。但我們面對的卻是一個大浪潮,就是大部分教會完全沒有增長的問題。人人會老會死會離開,不增長很快就成為負增長。讓大家不要作無謂之爭,集中力量,重新培養為主做門徒的能力、確立為主做門徒的決心,亦馬上啟動向少年人佈道的事工。倘若我們還不痛定思痛,就真的有機會在一生中親自目睹香港教會運動由起步至極盛(七、八十年代的倍數增長和事工多元發展)至衰落。

(三之三,系列完。標題及部分分題為編者所加。)